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曲1980》映後|愛情最自由奔放的那個年代

2020-12-12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6日,由梅峰導演,李現、春夏主演的青春文藝電影《戀曲1980》,作為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在三亞海棠灣萬達影城進行了中國首映,影廳座無虛席。放映結束後,影片導演梅峰,出品人、監製劉軍,總製片人宋陽出席了映後見面會和媒體見面會。謝飛、萬瑪才旦、戴錦華等名人現身支持。

《戀曲1980》改編自作家於曉丹的小說《1980的情人》,故事發生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正文和正武是一對青春恣肆的好兄弟,正文認識了正武的朋友毛榛,這個可愛性情的女孩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後,正武在野泳中意外溺亡,正文擔負巨大痛苦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在那裡他再次遇見毛榛,並結識了熱烈擁抱愛情的社會女青年譚力力,毛榛的若即若離讓正文困惑,而譚力力的深愛也讓正文彷徨失措。在80年代社會激越變化的洪流中,他們將何去何從……

《戀曲1980》無疑是今年最受關注的華語片之一。不僅因為這是著名編劇梅峰繼備受好評的導演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之後的新作,也還因為有著青年演員李現、春夏和麥子的傾情加盟。幾位明星演員在片中呈現出全新的感覺,導演時常在表現人物情感時大膽地使用特寫,信任地捕捉其自然狀態。

影片於今年10月入圍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2020單元」(即往年的主競賽,今年因疫情取消評獎)完成世界首映;後在又一個A類電影節第24屆塔林黑夜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迎來歐洲首映。

《戀曲1980》使用了上世紀80年代影院放映的4:3畫幅比例,意圖在形式上還原當時的復古感。導演讓攝影機變成了時間的見證者,以人物經歷的變化記錄著時代的變遷。選景方面也頗為費心,劇組在大連和旅順尋找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房屋建築,力圖最大限度地重塑年代感。

影片由波蘭著名的配樂大師普萊斯納(《藍白紅三部曲》)進行配樂。普萊斯納希冀跨越身份和文化的界限,用「合適」而「舒服」的旋律帶領觀眾領略屬於北京的80年代愛情。

在成為導演之前,梅峰曾與婁燁合作,在《春風沉醉的夜晚》《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浮城謎事》等多部影片裡擔任編劇。而他的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在國際電影節上廣受好評,於第53屆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戀曲1980》是梅峰導演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導演希望通過講述一個在青春成長中不斷告別的故事,拉近與觀眾的情感距離。

《戀曲1980》

映後Q&A

Q

策展人

小說裡老柴這個人物很有意思,一直侃侃而談,後來做了減法把這個人物弱化了,您是怎麼考慮的?

A

梅峰

小說有20萬字,是標準的長篇小說,人物、情節都比較細緻。但是電影只有2個小時,我們的劇本只能做減法,靠李現一個男演員、春夏和麥子兩個女演員怎麼把戲劇的結構撐起來?很遺憾,小說中很多內容沒辦法取捨。但最重要的是時代氣質,80年代怎麼通過影像把小說裡的文學氣氛創造出來?怎麼用電影的媒介特性把電影的感受做出來?這是我們想得比較多的問題。

導演 梅峰

Q

策展人

您的上部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於老舍的小說,是關於40年代的重慶,而這部電影關於80年代的北京,文風跟老舍的小說完全不一樣,但是呈現在大銀幕後,依然是梅峰導演的風格。我個人感覺這部作品是高貴的、有分寸感和疏離感的,這跟您本人的性格有關嗎?

A

梅峰

電影想表達的故事,對於創作者來說肯定有所寄託。對我來說,這次離演員更近一點。《戀曲1980》是愛情故事,《不成問題的問題》是時代劇或者社會劇,從類型來說,不是一種東西。這次做的是靠近人物,所以我們做了很多不同景別的設計,讓觀眾進入到不同的人物情感體驗中。

Q

策展人

您上部作品中特別外放的人物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次李現的形象卻是非常內斂,絕大多數鏡頭都是對著他,對他來說應該是很辛苦的一次表演,這次是怎麼引導他的表演發揮的?

A

梅峰

開拍之前給他布置了一些文學和電影作品的閱讀作業,這是演員應該做的訓練工作和功課。李現上學時,我已經在文學系做老師,這樣的背景讓我們的互動溝通更加高效。他也非常喜歡自己琢磨:每場的任務是什麼?心理節奏是什麼?心理節奏和外部表現出來的東西到底怎麼讓觀眾相信?這是人物本身的狀態。其實我們對演員也沒有很複雜的要求,我對這三個演員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樣的——讓鏡頭記錄下生活裡最自然的樣子就夠了。

Q

策展人

我覺得正文這個人物挺特殊,他是電影裡唯一一個在校園裡捧著書看的人物,是有意設計的嗎?

