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業者,其實我們並不願意看到房企「破產倒閉」的消息。
因為每一家企業的倒下,都喻示著千百戶業主可能房財兩空;任何一個問題項目的出現,都將造成一棟棟荒涼的建築物,毫無遮攔地暴露在街頭,它們將成為城市的瘡疤,有的十數年都難以癒合。
但是現實中,這樣的問題樓盤還是比比皆是,中晟「被破產」事件並不是個例。
盤點鄭州那些令業主焦慮的問題樓盤,一條「爛尾」的軌跡,清晰可見:
豫森城,金二環的傷心地
入市6年,至今未能交付的豫森城,地處農業路、沙口路交會,與萬科鄭紡機地王僅一路之隔,區位優勢不可謂不明顯。
然而,豫森城如此一手好牌,卻被開發商打得稀爛。自項目啟動之日起,圍繞著該項目違規銷售、證件不齊、間歇性施工、資金鍊緊張等糾紛,從未停止過。
而2014年的內購是一切悲歡的原點,先後超過2000位購房者,以不同比例的付款方式認購了該項目。
彼時該樓盤的土地使用權,還掛在孟砦村委會名下,其它手續尚未辦理。
原本約定2017年年底交付的豫森城,一再爽約。
而等待收房的除了業主,還有在項目旁簡易房裡住了近7年的村民。
時至今日,豫森城還依然是一片工地,現場冷冷清清、空無一人。項目交付,延期到何時,無人知曉。
清華城,隴海路上的「問題」地標
想必很多人在路過鄭州隴海快速路、中州大道時,都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地標」。
它就是清華城,一個由徽商集團旗下河南省清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
該項目建築體量超過200萬方,涵蓋住宅、商業、寫字樓等多種業態。其商業部分採用流線設計,曲面造型在十年前絕對是前衛的設計,即便是放到現在,也不會落伍。
然而,它並沒有如期兌現自己的美好。過去5年時間,它最大的變化,就是主體終於完工,外立面做了鋼架結構。
事實上,清華城的開發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前後,當時就有業主認購該項目,然而時至今日,清華城依舊是一片灰色建築體。
其間,清華城業主多次維權,但最終的結果就是,該項目乾乾停停。
據悉,開發商欠了施工隊數千萬的工程款,導致工程進度一再拖延。從現場情形來看,清華城停工已經超過半年,何時能夠復工,依然是個未知數
鄭東龍湖一號,楊金片區失意的拓荒者
鄭東龍湖一號開發商為河南美商置業有限公司(下稱:美商置業),龍湖一號是其在鄭州開發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
作為楊金片區的拓荒者,鄭東龍湖一號並沒有為楊金片區房地產開發樹好榜樣。
早在2013年,鄭東龍湖一號與工商、建行、稅務局等部門合作,以內部員工團購的形式,低價銷售出一大批房子。
但事實上,直到2015年,美商置業才拿到第一塊土地,這期間的市場變化可想而知。
而過去的幾年裡,該項目一直是間歇性施工。如今,鄭東龍湖一號多個地塊建築已經封頂,個別地塊的建築進行了外立面施工,但門窗尚未安裝。
現場鏽跡斑斑的施工器械,向外界傳遞出這樣的信息:過去半年裡,該項目一直處於停工狀態。
開發商在接受業主質詢時表示,鄭東龍湖一號交付,至少要等到2021年,而前提是開發商需要融到足額的資金。
當然,目前鄭州城區靜止多年的項目並不止這三處:
啟福城7年未交付
晶誠花園7年未交付
紫金悅城5年未交付…
毫不費力,我們就可列上一大串。
這些問題樓盤已經淪為城市的瘡疤,至於何時能夠治癒,如何治癒?短時間很難有結果。
導致這種結果的因素有很多,其根本原因是開發商資金鍊出了問題,盲目的加槓桿、圈地,加上企業經營不善,最終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
不過,這種局面或將被改寫。
4月27日,鄭州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了:
《關於進一步深化土地儲備制度改革加強儲備土地綜合開發的意見》
《關於優化產業用地管理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進一步完善棚戶區安置居住用地供應的意見》。
這三個文件,對於土地供應、規劃有了新的規定:
明確政府為土地一級整理的主體,為鄭州市土地資源的壟斷方,具體拆遷安置補償工作由政府平臺公司。
這也就意味著鄭州未來土地操作將更加透明化,以往企業前期與政府及村民提前達成協議,後期土地招拍掛走流程的城改潛規則將會被打破。
一級土地開發由政府全盤接管,無疑為城改開發上了一道保險。
市場競爭的公開化,將提高房地產開發的準入門檻,一些實力不濟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當然,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不同。
政府壟斷一級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開發安全性,但這並不能杜絕問題樓盤的出現。
對於購房者而言,尤其市場下行期,避免入坑,其實很簡單:
一、首選全國、本地知名房企,尤其央企、國企等,安全係數高。
二、買房前檢查樓盤是否五證齊全,無論開發商用怎樣的說辭,五證不齊,千萬別買。
三、事出反常而多妖,不要相信內購,不要相信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外銷的說辭,所有非常規的房產能不碰就不碰。
提高購房專業度,千萬不要被「低價」衝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