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人員合影
2020年12月20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北京攝影函授學院、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承辦的「影像正青春」青年攝影師分享會暨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啟動儀式在河南三門峽舉辦。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劉魯豫,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理事長劉宇,中國攝影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宋靖、張春榮、孫蓓紅、史民峰、張新根、馮嚴,中國攝影家協會圖片產業委員會委員楊玉輝,北京服裝學院攝影系副教授董冬,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教務長袁欽玲,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教育培訓處副處長劉曉麗,以及青年攝影師和新聞媒體等出席會議。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攝影函授學院院長張希紅主持會議。
薄高鵬作分享
來自河南的公益攝影師,第二屆、第三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入選作者薄高鵬以《我的青春與青展同行》為題,分享了自己參加全國青年攝影大展的經歷及收穫。他講到,通過參加併入選第二屆、第三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讓他獲得了向知名攝影專家、學者學習的培訓機會,得到了中國攝影家協會和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給予的持續關懷,這改變了他的攝影命運。
趙雅琨作分享
來自北京的攝影教育工作者趙雅琨分享了關於「泛攝影」的影像邊界思考。她說,「泛攝影」的概念應該不只是簡單的攝影平民化和影像泛濫,還應該包含一個關於影像邊界的更開闊的認識。如果我們能以更加開闊的視角,認識和探索影像邊界,製作一些「泛攝影」相關的短視頻內容,應該會更有益於分享和傳播攝影文化,推動攝影藝術的創新。
張越作分享
來自山東省泰安市的鄉村小學教師張越以往屆青年大展的啟動時間為節點,講述了自己在攝影上的成長經歷。他說,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是集包容、權威於一體的專業平臺,是青年攝影師們在國內推介自己、尋求發聲的最好舞臺,很多從這裡走出的優秀攝影師已經成為攝影界的翹楚,成為我們的榜樣。另外,張越還分享了自己對青年影像創作的認識,他認為,如何在創作中找到個體生命與時代語境的共振點是我們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高琴秘書長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高琴在講話中提到,全國青年攝影大展這個平臺為青年攝影人提供了成長、成才的機會,是基於黨和國家提供的大力支持,是源於黨和國家對青年人的關心和關懷。她希望年輕攝影人能用影像講好中國故事,在實現國家第二個百年夢想中有所作為。
劉魯豫(右二)、高琴秘(右三)與薄高鵬(左一)、趙雅琨(左二)、張越(左一)一同啟動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
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致力於發掘、培養、推介我國才華橫溢、獨立創新的優秀青年攝影人,推動青年攝影人的藝術創新,為中國攝影事業的發展提供富有活力、能力的人才保障。本次大展面向所有具有中國國籍、年齡在18-40周歲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徵稿。
大展分為主單元(不限主題)和特設單元(主題:影像正青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攝影作品、短視頻作品均可投稿,共將產生120件入選作品。
部分入選者將受邀參加大展開幕式、青年攝影論壇,以及由組委會邀請知名攝影專家、學者舉辦的攝影工作坊。
大展從2020年12月20日起開始徵稿,截稿日期為2021年3月20日。入選作品將結集出版作品集,並在全國各地及院校巡迴展出,還將在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長期展出,並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及《中國攝影報》等中國攝影界權威報刊上選登。(攝影:張雙雙)
附徵稿啟事
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致力於發掘、培養、推介我國才華橫溢、獨立創新的優秀青年攝影人,推動青年攝影人的藝術創新,為中國攝影事業的發展提供富有活力、能力的人才保障。
全國青年攝影大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是中國攝影家協會開展青年攝影工作的重要平臺,以青春、多元、創新為理念,已經成功舉辦三屆。
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以下簡稱「大展」)將於2021年6月舉辦,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致敬。
本次徵稿,即日起至2021年3月20日24:00(以稿件提交成功時間為準)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攝影函授學院 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
投稿網站:
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www.cpaedu.cn
一、投稿規則:
1.大展面向所有具有中國國籍、年齡在18-40周歲(根據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給出的「青年」定義),即198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徵稿。
