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一篇寓言故事《亡羊補牢》,現在老師給大家看幾幅圖,我們來猜一猜它們都是什麼故事?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學習寓言的方法:理解題意-了解故事-了解內容-認識道理。
一、理解題意
揠這個字很少見,同學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碰到一個字,不知道它的意思,應該怎麼辦呢?對,我們去查字典。
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長,就是把禾苗拔起來,幫助它生長。
二、了解故事
現在讓我們讀一讀課文,了解這個寓言講了什麼故事?
這個寓言中的生字比較難認,現在老師來考一考大家,你預習的怎麼樣?
還有兩個要求我們會寫的生字
三、理解內容
這個人為什麼揠苗?
這個故事發生的原因就是,一個種田人,每天辛苦勞作,可是地裡的禾苗總也不見長大,很是著急,於是……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他想到讓禾苗快速長高的辦法了嗎?
禾苗真的長高了嗎?
禾苗最後怎麼樣了?
四、認識道理
種田人為了讓自己的禾苗快點長高,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高裡把拔,累得自己精疲力盡,結果禾苗卻都枯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我們從中吸取了什麼樣的教訓?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能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你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碰見過身邊有類似於「揠苗助長」的人和事?對大家說一說,讓我們吸取教訓。
學完這則寓言,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想對自己的父親說什麼?如果你是農夫,你有什麼想法?
最後讓我們看著板書來總結一下,今天學過的內容。
學完《寓言二則》,我們知道寓言是藉助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的文學體裁。《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辦壞。
五、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課下,同學們可以搜集一些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