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讓更多基層醫療機構與世界前沿醫療科技零距離接觸,平衡地區差異帶來的疾病診治水平的差距。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的攜手合作,將造福更多的患者,
9月27日至28日,「川大華西-牛津消化道腫瘤國際論壇暨四川大學華西消化學科聯盟第三屆年會」在成都召開。
今年5月,英國牛津大學首次與中國西部高校在醫學領域共建的科研合作平臺——「四川大學—牛津大學華西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籤約並揭牌。本次大會是繼中心正式成立以來,雙方的第一次攜手亮相,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牛津大學在籤約後,跨出的實質性合作的重要一步。
在四川大學建校124周年暨華西醫學110年之際,消化內科、消化外科、病理科及腫瘤科等專業的專家匯聚一堂,大會不僅邀請到空軍軍醫大學樊代明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於全院士、海軍軍醫大學李兆申院士、以及消化內鏡、肝病、消化學會主委、副主委等國內消化領域著名專家,還特別邀請了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昭和大學等海外消化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參會,通過線下為主,結合線上的會議形式,共同就消化領域的基礎研究、臨床診治、轉化醫學等方面,進行一系列跨地域的思想碰撞、學術交流。大會聚焦消化領域前沿,由國內外高校聯手搭建一流學術平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尋消化領域機遇,是全球友好合作、互助抗疫的風向標。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程南生表示,從歷史淵源、溝通交流到教學模式,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始終保持和國際一流醫學接軌,這次四川大學與牛津大學的合作搭建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就是中西方合作的方式之一,雙方人員互動,臨床科研和醫療教學互通有無,搭建更多和國際知名院校合作的平臺和渠道。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麗表示,「四川大學—牛津大學華西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的建立,聚焦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消化道腫瘤,中西方相關臨床科研進程、研究成果全部同步開展,除了科研醫療人員互訪,每兩周還會進行一次連線,共同討論最新研究進展和方案,做到過程互通,結果共享,中西方患者共同獲益。
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軍醫大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樊代明表示,高峰論壇的召開,正值華西醫學110周年華誕,回顧華西醫學發展的歷史,正是中國西醫發展的歷史,華西醫學功不可沒。當下,我們要自力更生、努力研究,形成新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包括醫學研究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學教育體系、醫學地方體系和醫學管理體系。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新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助於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也有助於國外醫學事業的發展,才能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
今年也是四川大學華西消化學科聯盟成立的第三年,該聯盟以協作、共享、共贏為出發點,以「資源共享、分級協作」為目標,持續致力於各級消化學科的相互學習與促進。每年不定期與兄弟醫院舉行多種多樣的學術活動,並通過「在位-專家實地支援」、「在線-網際網路+遠程醫療」的方式協助基層醫院解決實際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縮小地區醫療發展不平衡的差距,造福了更多基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