2.大展分為主單元(不限主題)和特設單元(主題:影像正青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攝影作品、短視頻作品均可投稿。
3.所有作品黑白、彩色不限,器材不限,創作時間不限。
4.攝影作品,單幅、組照不限(組照限4-30幅)。
5.短視頻作品,時長限8分鐘以內(含8分鐘,超過8分鐘的不予評審),採用MPEG4格式,解析度不低於720×576。
6.對於每位投稿者,攝影作品限投累計不超過10件,短視頻作品限投累計不超過10件。主單元投稿與特設單元投稿不得有任何重複。註:每個單幅攝影作品/每個組照攝影作品/每個短視頻作品均視為1件作品。
7.每件作品都需要附一個作品闡述(拍攝時間、地點、事件或背景等),限300字以內。
8.投稿方式:
(1)攝影作品投稿,請登錄投稿網站,按照要求投稿,並在線填寫作品表。作品上傳格式為jpg,文件大小限500KB以內。
(2)短視頻作品投稿,請將短視頻作品發送至郵箱youthphoto2020@163.com,並附上報名表。
二、入選設置:
1.主單元(不限主題)
攝影作品、短視頻作品均可。
導師推薦攝影新人,16名;潛力攝影新人,56名。
2.特設單元(主題:影像正青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攝影作品、短視頻作品均可。
導師推薦攝影新人,12名;潛力攝影新人,36名。
3.組織工作優秀單位:
10個,每個單位獲頒榮譽證書。
4.優秀指導老師
10名,每名老師獲頒榮譽證書。
三、評選方式:
1.主單元:特邀8位導師評委,共同評選出72名入選者。
2.特設單元:特邀6位導師評委,共同評選出48位入選者。
3.組織工作優秀單位:根據組稿機構的推薦人數、投稿數量和入選成績等,綜合排名由高到低,主辦方評出前10名。
4.優秀指導老師:根據所推薦稿件入選成績,主辦方評出前10名。
四、入選榮譽:
1.導師推薦攝影新人將受邀參加大展開幕式、青年攝影論壇以及由組委會邀請知名攝影專家、學者舉辦的攝影工作坊。
2.導師推薦攝影新人將在開幕式後12個月內由評委指導完成一組作品,主辦方將在媒體擇優刊登。
3.組織工作優秀單位(可派1名代表)、優秀指導老師受邀參加大展開幕式、青年攝影論壇。
4.入選作品將在全國各地及院校巡展,還將在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長期展出,並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等中國攝影界權威報刊上選登。
5.入選作品將結集出版作品集。作品集贈送每位入選者。
6.本屆28名導師推薦攝影新人的優秀作品,將在下一屆即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中有一個獨立展示單元。
7.入選作者、優秀指導老師,均可憑入選證書累積中國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
五、注意事項:
1.組委會將統一調取原始數據文件,請投稿者在通知規定的時間內提交,逾期不提交者視為自動放棄一切資格。
2.本次展覽不收任何費用,不退稿。
3.根據中國攝影家協會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制定的《新聞紀實類數字照片技術規範》的要求,對於違反規範內要求參賽的新聞紀實類數字照片,一經舉報,確認違反該規範,取消參賽資格。
4.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並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凡前述保證落空導致相關糾紛的,一切法律責任均應由投稿者本人承擔;主辦單位因此受到損害的,有權追究投稿者的法律責任。
5.對於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等情形),一經發現將取消入選資格。組委會將根據違規情節,給予取消參評及入選資格、兩年以上直至終身禁止參加中國攝協主辦的展覽影賽的處罰。
6.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有權以複製、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出版等方式使用入選作品,並可不再支付報酬。
7.本屆大展所有擬入選作品和投稿者相關信息將在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等上進行公示,公示期七天。公示期滿後將在上述網站等媒體上公布結果。
8.凡投稿者,即視為已同意本徵稿啟事之所有規定。對於不符合本徵稿啟事規定的作品,不予評選;已經評選的,將予取消。
9.本屆大展及本徵稿啟事的最終解釋權屬於主辦方。
六、聯繫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二條48號512室
郵編:100007
聯繫人:崔老師
聯繫電話:010-65282747/64019063
諮詢郵箱:youthphoto2020@163.com
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作品表
填寫說明:請根據作品類別,在表中相應處劃 「√」。本表複製有效。
更多活動
中國攝協「在線影展」
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
「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第四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
第二屆「大美祖國」 全國攝影作品徵集
2020書香滿中國公益廣告徵集
徵集 | 「重逢阿爾山·與色彩約會」全國攝影大展
徵集 | 2020首屆「紫金山杯」全國攝影大展
中國第18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徵稿啟事
徵集 | 「美麗北侖·小康社會」全國攝影藝術大展
徵集 | 《紅色印記》 「映像中國」攝影月賽
啟動 | 「微信攝影時刻」全國短視頻作品徵集
更多提醒
這位投稿的攝影人是故意玩兒我們嗎?
能不能做到認真閱讀徵稿啟事?
不要趕截稿的最後一天投稿
關於照片說明,你怎麼還不會寫?
你知道瀏河鎮的攝影打卡地嗎
這才是阿爾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北侖: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步履未停
用照片見證「美麗北侖」,用攝影展現「小康社會」
本公眾號為公益平臺
圖文僅供介紹知識之用
不以盈利為目的
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