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一個經常被外地人誤解的地方,因為浙江東陽也有一個橫店

2020-12-17 小妹帶你看橫店

橫店,一個經常被外地人誤解的地方,因為浙江東陽也有一個橫店,更大,更有名。

前幾天小妹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橫店的發展(預估投資超過1.5億的臨空學校,即將在橫店開建了沒看過的可以點連結去了解一下),文章下的幾條評論都說以為是東陽市的橫店。

有這樣的誤解實屬正常,畢竟橫店影視城名聲更大,但黃陂橫店,歷史卻更久。

久到只有一本《橫店鎮志》記載著橫店這個名字的由來,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驛道改經此處,鎮北高地建有茅棚土屋數棟,開設小飯館、客棧,成為小店(後稱老橫店),各店房子均坐北朝南方向,橫排於武昌通往北京的驛道兩旁,故名橫店。

小妹帶你看橫店,分享的是和武漢市黃陂區橫店街道有關的周邊事。

橫店,一個容易長胖的地方,歷史悠久的鴨子煲,各式各樣的夜宵路邊攤,黃陂特色炒豆絲、黃陂三鮮、地道的郭場雞等,本地人百吃不厭,外地人驚為天人,這些都是橫店人都是減肥路上的攔路虎。

橫店,一個看起來不起眼,住下來卻「真香」的地方,超低的幼兒園費用(最貴的幼兒園一個學期不到5000元),相對較低的房租(800元可以租到大兩房甚至三房),完備的生活配套(在橫店,生活娛樂基本都可以自給自足)以及便捷的路網(前川,盤龍城,後湖,二七,驅車20分鐘均可到達,前川線也已動工),這些都是橫店的加分項。

以上,都是橫店的現狀,但是小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橫店的歷史,還是從《橫店鎮志》中看到的歷史古物說起。

古城址:長咀寨城,又名本一城。位於青龍鄉紅寨村,築於何時無考。城長1600米,高10米,三面依水。城有東西南北四門,門牆用紅磚壘砌,城牆用土築成。傳說是當時防守「長毛」的好地方。該城年久崩毀,20世紀80年代成牧場,散養牛羊等。現紅寨村已全面拆遷,古城址已不復存在。

出土文物:千波鄉紅焰村毛木崗建房平基時,推土機推出古代陶片和一座棺木中的五件金玉佩飾,已交國家文物部門。

五件金玉佩飾:「白玉圈金如意」中的金如意重50克,白玉圈直徑6公分、重21克。「白玉雙金圈」兩套,每套雙金圓重3克,白玉圈直徑4公分,每個重12克。

「白玉鼻煙壺」高6公分,重83克。「白玉菸嘴」長8公分,重1克(金器合計重156克,玉器144克)。金器正面有展翅欲飛的蝠蝠雕花圖案,工藝高超,造型精美,展現了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和傳統工藝。據初步考證,這些金玉佩飾是清代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陪葬於地下。其他墓葬中的陶片和瓷器中的一部分多為宋、明代器皿。

張黃壪龍山墓葬群:橫店鎮新春大隊墓葬群,位於張黃壪東側。1958年孝感地區考古隊發現五座排列有序的同類型土坑,張於溝沿東壁。出土陶碗、陶缽、陶罐等,底部有凸旋紋三道。陶色為黑衣灰色夾砂陶,被水衝洗有破壞。為搶救資料,應酌情清理。

黃下埠田黃家墳園遺址:黃家墳園,位於橫店鎮千波鄉三陽大隊。1958年孝感地區考古隊考察發現,整個遺址分布在一片地勢較高的坡地上,面積5600平方米。該遺址由於取土做磚,見有陶片是以夾砂褐紅陶為主,兼有夾砂灰陶與磨光黑周,是龍山文化類型的古遺址。

暴露器物有以下幾種:

