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不是每個人的人生大樓,都能垮了再重建!

2020-12-14 尹相月

最近各大平臺關注極高的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自從南方周末報導那篇《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的文章後,關於她的自殺真相也曝光於人前。

她被疑似PUA的男友精神控制,在其一步一步地算計和洗腦中,變得自卑自棄,甚至迷失了自我,做出一系列傷害自己的事情,最終走向了自殺的結局。從聊天的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友因為包麗不是處女的原因,而貶低羞辱她,進一步用所謂的懲罰來以示自己的知錯悔改。他要包麗在身上紋「牟某翰的狗」等中英文字樣;他要包麗拍裸照視頻給他保存;他要包麗去懷孕然後打胎,把手術單交給他保存;他要包麗去做絕育手術,把輸卵管交給他保存;他要包麗分手後,不得跟任何男人來往,要孤獨終生……這些所有的要求,包麗如果不按他說的辦,他就辱罵包麗下賤,甚至以自殺相威脅!有人說,這上面要求的每一件事,正常腦子的人都知道不能做。意指包麗腦子不正常,或者說是愚蠢。但是一個能考上北大的人,腦子能說是愚蠢嗎?不能,至少包麗的腦子在她曾經的高中時代,絕對名列前茅。但這樣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孩,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遇到了她喜歡的男孩。本來以為會是一場甜蜜的戀愛,哪知道卻將自己陷入無底深淵,再也不能睜開眼,看這世間的繁華美麗。她的人生大樓,在考上北大的那一刻,被度上了閃閃金光。可在遇到男友後,金光消失,最後樓塌了,連建築師本人也隨之灰飛煙滅。

2

不是每個人的人生大樓,都能垮了再重建。這句話最初的感想來自於趙薇導演的《致我問終將逝去的青春》。

電影中,陳孝正為了出國留學,跟女朋友鄭微分手。鄭微問他要理由,哪怕是編謊話騙一騙她也好,說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說他是為了她好,而不是這麼悄無聲息地被分手。

陳孝正哽咽著帶著哭腔道:「我說過,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樓,我錯不起。」

他之前的原話是: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釐米差池。所以,我太緊張,害怕行差錯步。鄭微回答他:任何一棟建築都允許存在合理範圍內的誤差,我這一釐米不足以讓你的大樓崩塌。但最後,陳孝正還是忍痛割愛糾正了偏向鄭微的這一釐米誤差,義無反顧地去了美國。因為他錯不起,他不願意看他愛的女孩吃苦,他也不想再吃苦了!很多人都在鄙視陳孝正這一錯誤的選擇,覺得他這一向左轉,錯過生命中最愛的人。人生嘛,跌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樓垮了再建一棟就是了,而有些人錯過了就永遠地錯過了!再也回不了頭!話雖如此,但不是每個人的人生大樓,都能垮了再重建!譬如包麗。

3

民國青幫大亨杜月笙曾經對一位文化界的朋友說過這樣一段話。

他說:你看我們今朝的排場,像煞鯉魚跳過了龍門,化魚為龍,身價百倍了。但是你要曉得,我跳龍門比你們難得多。你好比是條鯉魚,修滿500年道行就可以跳,我是河濱裡的一條泥鰍,先要修行1000年,才能化身為鯉,再修500年才有跳龍門的資格。因此之故,我無論做任何事體,都是只可成功,不許失敗的。譬如說我們兩個同時垮下來,你不過還你的鯉魚之身,我呢,我又要變回一條泥鰍嘍。你說我做事情怎麼能不謹慎呢?

杜月笙自小父母雙亡,跟著繼母過活,小小年紀便孤身闖蕩十裡洋場的上海灘,什麼苦難髒活沒做過。最窮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只得喝水充飢。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冬天曬太陽,曬暖和了就不覺得肚子餓了。從最底層爬起來,混到街頭賣梨能填飽肚子,沒餓死,算是他的幸運。待到後來入了青幫,慢慢一步一步地爬到青幫三巨頭的位置,再到實幹的企業家,上流社會的名流聞人。這其中走錯哪一步,都能讓他一敗塗地,重新落到最底層。他的人生大樓如陳孝正所說的一樣,只能成功,不許失敗。他嘗夠了做泥鰍的滋味,也永遠不想做泥鰍了。

