一個「賣辣椒」的故事講透中國股市
賣辣椒的人,恐怕經常碰到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
這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歡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當然解決的辦法也眾所周知的經典,那就是把辣椒分成兩堆,吃辣與不吃辣的各選所需,這是書上說的。
我一天沒事,就站在一個賣辣婦女的三輪車旁,看她是怎樣解決這個二律背反難題的。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說這堆是,要不辣的你就跟他說那堆是。」
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卻只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果然是那句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
買主信以為真,挑好辣椒付過錢,滿意地走了。也不知道今天是怎麼回事,大部分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
我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不然就不好賣了!」
賣辣椒的婦女仍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
又一個買主來了,問:「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果然,買主就按照她的分類標準開始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
沒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辣椒辣嗎」的時候,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很多辣椒因失水變軟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頓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是,不能簡單地照著書上寫的智慧去生活,因為生活是鮮活的。
中國股市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坊間流傳:一賺二平七虧損。真實性如何?不妨問問我們身邊的人。畢竟中國證券帳戶的開戶數量已超過1億,即便排除掉一人多戶的情況,散戶股民也不在少數。
隨著A股站上2600點,證券公司開戶業務再度繁忙起來,之前不少觀望的散戶也開始重新入場,那麼,在中國,究竟哪些人能在股市裡賺到錢呢?
在股市市場,特別是在散戶大眾中,「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乃是值得銘記在心的箴言。盲從是散戶大眾的一個致命的心理弱點。一個經濟數據剛發表,一則新聞剛閃出,3分鐘價位圖一「突破」,便爭先恐後的跳入市場。不怕大家一起虧,只怕大家都賺而只有自己沒賺。
俗話說,掙錢只有三個方法:用手,用腦,用錢。用手掙得是辛苦錢,用腦掙錢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掙錢是用錢掙錢。用錢掙錢,聽來多麼吸引人,誰不想用錢掙錢?但用錢掙錢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錢,其次是你有相關知識來用這些錢掙錢。
關於技術指標:指標的作用;技術分析的功能
如果歷史會重演,k線絕對有用。如果人心不變,歷史就會重演。
技術分析功力的高低才是關鍵。
技術分析最忌迷信。
在多頭走勢中,通常我習慣不去看指針,反正漲不動時再說。但在空頭走勢中,我就會很注意指針顯示的意義,因為下跌時,恐懼充滿市場,人心會想要找尋慰藉。
大部份技術指針的用途是拿來「幫助操作」,而非拿來「預測走勢」,我看到有許多人拿來預測走勢,請小心,很容易會被技術指針牽著走,甚至搞的糊裡胡塗…
想進進出出,就要下功夫,短線利潤最高,但常常進出風險絕對是最大,短線交易技巧只有高手才值得追隨,但市場上高手稀少難尋,長線賺錢不難,短線賺錢很難,短線只能靠技術面,多看圖,最好將它背在腦海中,技術面最重要的k線和均線,多下點功夫。
技術分析使用在於功力的深淺,不會用當然覺得沒用。
技術分析的關鍵,在於對每段不同走勢用的方法也不一樣,漲勢有漲勢的,跌勢有跌勢的,盤勢有盤勢的,用的「方法正不正確」才是重點!