A

梅峰

對,這也是一個遺憾,我們實在沒有空間和餘地來表達80年代的大學生活,只能通過道具、美術的設計,比如宿舍的書、宿舍的布置、牆上貼的東西,都是在還原80年代。他們的聯繫方式是書信,天涯路遠,他們寫東西是很自然的事情。那個時代的人喜歡閱讀。

Q

策展人

李現的表演是非常突破的,另外兩位女演員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導演把三個人的戲份安排得恰如其分,觀眾的觀看體驗也非常舒服。電影快結束的時候有兩首歌,一個是李雙江的歌,還有一個羅大佑的歌,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A

梅峰

《北京頌歌》是忠於小說原作,最後的告別場景是在長安街兩個人騎著自行車,但拍電影不可能去長安街,很遺憾只能選擇了一個大學操場。這個歌有點時代感受,雖然歌曲的年代更往前,但是就像歌詞裡寫出來的、唱出來的:它在呼喚一個時代,是精神上的呼喚,也是我們對80年代的感受。

後面羅大佑的歌是為了整體在愛情方向上做一點調性的平衡,既然是80年代,又是愛情片,怎麼通過一首歌曲把平衡感做好?因為當時這個歌廣為傳唱,羅大佑的歌是那個流行文化的構成,那是大家都熟悉的東西,我們後來把電影的名字也定為《戀曲1980》。

Q

觀眾

這部影片中我感覺有一點點婁燁的風格,你們的合作對創作有什麼影響嗎?

A

梅峰

謝謝您的問題,跟婁燁這麼多年的合作是一個創作訓練,最大的感受和收穫是怎麼選擇適合當下環境做的題材和故事,我們一直在做有挑戰性的事情。放到我自己的項目裡,可能這就成為了一種思維訓練的習慣,選擇適合做的東西。這個東西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而且跟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有關係的。不管是《不成問題的問題》還是《戀曲1980》,都是在嘗試跟當下的觀眾溝通,我不是做考古學,那樣的電影沒有意義。

Q

觀眾

一般電影拍人物對話的時候是用正反打鏡頭,您在電影裡經常用特寫鏡頭來表現人物之間的對話、表情和眼神交流,但是這部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表達的內涵不是這樣,您電影中的特寫是為了傳遞什麼?

A

梅峰

前面說過了風格和美學怎麼賦予電影應該有的狀態,就是跟觀眾靠得更近一點,特寫是基於這個前提用的。但是審美和趣味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我們做了一種東西就是所有觀眾都會喜歡的,不是用了一種方法所有的觀眾都接受。

Q

觀眾

電影中的音樂是普萊斯納做的,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合作方式?

A

梅峰

普萊斯納是我一直想合作的作曲家,因為我學生時代比較喜歡他作曲的那幾部電影,包括《兩生花》《藍白紅三部曲》等等,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到跟這位作曲家日後會有交集。寫完劇本的階段,我腦子裡迴旋的是:配樂到底要什麼風格?我們的國際發行人員跟普萊斯納聯絡,跟他的經紀人聯繫上,後來把劇本發給他。他很喜歡這個劇本,他說這個故事不分背景和文化,是一個愛情電影,放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觀眾都會理解這份愛情。他創作的主要思路也是不強調這是中國電影應該有的音樂,他追求普遍性。

導演 梅峰

原來的計劃是碰個面,但疫情到來之後,這些計劃全部沒有辦法實現,全部是郵件、小樣,一點點地聽,一點點地配,其實這個工作挺艱難的,也有理念上的分歧,但最終的目標是在電影裡用得合適和舒服,怎麼能夠幫助觀眾進入他們的情感世界,這是音樂賦予我們作品特別多的一個因素。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對他是充滿感謝的。