4

陳孝正就是一條泥鰍,他的原生家庭一直鞭策著他,努力地往上爬,逃離貧窮。他能考上大學,能來讀書,就已經花費了他很多力氣。鄭微的出現,叩響了他情竇初開的心房。他拒絕,掙扎,依然抵不過心底的悸動和鄭微談起了戀愛。這讓他精確無比的人生規劃出現了偏差。的確,陳孝正上大學沒準備談戀愛,他也談不起戀愛。他心如明鏡,他來大學就是為了今後的光彩的人生而戰。他要讀書,他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打牌、遊戲、吃喝玩樂來荒廢大學生活。

因為他曾經是泥鰍,而別人都是鯉魚,別人輸得起,他輸不起。所以他的人生中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把各方面的結果預想完,權衡利弊後才做出的決定。比如和鄭微在一起的未來,出國留學的未來。和鄭微的未來無法預期,出國留學的未來光明可期。所以即使他很愛鄭微仍然不敢下賭,他太緊張太害怕一招不慎他的樓就塌了。他嘗夠了做泥鰍的滋味,哪怕鄭微願意陪他做泥鰍,他也不願意。這是他輸不起,也不能接受的地方。他的理智不允許他這樣做,鄭微就只能捨棄了,就像從前捨棄了很多很多的一樣。我不評論陳孝正的做法是對是錯,卻也贊同網友那錯過了就是終生遺憾的觀點。但有些事,有些人,真不是我們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一笑而過。

5

高中低產比例圖

這是一張最近兩年的中國中高低產階層表格,可以清晰的看出低產階層以下的人均佔比是多少。即便佔比跟實際有些偏差,但總體低產階級永遠是金字塔最底層佔據面積最大的那一塊。

有多少人是泥鰍,有多少人是鯉魚,有多少人是龍,一目了然。真心愛過的人,沒有人願意做個渣男,也沒有人願意讓人生留下遺憾。未來我們無法預期,所以才心生膽怯,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這是人潛意識裡趨吉避兇的本能。

即便是擁有更多選擇權的鯉魚和龍,也依然避免不了人生遺憾,也會一蹶不振,再也建不起自己的高樓大廈。

6

4月1日,是哥哥張國榮去世17周年的紀念日,他的摯愛唐鶴德發文悼念他。喜愛他的大眾網友也紛紛地表達自己的哀思心意。

張國榮自出道以來,一直都是香港娛樂圈的寵兒,他一曲成名,無論是唱歌還是演電影,拿獎拿到手軟。多到他為了打麻將把自己的獎盃都送了出去做獎品。

為人處事更是讓人稱讚,娛樂圈裡受過他恩惠的不少,感念他人品的人更多。即便是因為他和男友唐鶴德的關係而受人指點,也坦然大方的走在人前,活的無拘無束。

家世在香港也不差,比起同時代的其他人,如果按泥鰍、鯉魚和龍來劃分,他應該是屬於龍那一列吧。

就是他這樣的人,也有自己跨不過去坎,長年積壓,壓垮他最後一塊地基,從高樓一躍而下,親手推倒了他的人生大樓。

生命真是讓我們想像不到的脆弱,每個人的承受刻度也不一樣。

你不是駱駝,你不會知道最後那根輕飄飄的壓死它的稻草到底有多重。我們不是包麗,不是杜月笙,不是陳孝正,不是張國榮,我們也不知道壓在他們身上的那根最後的稻草,到底有多重?

誠然,不明白我們的別人,自然也不知道那根看似輕飄飄的,壓在我們肩頭的稻草,在我們心底的分量有多重?

7

張愛玲曾在《半生緣》裡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

孤獨的同時,未免沒有恐懼和擔憂,如果他倒了,周圍依靠他的人怎麼辦呢?