學了很多技術分析後,倒不如用自己發現的。
關於成功失敗:基本功;學習能力;自省與自大。永遠記住,不再犯錯,成功自然而來。
「自省」。這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更是一般人最常逃避的,成功與失敗只在一念之間。
用失敗的部份,來證明你的成功,而不該用上次的多頭走勢來證明你的優秀。
我以為我可以在「任何時刻」都找到所謂的「飆股」。
我認為市場上永遠有上漲的股票,但我不知,我是在90%失敗的機率中,找尋10%的標的。
我常常會把所有錯誤交易,「很痛的」從記憶中拿出來,清醒的告訴自己,所犯錯誤的愚蠢,我期許自己不能再犯,因為我想要成功,我不能再走失敗的路…。我的自信來自於我的失敗。
在股市中後知後覺賺不到錢。成功方法很少,所以要找到成功的方法很難。比較容易的方式,就是去走過每種錯誤的方法,逐一刪除錯誤,就會越接近成功。
永遠的學習、閱讀、和思考。每日寫交易日誌,每次買進,都要問自己為什麼買,賣出也要問,買進後想想,如果明日大跌該怎麼辦,明日大漲又該怎麼辦。
不論思考、行為、感覺,贏家和輸家是截然不同的,人性自然趨動於輸家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想成功必須徹底跳脫,反省是關鍵。
基本功的紮實度關係到未來操作的績效。新手有經驗的老鳥帶,馬上就可以學的很好。但對已經有些許知識經驗的人來說,跌跌
撞撞的過程,一堆不確定、疑問、似懂非懂、甚至於是錯誤的東西要釐清,非常的艱辛,難度很高。
每次交易進出、想法,都把它完整記下來,當然常常會遇到「衝突」的情況,接著做假設,印證方法完全看歷史,這當中會有很多思考上的瓶頸,這是最難的,有時呆坐一天想某段走勢的可能,有時聽著音樂突然一個概念生出,有時看著夜景又對之前的想法提出疑問。
所謂「筆尖思考「的重要性與啟發性,只有常寫的人才知道。一個人進步最快的時候,不是在一路順風時,而是在遭遇挫折時。
成功的模式:豐富的股票專業知識(技術分析及基本面),豐富的看盤經驗(培養對盤勢的敏銳度),超強的定力以及勇於停損,永遠順勢而為,不為看錯找藉口,肯勇於認錯。
許多人有個錯覺,交易要成功就需要極高的準確預測率,我要說,這是天大的錯誤。以為失敗是因為沒看準行情,所以將看k線功力提升就可以成功。殊不知應該去檢討為何會連續不斷的「小賺大賠」或「大賺再大賠」,這些才是失敗的本質,千萬記住,虧損是獲利的一部份,發生虧損是很正常的,當然產生利潤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一個部位不是賺就是賠,也不要因為某筆交易虧損而沮喪或因為賺錢而興奮,這些都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賺多賺少、賠多賠少才是成功最關鍵的部份,沒有一個能夠有「一致性」與「保障交易資本」的交易策略與技巧,再高的預測準確率都是枉然。
學習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我將過去的我完全放棄,徹底丟掉自己的自尊,我將世界操盤手的書都買來看,我學習他們的經驗,他們的每句話,我都背在腦海裡,每天背,每天練習。
我的東西全都來自於模仿那些成功的交易者,我沒有自己的東西,這種學習之路是快捷方式,會比你自己東撞西撞,過了10年發現還在原地打轉毫無進步好。
每個人都得親自去嘗試失敗才知道什麼叫失敗,每個人都得親自得到教訓才會得到乖。
所有失敗者只想聽高手講盤勢解析,不要聽其它的,因為他們聽從意見可能可以馬上賺一筆,也因為這種心態,所以他們是失敗者。
我聽從成功交易者的建議,照著他們說的每一步做,擬訂策略、嚴格遵守原則。只去學頂尖選手的絕招沒有紮實的基礎,也永遠不可能像他一樣。