(1)石斧已殘,青麻石料,通身磨光,有使用痕跡。

(2)鼎、元編三角形,釜形鼎足,紅陶夾砂,根部似鴨嘴狀。

(3)夾陶塔型器蓋。

(4)折沿罐,盆類器物口沿,灰、黑灰砂陶,分仰折沿和平折沿二種。

輪制為主,兼有手制,灰夾砂陶侈缽類口沿殘片,做工粗糙,二道凸旋紋扭曲不一,明顯於痕。

另外還有磨光黑陶粗柄及其它殘陶片。

紋飾:素麵為主,少量旋紋和蘭紋。

松林崗古墓:松林崗夏勝平在壪西南田中挖魚池,挖出一座古墓。發現出土大碗四個,形狀象涼帽殼;另有70個銅錢,後經黃陂區文化館鑑定:碗屬宋代,銅錢屬唐、宋兩代。

兩棵古老柏樹:橫店鄉松林崗壪有兩棵古老柏樹,位於壪南。兩棵古老柏樹東西相距50公尺。靠東的一棵於1958年農民在樹根邊漚豆餠時被餠肥的沼氣蒸死;靠西的一棵,至今茁壯茂密,樹高10米以上,直徑約1.5米,樹圍需三人連手環抱。樹木紅色,如同檀香。栽植年代無考。

據說日軍侵駐橫店時,有幾名日軍去該壪鋸柏樹時,鋸口處突滴紅水,如同鮮血。日軍見此情景,遂收鋸而走。

文家牌樓壪老婆粒樹:大教鄉文家牌樓壪西南200米山坡處,有棵古老婆粒樹,高10米,直徑約1.6米,栽植年代無考。樹葉青綠茂密,宛如棚爭,是全塘農民夏季系牛歌蔭的好地方。

彭鬱壪的兩棵古樹:橫店鄉彭鬱壪有兩棵古樹,栽植年代無考。一為柏子樹,一為婆粒樹,南北相距50米。柏樹在南,婆粒村在北,兩樹各高約10米,直徑各約1米,均為扁形。婆粒樹葉綠茂音,定如傘:柏樹特徵有三:(1)扁柏,(2)圓柏,(3)刺柏,其樹有砍截舊痕,人稱為「長毛」(太平軍)砍伐。

由此可見,唐、宋、明、清這幾個朝代都有大量人口聚居在橫店周邊,而能夠跨越時間的周期持續的有人聚居則說明橫店的地理條件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

橫店地勢北高南低,平原低丘居多,相對武漢市區而言,地勢較高不會有暴雨傾浸的煩惱,更適宜居住。據說橫店還是當年武鋼的備選地址之一。

回到今天,橫店向北串聯起前川,向南毗鄰盤龍城,向西對接天河機場,向東有亞洲最大的武漢北編組站。

前川是黃陂的政務中心,文化中心;盤龍城是黃陂的名片,是漢口的後花園;天河機場是武漢的名片;武漢北站是全國鐵路運輸的重要節點。

而橫店,似乎只需要安安靜靜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能伴著周邊的幾位「老大哥」一起成長了。