很多人害怕進醫院,除了怕昂貴的醫療費外,更多害怕的是:立著走進去,橫著推出來。

他的身體,其實怎樣心裡都清楚。但是因為肩上的責任,妻兒的需要,他徘徊了,他知道現在不是他該倒下的時候。

他倒下了也許還能重建他的人生大樓,可孩子的人生地基誰來幫他建立?地基不穩,將來又如何興建摩天大廈?犧牲自己,直到最後那根壓垮他的稻草,就是死也無憾了。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太多太多。每天我們都在做選擇,每天我們都有遺憾,因為不能兩全。

就連倉央嘉措都發出無奈的嘆息: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生不可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經得起大風大浪後,還能重振旗鼓,蓄勢待發。

不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大樓,都能垮了再重建。只希望我們在建造人生大樓的同時,能讓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哪怕修得再慢一點,遺憾能夠再少一點,步調走得再穩一點。這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北大包麗去世,牟林翰卻活著,讓人不寒而慄
    文 | 難得君這兩天,大家都在關注山東高管鮑毓明性侵14歲養女一案,但不知道大家留意沒有,去年底,北大那個被山東男友折磨到自殺的女生包麗(化名),已經去世了。北大女生包麗的代理律師稱,包麗已經在4月11日中午去世。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不寒而慄的永遠不是「愛情」
    01去年雙十二的時候,南都一篇《「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在朋友圈刷屏。我們第一次認識了北大女生包麗和他的高材生男友牟林翰。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們愛情裡的「不寒而慄」。如今4個月過去了,包麗的家人不但沒有等來牟林翰的一句道歉,反而等來了包麗去世的消息:4月11日,蘭和律師在微博上稱: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裡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她眷顧著的和眷顧著她的世界……包麗於當天中午在醫院去世。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PUA可惡,但不是事情的關鍵
    2020年的春天,來得比以往更晚一些,也讓傷感更多了一些——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一些人在春天到來之前,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一些人,還在和病毒抗爭。同樣在這個春天,一個在重症監護室裡躺了半年多的女生,也告別了這個「她眷戀著的和眷戀著她的世界。」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
    今天(4月12日),據紅星新聞、澎湃新聞、新京報等媒體報導,記者從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處獲悉,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蘭和律師在微信朋友圈稱,「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她眷戀著的和眷戀著她的世界。」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變態牟林翰卻從未認錯道歉
    北大女孩包麗(化名),今天被她媽媽證實在4月11日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我依然還記得當初剛看到,包麗因自殺導致「腦死亡」這個新聞時候的震撼和憤怒!PUA、精神控制、字母圈、奴隸等等,每個字和詞都是那麼刺眼扎心。更過分的是牟林翰從未停止過對包麗的精神控制和傷害。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其男友牟某翰應該付怎樣的責任?
    北京大學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通過包麗律師蘭和透露,北大女生包麗已經去世,不由得讓人心痛不已,如此花樣少女,而且是北大學霸北大女生包麗男友牟林翰因包麗此前交往過兩個男朋友,不是處女,而被牟林翰一再強調其罪惡感,進而疑似精神控制。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遠離PUA,讓愛情不再卑微
    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2020年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可能很多人對年包麗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給大家說個詞PUA,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回顧下這個案件。後家屬在收拾遺物時,通過其手機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某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包麗母親認為,牟某翰的精神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但牟某翰對此予以否認。2019年12月13日,北京大學取消牟某翰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再親密的關係,也要保持你的底線
    據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消息,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12日中午,包麗媽媽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上述消息。而這一切始作俑者,就是包麗的男友牟林翰。據有關媒體報導,兩人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包麗媽媽認為,牟林翰的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而牟林翰對此予以否認。那麼牟林翰截至到目前,他承擔了什麼責任呢?他只是被取消保研資格、被公眾輿論譴責而已。目前法律對於這種情況也無可奈何。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女孩子最重要的事,是要學會保護自己