在市場上學習的是經驗和一個一致性可行的方法,資金倒不是太重要的因素。對於操盤高手來說,你就算只給他30萬元,他一樣可以「輕易的」在1、2年內把他變成上百萬,因為他已經知道要如何獲利和確切的執行它。但對於新手而言,新手不懂得在市場上到底要如何賺到錢,甚至於他連自己賠掉錢的原因還搞不清楚。基於我10年來成功的交易經驗,交易可以規納為一個事實,就是正確時知道自己是正確的,錯誤時知道自己是錯誤的。
你永遠無法正確知道你下一筆會賺錢或賠錢,但只要你把握最佳勝算的機會,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不斷錯過機會,問題比想像中嚴重。不是不賠的問題,是你可能永遠無法成功。
將自己當成趨勢,當你不順時,你就像是在回檔,所以你必須做些動作,直到這條曲線開始慢慢走平並揚升。
要賺大錢就一定要看長趨勢。
一段行情你沒抓到尾或頭都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資本成長了多少。機會是隨時都有,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跟你的經驗、功力、觀念都有很大關係,看圖表時,要抓重點(如果你是用圖表操作的話)。
要自修增加盤勢感覺只有一個方法,不斷複習歷史資料,多吸收別人所說的,去蕪存菁,因為看盤方法太多反而太雜了,變成你腦中塞滿一堆有用跟沒用的,在還沒分類成為你的東西之前,全都是垃圾。同時,還要有一種心態,沒有100%準確的東西。將操作放到你的看盤法裡。
骨架就是能夠賺錢的整個架構,和預測盤勢是兩回事。
最簡單的,隨便根據月線或周線的大空頭市場或大多頭市場、持續好幾個月或好幾周的走勢,偏偏大部分的人都抓不住行情了,卻不斷在奢想要做到更難的「幾日」行情,甚至「當日」行情?於是,因為短期行情的「天天跌破眼鏡」,別說好的買賣點敢不敢進場的問題,就連每天該多該空都在懷疑當中度過,離成功越來越遠。
做正確的事,就會成功。
關於市場趨勢:上漲與下跌;盤整與突破;順勢與逆勢
大盤高檔橫盤時,退出觀望。
高檔盤整時是散戶死傷最慘重的地方,因為高檔盤整後的下殺常常都是90度角的下殺,如同毫無支撐般,散戶頓時慌了手腳,馬上用基本面安慰自己。
新手套頭部,老手套反彈。
下跌浪時,找支撐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下跌的速度比上漲的速度大3倍。因為,恐懼比樂觀還可怕,況且底部確認不易,需同時看個股及大盤。
靜觀其變,靜待落底,如此簡單。市場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不要對抗趨勢。
市場就讓它自行的發展,我們只要順著它想方法對付就好。
不要想去「改變市場」。順著行情走才是上策。注意盤勢,買賣差狀況不佳時,不用猶豫,短線操作。如盤勢強勁,買賣差良好,持股抱牢,等人抬轎。
有些老手今天中場就已跳下去,因為「盤勢已轉強」,而不是因為「價格低」,這才叫「順勢而為」。
注意其走勢是強勢弱勢才是重點。
頭部最大特徵,就是量大,頭部完成後,就是走入長空,其中上漲皆是反彈。
量大不一定是頭,但頭一定是大量。
我們無法控制市場,只能順著市場做該做的事。
何謂頭部?頭部和盤整區的情形很類似(突破後叫盤整,未突破叫頭部),基於「保本觀念」任何「波段延升的盤整」,都當頭部操作,這個概念「非常非常」重要。
生手,在高檔盤整時,只會抱牢做多(怕被洗出場),老手,懂的先退出或者盤整時高出低進。
真正向上突破應該是怎麼賣都賣不下來,故一路漲上去。
股市沒有永遠的上漲或下跌,要不斷上漲,就要不斷的回擋;要持續的下跌,就要有不斷的反彈。
一路向下殺,見漲就殺。這種想扭轉盤勢較難,因為一路都有人套牢,主力即使向上拉,