相關焦點

  • 橫店影視城應該怎麼玩?浙江東陽橫店影視城必遊的八個旅遊景點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距東陽市區約22公裡,創建於1996年,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被譽為「江南第一鎮」。橫店影視城陸續興建了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美國《好萊塢》雜誌稱為「中國好萊塢」。
  • 下一個「橫店」!杭州這座影視中心正式開工!
    註:之江文化產業帶是全省打造萬億級文化產業的重大項目,是建設「文化浙江」的戰略支撐,打造「一帶一核五極多組團」空間布局。本次開工的西投橫店之江影視中心,是「一核」(之江發展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杭州這家「橫店」有啥特別之處?
  • 橫店圓明新園愉快之旅
    去橫店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橫店圓明新園。橫店圓明新園,又名萬花園,地處浙江東陽橫店鎮。橫店圓明新園總佔地7000餘畝,其中水面佔40%,園林綠化佔44%,建築道路等佔16%,園內有100個花園,萬千種奇花異草,總投資達300億元。
  • 帶領橫店醫藥健康產業闊步向前——記市勞動模範、橫店集團總裁...
    帶領橫店醫藥健康產業闊步向前——記市勞動模範、橫店集團總裁助理吳興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16日 14:11:09 | 作者:陳巧穎 杜婭玲 | 編輯:董之震  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
  • 全國職工氣排球賽收官戰在浙江橫店打響
    新華網杭州10月31日電 「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全國職工氣排球賽東陽·橫店站31日在浙江東陽開幕,比賽為期兩天,共有近500名運動員參加本次比賽。本次比賽已相繼在嘉興、定南、潞安、鞍山舉辦,橫店站為該系列賽的收官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8支代表隊參與。氣排球憑藉上手快,易參與,年齡門檻要求低等特點,近年來一躍成為群眾性體育運動的主流項目之一。本次比賽設有男子老年組、男子中年組、男子青年組、女子老年組、女子中年組、女子青年組共計六個組別,實現了賽事年齡段全覆蓋。
  • 浙江日報整版丨徐文榮的風雨人生:為橫店百姓辦實事,是他始終堅守...
    >徐文榮的風雨人生12月10日,《浙江日報》8版人物專版刊發《為橫店百姓辦實事,是他始終堅守的信條——徐文榮的風雨人生》一文,全文如下:近日,「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口述創業史《風雨人生》再版首發儀式在橫店舉行
  • 浙江橫店:僅是影視城嗎?更是旅遊綜合體,被稱為大橫國!
    坐落在浙江東陽市的橫店影視城以拍攝重點影視劇而聞名大江南北,我相信很多都錯誤地認為橫店就是一個取景地。然而,實際的橫店遠遠不止一座影視城了,更像是一個旅遊綜合體,幾乎可以囊括各種不同景點。對於橫店,你對它了解有多少呢?你印象中的橫店只是一個拍攝基地嗎?完全不是!
  • 為橫店百姓辦實事,是他始終堅守的信條—— 徐文榮的風雨人生
    浙江日報 近日,「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口述創業史《風雨人生》再版首發儀式在橫店舉行。《風雨人生》不僅是一部接地氣的傳記作品,也生動刻畫了徐文榮這位老一輩農民企業家富有情懷的創業歷程,以及其大膽發展文化產業,並投巨資發展公共教育和醫療等,帶領橫店百姓追求共同富裕的故事。
  • 橫店影視首批52家電影城今日復映
    「現在我宣布:橫店電影城復工復映。」7月20日下午,在「加油!中國電影」橫店電影城復工復映儀式上,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市委常委曹一勤話音剛落,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橫店電影城一號放映廳內燈光暗去,熒幕上開始出現電影《戰狼2》的畫面。
  • 從影片取景地到影視帝國,橫店到底有多大?為何被稱為大橫國?
    浙江東陽是一個以建築業起家的縣域城市,從當年最早打水井開始到修路造橋,漸漸地成為該支柱產業了。橫店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橫店不就是一個拍電影的地方嗎?其實不然!與其說橫店是一個影視城倒不如說是全球建築博覽園,在這裡幾乎可以看到全球所有的建築物和街景。在御花園可以足足的遊覽半天的時間,而這御花園僅僅是橫店的一個小型園區而已。橫店的建築是最多的,各式各樣的建築物處處可見,還是匯集全國影星最多的地方。就算你不是以探班的方式,在橫店的不知名的角落裡都能看到一些演員或明星。
  • 徐文榮:為橫店百姓辦實事 是他始終堅守的信條
    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以徐文榮為代表的橫店農民企業家,以「拼命三郎」的創業精神,辦起了一個又一個工廠,一步一個腳印,開闢了橫店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我40歲開始創辦真正的企業。那些年,我辦過許多家工廠,雖然許多工廠關掉了、垮掉了,或者並轉了,但是,留下來的,都發展壯大了。」徐文榮說,他從辦企業開始,就抱定一個宗旨:多辦企業,多賺錢,多為老百姓辦好事。
  • 橫店農普辦主任郭玉華—恪盡職守展示東陽農普人風採
