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文/圖)9月11日,經典藝術名家講壇之「知名畫家何多苓對話青年建築師羅珂」活動舉行,兩位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年代的藝術家開展了一場關於「大道至簡」的對話,在他們看來,不論是繪畫還是建築,甚至包括生活中很多其他事物,「最簡單的,也許就是最佳的。」
何多苓,1948年生於成都,現居於成都,當代知名油畫大師。羅珂,青年建築師,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師。他們曾因一起裝修而結緣,並聊了很多關於美學和建築的話題。講座中,他們分享了自己部分作品的創作理念,以及在作品中對「大道至簡」的理解和運用。
《青春》是何多苓成名作之一——一個年輕的女孩坐在一個石頭上,背後是一片荒蕪的山坡,這幅畫作靈感源於他在涼山當知青的經歷。何多苓坦言,在當知青的時期,正處於20多歲人生觀和世界觀開始形成和成熟的時期,對他的人生又非常重要的影像,他一直期望能夠畫出那樣一段對他以及他那一代人都十分重要的經歷,但這樣一個龐大的事件,最終卻用了《青春》這樣直接簡單的畫面來呈現。「我覺得能用最簡單的線條表達出來的畫面,就是最好的畫面。我會畫很多構圖,跟建築師繪畫很多草圖一樣,最後選擇一個最佳的方案,一個沒有一句『廢話』的方案,我覺得繪畫也是這樣,不要一點點多餘。」何多苓說,這也是他的繪畫理念,採用最簡單的符號、最簡化的畫面,來表達所想要的主題。
羅珂也分享了他關於在建築設計中,對「大道至簡」的理解。在郫縣有一條河流,因為河水治理需要加寬河道,他在進行設計時,並未採取兩岸向外延展進行加寬的方式,而是直接在旁邊再建一條河道,這樣不僅保留下了河道兩旁成長多年的樹木及一些老建築,也形成了雙河流的美麗景觀。「現有的東西不夠用,就再加建一個,比拆除原來的重建一個大的更簡單,其實也會更好。」羅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