特別感謝志願者聶力涵、劉恆玲

原標題:《《戀曲1980》映後|愛情最自由奔放的那個年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戀曲1980》曝新劇照 李現春夏演繹純真年代愛情
    《戀曲1980》曝新劇照 李現春夏演繹純真年代愛情 時間:2020.09.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 李現、春夏主演《戀曲1980》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首映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8日電(凌楠)由梅峰導演,李現、春夏主演的青春文藝電影《戀曲1980》,作為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6日在三亞海棠灣萬達影城進行了中國首映,影廳座無虛席。放映結束後,影片導演梅峰,出品人、監製劉軍,總製片人宋陽出席了映後見面會和媒體見面會。謝飛、萬瑪才旦、戴錦華等名人現身支持。《戀曲1980》電影海報。主辦方供圖。
  • 《戀曲1980》什麼時候上映 梁正文結局原著小說劇透
    《戀曲1980》目前還未宣布公映時間,但已經傳來了首映了,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講述了幾個青少年之間的複雜感情,尤其是主人公梁正文,那麼,《戀曲1980》梁正文結局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戀曲1980》首映
    12月6日,由梅峰導演,李現、春夏主演的電影《戀曲1980》在三亞首映,這也是今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首映後,該片導演梅峰、製片人劉軍、宋陽與媒體記者、影迷進行交流,分享拍攝期間的故事。《戀曲1980》由《不成問題的問題》原班人馬打造,改編自於曉丹的小說《1980的情人》。
  • 麥子參演「戀曲1980」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以藝術之美「點亮」塔林...
    近日,由CAA客戶麥子參演的影片《戀曲1980》入圍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是其繼10月在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進行世界首映後,再度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該片也將在塔林黑夜電影節期間迎來歐洲首映。
  • 《1980年代的愛情》原著:麗雯三次放棄愛情,卻被後人稱頌,難懂
    遇見一個自己愛的,剛好又愛自己的人,實屬不易,遇見就應該用力抓住,把幸福握在手中,可《1980年代的愛情》裡的女主人公麗雯,面對愛情時,卻只能一次次放棄。並不是她不愛小關(男主人公),恰恰是因為太愛了。只有真正愛一個人,才會打從心眼裡疼對方,才會顧及對方的遠大前程,而犧牲自己的小愛,遺憾一生。
  • 回到八十年代,回到愛情,回到精神
    《戀曲1980》(Love Song 1980)改編自於曉丹的小說《1980的情人》,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80年代初的北京,講述了青春恣肆的正文遊走在兩個女人之間的青春時代:他一方面生活在哥哥正武的影子中,面對心上人毛榛若即若離的態度;另一方面,社會女青年譚力力的熱烈追求,他被裹挾在時代變革與青春成長的隱秘心事之中,茫然不知所措……卡司陣容包括李現、春夏、麥子,
  • 《2020,中國戰疫》《戀曲1980》三亞首映!「沙灘放映」單元已開啟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戀曲1980》首映12月6日,由梅峰導演,李現、春夏主演的電影《戀曲1980》在三亞首映,這也是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12月6日,電影《戀曲1980》在三亞首映後,該片部分主創人員與媒體記者、影迷進行交流。
  • 梅峰導演《戀曲1980》曝新海報 李現春夏浪漫相依
    梅峰導演《戀曲1980》曝新海報 李現春夏浪漫相依 時間:2020.12.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 《戀曲1980》成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片 12.6首映
    《戀曲1980》成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片 12.6首映 時間:2020.11.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 曝李現會拿到金雞獎影帝,憑藉電影《戀曲1980》
    這三位都是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前兩位自走紅後影視資源與綜藝不斷,十分形象地詮釋了頂流是該怎樣被定義的。而李現則另闢蹊徑,可能是因為年齡和經歷的原因,在走紅後,他依然保持著之前的生活軌跡。紮根劇組、鮮少營業,除了劇集播出時的粉絲數猛增,代言經常賣斷貨外,他的行為經常讓大家忘記他也是有爆劇的演員。
  • 兩大教父與兩大天后春晚合體,再續戀曲新篇,這是什麼神仙現場?
    說完表演者,我們再來關注一下表演曲目——《戀曲2020》。多麼熟悉的歌名!從《戀曲1980》,到《戀曲1990》,再到《戀曲2000》,三首作品所組成的「戀曲三部曲」,這是羅大佑賦予時代的標記,涵蓋了華語樂壇最繁榮鼎盛的30年。時隔20年後的今天,羅公終於再度出手,為戀曲經典系列再續新篇。
  • 蘆芳生、楊採鈺《1980年代的愛情》:愛是放手和成全,一世的惦記
    中國樸實味美愛情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這部電影改編自鄭世平的小說,主演是蘆芳生、楊採鈺。電影背景選取1980年代,講述了那個時代的大學生關雨波和高中同學成麗雯之間的樸實唯美愛情故事。1982年,畢業後的關雨波再度回到土家族的那個小縣城,他被單位分派到「公母寨」成為一名宣傳幹事,他大學時交的女朋友則呆在城裡。被下放的關雨波整日悶悶不樂,於是到小鎮上買酒借酒澆愁,沒想到遇上自己的初戀情人成麗雯,再次相見的兩個老同學,心裡難免起了一點漣漪。
  • 射手座天生奔放自由,但遇見愛情,也會迷茫,為愛付出一切
    作者:葉子在愛情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而射手座的想法比較自由奔放,他們希望有一個人與自己遠走高飛,體驗一切新鮮和刺激的東西。他們本身就充滿著孩子氣,看待任何事情都非常簡單,如果愛人給自己出愛情的難題,那麼他們恐怕難以招架,他們只有不斷地向對方付出,買對方喜歡的東西,可是越付出,射手座就會越迷茫,他們逐漸的被管束,似乎與自由的本質背道而馳。 在射手座心中,自由的旅行不應該只存在於蜜月中,應該貫穿整個人生。射手座的愛情之路怎麼樣?葉子姐姐帶你去看看!
  • 音樂隨享|戀曲1990
    戀曲1990 2020.12.4 第163期 歌曲簡介 《戀曲1990》由羅大佑作詞作曲,是電影《阿郎的故事》的國語版主題曲
  • 1980年代之後的日本景觀攝影 | 後挑釁時代的日本攝影
    1980年代之後的日本景觀攝影 | 後挑釁時代的日本攝影 2020-06-20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歌劇《卡門》:《愛情是一支自由的鳥兒》
    藝術歌曲《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哈巴涅拉舞曲》是歌劇《卡門》第一幕中主人公卡門出場時所唱的一首著名詠嘆調,此曲的旋律十分深入人心,充分表現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成為流傳最廣的一段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