    自「三農普」開展以來,東陽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兩員」,從今天起,本報聯合東陽市統計局、東陽市農普辦開出「農普人風採」欄目,講述「三農普」中,東陽農普人的恪盡職守、孜孜不倦、辛勤付出。 除了春節假期,近兩個月以來,東陽橫店農普辦主任郭玉華從未有過一個完整的休息天。其間,郭玉華家正在裝修,他卻當起「甩手掌柜」,全身心投入第三次農業普查中。
  • 火爆全國的橫店影城,起初連當地人都反對,憑什麼發展壯大?
    橫店影視城在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於1996年正式破土動工建設,在建設之前的幾年時間裡,浙江東陽商會並不看好橫店影視城項目,部分商會人員都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這樣的影視城不會有多大的發展前途,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沒有很高的期望值,甚至當地百姓們都比較反對該影視城項目,然而幾年後建成的部分已經投入使用並拍攝第一部影片《尋秦記》。如今的橫店如何火爆起來的呢?
  • 【小康人物】徐文榮:「中國農民」的橫店夢
    經過40餘年努力,橫店農民的收入由1975年的人均75元增長到2019年的人均收入7萬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位於浙江東陽橫店鎮都督南街233號的「四共委」辦公室,我們見到了橫店集團創始人、橫店「四共委」主席徐文榮。一個半小時的採訪時間裡,這位86歲的老人精神矍鑠且思路敏捷,滔滔不絕地向傾聽者分享他的夢想。
  • 橫店集團東磁員工於功當選中國雜協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橫店集團東磁員工於功當選中國雜協第八屆理事會理事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09:42:58 | 作者:一丁 | 編輯:董之震  12月12日至16日,中國雜技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橫店集團東磁員工於功當選為中國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理事會理事
  • 致力打造全球最強影視產業基地 在文化浙江版圖上書寫東陽精彩
    上周末,東陽橫店群星璀璨、群賢畢至,2017橫店影視節隆重舉行。在中國(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上,知名導演侯鴻亮的一句「東陽是最懂影視的」,讓與會人員感慨萬千,現場掌聲雷動。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為橫店百姓辦實事,是他始終堅守的信條——徐文榮的風雨人生
    浙江在線12月10日訊(記者 傅穎傑 楊振華 嚴粒粒 共享聯盟橫店站 陳亞君)近日,「橫店美好生活之路」座談會暨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口述創業史《風雨人生》再版首發儀式在橫店舉行。2019年,橫店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50.7億元、貿易出口額102.4億元,上繳稅收46.7億元。  巨變的背後,少不了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的身影。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以徐文榮為代表的橫店農民企業家,以「拼命三郎」的創業精神,辦起了一個又一個工廠,一步一個腳印,開闢了橫店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  「我40歲開始創辦真正的企業。
  • 浙江金華一個縣級市,素有「歌山畫水」美譽,坐擁全球最大影視城
    浙江省金華市,地處金衢盆地東段,自古以來是浙江商貿、文化繁榮之地,其中金華火腿聞名天下,早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金華市境內山水絕佳、人文薈萃,宋代詞人李清照讚譽道:「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東陽市說起東陽,很多人對這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橫店影視城太有名了,陌生則是東陽不僅有橫店影視城,這裡還是著名的「三鄉一城」,即著名的教育之鄉、建築之鄉、木雕竹編之鄉。
  • 浙江東陽刺激消費「組合拳」釋放紅利
    昨日(4月30日),一部古裝劇在浙江東陽橫店華夏攝影棚開機拍攝,製片主任姜郡楠說,前幾天領到東陽市政府發放的24.7萬元影視拍攝消費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劇組因疫情耽擱而導致的費用緊張問題。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全面復工復產已按下「快進鍵」。為促進消費回暖,東陽線上線下聯動,多平臺發力,打出刺激消費「組合拳」。發放影視拍攝消費券正是其中一記「重拳」。
  • 浙江東陽9位大富翁,4人身價超百億
    這座城市,就是被譽為「世界木雕之都」的浙江東陽。 東陽市,浙江省轄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地處浙江省中部。東陽自古以來就有「興學重教、勤耕苦讀」的傳統,朱熹、呂祖謙、陸遊等曾到東陽「石洞書院」講學傳道;東陽古民居建築以東陽木雕為主,融竹編、石雕、磚雕、堆雕等裝飾藝術為一體,形成了獨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