    4月12日,據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消息稱:去年服藥自殺的北大女生包麗腦死亡半年之後,於4月11日中午去世。2019年10月9日,北大法學系學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搶救期間宣布腦死亡。又一個花樣年紀的少女,在本該好好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止步於此!
  • 北大「非處女」事件女生包麗去世,可逼死她的人渣至今連一句道歉都...
    4月12日,據律師蘭和透露,去年,因「不是處女」被男友折磨自殺的北大女孩包麗(化名)腦死亡半年後,於昨日(4月11日)中午去世。 包麗母親接受採訪時說「4月11日中午包麗搶救無效去世,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林翰脫不了關係」。
  •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去世,還有多少折磨假借愛的名義?
    文/熱點深度說標題:北大女生包麗自殺去世,還有多少折磨假借愛的名義?2020年4月11日中午,北大女生包麗在醫院去世,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她眷戀著的和眷戀著她的世界,其背後的原因令人惋扼腕嘆息,筆者見過包麗的照片,發現這個聰明,漂亮、前途無限的女孩子竟是為情殞命,不禁令人深思,究竟還有多少折磨假借愛的名義?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其母稱和女兒男友有關,畸形的愛情不會長久?
    談戀愛本來是每個青春期孩子最渴望的事情,這對絕大多數人都是美好的,能夠找到那個使你心動的人確實非常的神奇。不過談戀愛這件事對於北大女生包麗來說就顯得不那麼美好,她也因此丟了自己的生命。談個戀愛能丟掉自己的生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被指受「男友精神控制」,警方究竟怎樣結的案
    青鋒歷經半年重症監護室搶救,北大女生包麗仍然沒有從死神邊回到她母親身邊。據澎湃新聞報導,這個被指受「男友精神控制」自殺的女孩,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女孩母親稱,「她不會放棄追究牟林翰法律上的責任」。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PUA真的就無法追究法律責任嗎?
    前·言最新消息:據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消息,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2020年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近日又傳來「北大女生包麗去世」的噩耗,讓小編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媽媽最後探望在兩個月前,希望天堂沒有傷害
    02包麗是誰,她就是之前被男朋友要求割輸卵管的北大自殺女生包麗(化名),腦死亡已經半年過去了,現在媒體都快忘記的時候大家都很憤慨,然後不久之後就忘記了,因為我們每天接受太多信息了。網際網路有記憶,沉溺在網際網路中的人沒有記憶。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都是故事。包麗去世了。當時全網沸騰引起了諸如pua的一切討論,但她就這樣靜靜走了,不再有人問津,留下媽媽一個人。牟某,堂堂正正北大畢業,也許會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開始他的「新生活」。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了,逼死她的人渣,至今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母親以為是別人的事,敷衍幾句,就沒有再聊下去。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其實就是自己的女兒。——《南方周末》北大女生包麗,還是去世了。這個名字上次出現在人們面前,還是2019年的「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那時包麗因被步步洗腦、算計和「精神控制」服藥自殺,等到送醫時已經晚了。經過搶救,包麗還是被宣告「腦死亡」。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逼死她的渣男定不了罪,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1幾個月前,南方周末刊發的那篇《「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引爆網絡(目前原文已刪除)。一時之間,PUA成為了全網最熱詞彙。它概括了受害者——北大女生包麗,是如何從一段不健康的親密關係走向自殺的。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感情中迷失的自我,終究變成了利劍刺傷自己
    北京大學自殺女生包麗去世,這一詞條瞬間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幾乎所有的資訊平臺都有推送這則新聞。看到這樣的結果,作為一個女孩子來說,心中真的很難受。相信大多數人同我是一樣的,都是沉浸在傷感之中的。一個北大的美女學霸,有著出眾的才華,大好的前途,可謂是未來可期。但就這樣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世間。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包麗曾經的男友,以及那段痛苦不堪的戀愛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只是偶發事件?精神控制比傷害肉體還可怕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2020年4月11日中午,北大女生在醫院不幸逝世。而她的母親見她最後一面是在她去世的前兩個月,直到4月11號接到院方通知才知道信息。或許你們並不知道包麗為何會去世,但如果你們了解事情經過之後,便知道什麼是「PUA式」愛情,這種不寒而慄的愛情,比起平常的家暴而言更加恐怖,更加可怕。自去年10月,包麗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
  • 北大包麗去世,男友是否該擔責?
    半年前,北大女生包麗被男朋友精神控制一事引起全網熱議,現今事情有了新的變化。4月11日,包麗在醫院出現室顫,後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包麗媽媽哭著表示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了。事情回顧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女生包麗(化名)在北京市某賓館吞下大量暈車藥企圖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有人猜測促使她自殺的源頭來自於她的男朋友牟某翰。包麗和男友牟某翰二人是在2018年9月社團相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