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發布、球員選秀、賽程公布。一系列「短平快」的流程和儀式過後,中國棒球職業聯賽正式亮相。8月15日,揭幕戰就將打響。就此,中國棒球項目的職業比賽經歷了兩次停擺後,再度「重生」,而這一次,他們能如願「活下去」嗎?
其實,這遠不是棒球運動第一次以聯賽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
早在本世紀初,中國棒球協會就曾創立中國棒球聯賽。初創時有4支隊伍,2005年聯賽擴編到6隊,到了2009年,隊伍最終穩定在7支。
初代棒球聯賽維繫了10年,2011年,中國棒球聯賽先是在開季前最後時刻才找到贊助商,季中又縮短了賽季,艱難的完成了這一季的比賽後,中國棒球聯賽因缺乏贊助陷入了第一季的停擺。
直到2014年,幾經周折之後,中國棒球聯賽終於「復活」。2014年到2016年間,中國棒球聯賽規模一度擴展到10支,這也中國棒球聯賽歷史上的最大規模。而聯賽賽程也相應拉長,單季比賽近百場,甚至還引入了升降級制度。
而到了2017年,中國棒球聯賽再度銷聲匿跡。再次因為贊助等方面的問題,中國棒球聯賽第二度停辦。
雖然轉年就得到了恢復,但2018年的中國棒球聯賽更像是「縮減版」般的存在。賽程僅僅有7天。說是聯賽,但其實是採取類似全運會、全國錦標賽式的賽會制,即所有隊都集中在一個場地,並不分主客場,經過7天的比賽直接決出冠軍。
停擺、縮水,幾經波折,中國棒球的聯賽化在蹣跚的腳步中走入2019年。
2019年8月5日,屬於中國棒球的聯賽重啟,這一次,聯賽更名為「中國棒球職業聯賽」,四支參賽隊伍都是棒球界的「元老」球隊。北京猛虎、廣東獵豹、江蘇鉅馬和天津雄獅四支隊伍加在一起,總過奪得過14次聯賽冠軍,幾乎覆蓋了中國棒球聯賽化發展的全部歷史。
同時,重啟的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發布了新的LOGO,還以摘牌選秀的方式舉行了選秀大會選擇球員。4支球隊分四輪進行了選擇,16名參選球員中,9人被選中。其中,既有老牌國手國濤,也有1996年出生的潛力小將。
而根據公布的賽程,重啟的中國半球職業聯賽將採用住客場制。新賽季的常規賽共有18輪、36場比賽,5場3勝的總決賽以及全明星周末,賽程將從八月中旬持續到十月底。
而本次與中國職業棒球聯賽同時問世的,還有中職棒聯賽公司,這一類似於CBA聯賽公司的運營機構,將在未來負責聯賽運營。這也是中國棒球聯賽化發展十幾年來首次成立專門的運營公司,也因此,2019年這次」重啟「有望成為中國棒球裡程碑式的新紀元。
三度中斷,又三度重啟。有了前車之鑑,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的誕生之際就面臨著這樣的拷問:他們能活下去嗎?又憑什麼維持生計?
中國棒球協會主席陳旭介紹說,」職業「是今年聯賽與以往最大的不同。
「『職業』兩個字是我們今年的一個重要舉措。」中國棒球協會主席陳旭這樣概括了棒球聯賽的這次「新生」與以往的不同。
「中國棒球聯賽從2002年開始歷經沉浮,經過多次實踐經驗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啟示,就是以政府為主導,市場資源的配置不夠充分,沒有充分發揮運營公司和市場、以及俱樂部自主運營的能力,導致我們聯賽離了贊助商、離了某支隊伍,m就沒有辦法打。」陳旭這樣說道。
「我們這次要搞全面的職業聯賽,就是要靠市場來配置資源。完善自我的造血能力,這樣才能讓聯賽活得長久。」陳旭說。
為打造真正的職業棒球產業,打破以往棒球專業隊的參賽模式,聯賽要求參賽球隊必須註冊成為職業俱樂部有限公司,具備市場化運作的能力。陳旭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審核過程中聯賽對參賽隊伍的運營和盈利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對於這一點,江蘇鋸馬隊總經理馬振新介紹說,從後備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到球票銷售,再到衍生品開發,球隊有涉及。
「每家俱樂部今年改革最大的變化就是成立了運營公司。」馬振新這樣總結道,「過去就是體制內球隊,為了比賽而比賽。而職業棒球的目的就是讓比賽更精彩,讓市場參與度更高。」
據了解,2019中國棒球職業聯賽門票將由各俱樂部負責銷售。這樣無疑會一定程度上刺激各俱樂部市場開發和商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而作為職業聯賽,自然不能只靠俱樂部自身「自給自足」。據了解,此前的籌備會上,投資方首鋼體育就曾表示,棒球聯賽的經營要從賽事公司和俱樂部運營兩個層面進行。中國棒球協會方面也明晰了中國職業棒球聯賽改革的步伐。
因此可以說,與過往相比,這次「重生」,中國棒球職業聯賽的步伐算得上穩健。但同樣以過往幾次「夭折」為借鑑,順利「降生」也意味著挑戰的開始,後續的發展,仍就有著慢慢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