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鬱青,西藏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黃鬱青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她的學業。
2018年高考,黃鬱青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56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8年西藏高考文科狀元,其中黃鬱青的語文考了111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8分、文綜考了249分。我們可以看到黃鬱青的數學和英語都僅僅只被扣了2分,這真的是學霸無疑了。
高考成績剛出來不久,清華北大的招生組都來搶她,並承諾只要她報考他們學校,專業任選,而且還邀請她到北京參觀校園。
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黃鬱青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
在高三緊張密集的複習備考當中,適當地脫身出來、調整節奏是必要的。在這種時候,放空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式。第一种放空的情景是做剪報。當時訂閱了一年的時政雜誌和作文雜誌,每次收到就會一口氣讀完,再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文章剪下來做成剪報。一年時間已經攢了滿滿兩個活頁本。在確定好需要做成剪報的段落之後,就是放空的時間。裁剪、粘貼、排版都是單調、機械性的活動,當人全心投入時,會產生「放棄思維的運轉、完全變成機器人」的感覺;有時候也會覺得思維的我正在旁觀身體的我做這些重複工作。這樣的審視提供了放鬆和變得平和的機會,因此我每周都留出了兩個小時專注在這一件事情上。
剪報結束,再輕鬆的心態重新投入學習。積累下來的素材中,既有針對為語言增色的表達,也有升華主旨的名言;犀利的時評文章在結構、思路、論證上都為寫出一篇好的議論文提供了示範,成為了我的借鑑對象。同時,對時政的關注也幫助我熟悉語文以及文綜三科可能出現的時事熱點。一舉兩得。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謄抄錯題、剪貼卷子等等。第二種發生在放學路上。我不習慣在很快地走路的同時想事情,因此也不會在路上複習,乾脆就把走路的時間用來放空。這裡,放空的方式是專注地走路,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在看路和思考該往什麼方向走上。這算是我用來「清空」的另一種方式吧。
最終,黃鬱青選擇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大家對黃鬱青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
她是河南高考狀元,第1年沒考上清華不甘心,復讀1年中了狀元
她是湖北高考狀元,考上武大不去父母堅決反對,1年後直接中狀元
她是河南高考狀元,卷子從頭到尾無一處塗改,用文言文給北大寫信
他是天津高考狀元,被稱為考霸,上午被拉去北大,下午被拉到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