套牢者都急忙解套,故反而在某個較大關卡形成一股力量,如主力買盤後繼無力,會被賣壓殺回原點,那主力的拉升全部浪費。
直接跳空向下大殺,殺幅驚人。這種情形,要v型反轉反較容易,因為跳空中間的價位無人套牢,拉升無阻力,只是主力要不要拉的問題。
操盤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沒有糟糕的市場,只要糟糕的行動。
倉位決定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所以不必認真。儘量迴避風險,鎖定風險下,再來求利潤。並且力求明朗,簡單。漲勢中,太複雜的變形,也可不參與。弱平衡,很明朗的升勢品種,也可玩一把。不要過分糾纏看多看空的理由,賺自己看得見的錢要緊。學會經常在場外看,而非經常滿倉死呆於市場中。基本上,你已經過濾了大半風險。因為真正賺錢的走勢是「非常態」局勢,所以當然就不可能會天天有行情。
你無論做多大的交易,都無法改變市場動向。無論你參與否,市場都照樣運轉。她才不會在乎你以前是賺了還是賠了,她才不會在乎您的成本是多少,該漲就漲,該跌就跌,合力施然。
做股票要有大局觀,市場不好,錯的概率就大,太強調機會就是貪。永遠不要試圖比市場聰明,與市場和諧是關鍵。行情成功不是主力資金硬做出來的,而是順應潮流,先引導的主資金,一旦市場發展如預測,先機優勢就會加快對趨勢的強化操作。因為他別的資金位置更有利,更有利就會更主動,更主動就會更機動,歷史和英雄的故事永遠說不完。
再高明的算法,只要能看清大勢,證明你判斷正確的唯一方法,就是賺錢。市場專收拾不服輸的人,兼殺自作聰明的人。過度交易,一相情願者,死得乾乾淨淨。
無論多大資金,一定按市場的走勢來,要講究自然的投機之道。當市場不給你賺錢的機會時,你就賺不了的。是神也不行,就這麼簡單。
市場比誰都聰明,強大,比聖人更具有自我調節能力。要尊重她,哪怕她發瘋,也別去逆市阻擋。實在不同意她的胡來或者看不懂她的紊亂,退場,一邊閒著也好。
操作是無需與人爭辯真理的,你要做的就是先抓機會,然後在市場面前試錯,市場和你的帳戶會告訴你真實的答案。簡單為上,不必複雜。看好就做,做錯就退,果斷!
敏銳的發現變化,跟隨變化而變化,這在操作思維上是新的檢視。變化是市場永恆的主題,所以不會有人比市場聰明,而能夠跟隨變化的人才是聰明人。
「一個好的操盤手就是一個沒有觀點的操盤手。」意思是指市場是流動變化的,投資之道忌諱的是固執己見和思維僵化,要尊重市場和適應市場。
機會要提前分析,確認機會再操作。「不在預測下提前行動,這是妄想比市場聰明的辦法」,注意細小的變化進行分析,有利於適應更大的變化。操作的戒律,沒有把握要平倉,情緒變化要平倉,走勢和判斷相反要反向操作,走勢符合分析嚴格按照分析操作。
熊市不可支撐,牛市不可阻擋。百年股市的事實就是:大行情需要長時間醞釀!如果現存趨勢的規模越大,那麼這個趨勢的轉變所需要的能量和時間也就會越大越長,哪能輕言反轉呀!在熊市就要學會冬眠空倉,不要時時都來害怕踏空,就如不要時時害怕在牛市裡被遭頂套一樣,位置和大方向比聰明的算計更重要!此所謂: 「熊市不可支撐,牛市不可阻擋」就是這個道理。
牛市(大牛,局部牛)做板塊,盤局做突破,熊市動妖股,沒有把握要空倉。做比看更重,操作紀律的重要性大於分析,投機智慧能夠應付突變。穩定的心態和良好思維,再加選擇良好目標個股。操盤思路:只做龍頭,只做領漲,只做超級強勢。
強勢不言頂,牛股不找賣點!漲得最兇的票,應該是搶,不是高拋~~。不用管大盤,強市回調不足懼,去掉弱股,抓最強的板塊,最強的股。如果業績是快速成長性,那麼市場會調高其市盈率的評估,這樣,股價就會雙重收益,飛漲是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