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野蠻其體魄 發展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
10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的學生正在排練啦啦操。
十月十三日,西安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的學生正在接受競走訓練。
十月十五日,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的孩子們正在上趣味體育課。
志丹縣城關小學的孩子們正在跑步熱身,準備上體育課。
10月11日,西安高新第六小學的學生正在上冰球課。
10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的學生正在進行籃球賽。
「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10月16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在體育評價體系方面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提出通過發展學校體育包括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實現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四位一體」的目標。
自此,重視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將不再僅停留在口頭和紙面。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核心
「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21日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考察調研時,對鎮中心小學孩子們的寄語,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高度重視青少年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
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
陝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史兵參加了此次座談會,他深有感觸地說:「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孩子們 健康成長,而體育是健康成長的基石。」
10月16日,記者來到渭南高級中學,籃球場上,大多數場地已被學生佔滿,遠處,剛剛放學的一群孩子正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從教學樓向操場走來。在田徑場上指導田徑隊訓練的體育老師笑著說:「經常鍛鍊才能身體好,身體好了學習才會更好!我們學校的體育氛圍很好,學生們喜歡上體育課,放學後也會到操場上運動一會兒再回家。這麼大的操場都快不夠用了。」
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是基礎
增強青少年體質,開齊開足體育課是硬性要求,也是有效途徑。過去,在學業壓力下,體育課被文化課、自習課搶佔的現象時有發生,因為害怕學生受傷而減少體育課的情況也時有耳聞。體育課課時不足的直接後果,就是青少年體質的下降。想要改變這一現象,一個重要辦法就是開齊開足體育課,讓體育運動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
「我們學校初中年級的學生每周固定有4節體育課,高中年級的學生每周有3節體育課。因為學校非常重視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的體育課是不允許推掉的。如果遇上下雨、下雪等天氣無法進行室外活動,體育老師就會組織學生們在室內開展相應的體育鍛鍊。」10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體育教研組組長蘇彥超在接受採訪時說。
據了解,西北工業大學啟迪中學自2008年創辦以來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育特長培養,除了開齊開足體育課,還為學生組建了足球、籃球、桌球、羽毛球、啦啦操等大量體育興趣社團,並安排專業體育教師負責指導,免費服務全體學生。這裡的許多學生已經養成了下午放學後到體育社團參加體育鍛鍊一小時的好習慣。
體育課不僅要開齊開足,更要高質量開好。長期以來,體育課要教會學生什麼,或者幫助學生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並沒有明確的教學要求和標準。而此次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教會學生健康知識,教會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專項的運動技能。
輪滑冰球、旱地冰壺、越野滑雪滑輪、室內滑雪、雪壘……在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西安高新第六小學,豐富有趣的冰雪運動主題體育課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冰雪項目的獨特魅力。西安高新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舉辦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體驗冰雪運動樂趣、掌握冰雪運動技能,引領和激勵廣大青少年熱愛、參與冰雪運動。
組織好學校體育賽事是支撐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體育涉及三個大的方面,教會、勤練、常賽。其中,對學校體育「常賽」的要求出乎所有人意料。長久以來,很多人認為體育競賽是少數人的事,而這次中辦、國辦的文件把面向每一個人的體育競賽確定為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沒有體育競賽,體育課就不完整。因此,參加體育競賽,以後不再只是學校體育尖子的事,而是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參與的事。只有學生廣泛參加體育競賽活動,才能夠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學校體育鍛鍊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西安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育學校校長張文軍表示。
在所有學校廣泛開展體育賽事活動,搭建、完善學校體育賽事體系,這不僅會讓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鍛鍊中來,同時也將為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開闢出一片廣闊天地。
過去,我國體育系統的三級人才培養體系以體校為核心,未來則要轉型為以學校體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礎陣地,同時鼓勵社會上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支持社會體育組織為學校體育活動提供指導和服務。
學校體育可以成為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沃土」嗎?實際上,在陝西早有成功實踐。2006年,延安市志丹縣「足球從娃娃抓起」戰略正式啟動,開始發展校園足球,從4所小學的四年級開始試點,再到全縣推廣。2008年,志丹校園足球聯賽開始舉辦。之後的每一個賽季裡,全縣每個學校都要派出男子、女子共4支球隊參加。練賽結合,從2010年至今,志丹縣累計對外輸送足球運動員234人(男隊員130人,女隊員104人),包括1名國家運動健將,22名國家一級足球運動員,150多名國家二級足球運動員。其中,10名球員進入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25名球員入選中國足協「希望之星」「玫瑰之星」,3名球員入選國家集訓隊。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