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消息,他用牙緊咬著筆桿,蘸了墨汁的毛筆靈動地在宣紙上划過,幾分鐘時間,一隻鳥躍然紙上……作畫者叫黃國富,他的一生和鳥兒多少也有些聯繫。4歲時,因為追逐小鳥,他失去了雙臂;年少時,因為鋼筆上的一隻鳥,他學起了畫畫;成年後,父親病重、幼弟待哺,他四處漂泊,畫花鳥山水維持生計;成名後,他「授人以漁」,免費教殘疾人學習畫畫。沒有雙臂,他一樣插上了「翅膀」,繪出了多彩人生。
追逐紅色小鳥 他4歲失去了雙臂
一間50來平方米的房間裡,牆壁上掛滿了畫,靈動的孔雀、豔麗的牡丹、展翅的雄鷹……一張張栩栩如生。
靠窗處,有一張鋪滿筆墨紙張的案板。黃國富坐在案前,緊咬著的毛筆隨著頭靈活地擺動,小魚的外形逐漸在宣紙上呈現。隨即,他吐出毛筆,用右腳夾起另一支毛筆,小心翼翼地給魚點上眼睛……幾小時後,他終於放下筆,長長地吐了口氣。一幅畫作完成了,接下來只剩題字蓋印,他準備給這幅畫取名《群仙薈萃》。
畫完,黃國富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腳趾夾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一飲而盡。他看著對面牆上的孔雀圖淡淡地說道:「說實話,我從來沒想到我有一天會靠畫畫來維生。」
黃國富是潼南人,年幼的他和所有的農村孩子一樣,喜歡追逐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1974年,4歲的黃國富和母親去打穀場打米,趁母親不注意,他溜到田裡玩耍。那天,他遇到一隻從沒見過的紅色小鳥,於是撒開腳丫子就追了上去。小鳥落在了變壓器邊上,年幼的他當然不知道變壓器有電,等他爬上去抓鳥,慘劇便發生了。
被送到醫院後,醫生跟母親說,孩子雙臂留不住了。迷迷糊糊中,黃國富聽到母親的哭泣。從麻醉中醒來後,他已經沒有雙臂了。他沒有哭,他以為自己的胳膊還能再長出來。
那段時間,黃國富家時常有人來串門,大多都勸他父母把他這個累贅丟掉。大人的話,黃國富還聽不太懂,他只記得父親說了句「家裡有一碗飯,就有半碗是他的」。話雖如此,但父母一直擔憂自己不在世上後,這個兒子該如何生存。
手沒了,還有腳。很快,母親開始訓練他用雙腳生活。慢慢地,他會用腳夾筷子了;慢慢地,他會用腳切菜做飯了;慢慢地,他還能用腳穿針引線……
刻一隻金色小鳥 他長出夢想的「翅膀」
因為殘疾的原因,黃國富12歲才進入學校學習。那天,學校來了位在鋼筆上刻畫的藝人,黃國富找到他,央求他在自己的原子筆上刻了一隻鳥。木質的筆桿上,金燦燦的鳥兒讓黃國富欣喜萬分,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回到家後,他用腳在紙上臨摹畫了七八遍筆上的鳥。他拿給弟弟看,弟弟說,這不像鳥,像雞。弟弟的回答讓黃國富有些沮喪,不服氣的他又畫了一個星期,終於,得到了弟弟的認可:這次像鳥了。弟弟的認可讓黃國富信心倍增,從那天起,他對畫畫著迷了。最開始畫語文課本上的小人,慢慢地又開始畫連環畫中的人物,常常一畫就是一個通宵。
「黃國富最近上課總打瞌睡,你們家長要注意下!」由於通宵畫畫,黃國富白天總犯困,課上經常睡著,老師叫來他母親談話。
「你這個娃兒,能上學已經不容易了,還不懂得珍惜……」老師的話像刀子一樣戳在黃國富心上,倔強的他眼裡包著淚水,從書包裡翻出了自己的畫遞給老師。老師接過畫,看著上面畫得有模有樣的小人,目光變得柔和了不少,對他說道:「好好畫,興許能成為謀生的營生。」
1983年的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黃國富進入少年宮,跟隨老師趙毅開始正規地學習畫國畫。別人用手作畫,而黃國富只能用腳,學習的過程,自然比其他學生要辛苦很多。無論颳風下雨,他每天步行15公裡到少年宮學習畫畫,回去還要熬夜練習,常常練到腳抽筋,他仍覺得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最開始,黃國富連毛筆都不會用。他模仿著老師的樣子,課後在空地用幹樹枝練習如何運筆。腳趾的皮磨破了,血流出來了,他用紙擦掉血,又繼續畫了起來。在那個悶熱的夏天,每個黃昏,村子裡的人們都能看到一個少年,獨坐在空地,斜靠著一棵黃桷樹,腳上夾著一根枯樹枝,在地上作畫。
付出總有回報。一天,老師拿著拿著黃國富的畫,在班上對著全班人說道:「這雖然不是班上畫得最好的一幅,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有一位畫家,他的名字叫黃國富。」
那一刻,黃國富面色微紅,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真希望,畫畫的時光永遠不會遠去。
畫一隻水墨小鳥 他從街頭賣藝人成了川美旁聽生
可是生活對他開的玩笑,遠不只失去雙臂。1987年底,黃國富的父親突然腿痛,在潼南就醫無果,只能到重慶的大醫院去看。家裡賣掉了糧食、賣掉了養的年豬,湊了400多塊錢,父母兩人去到重慶求醫。
留在家的黃國富突然變得很無助,「我連給父親端一碗飯、遞一杯水都做不到,我有什麼用?」他想這次為這個家做點什麼。在父母離家的第二天,他求客車司機把他帶到了重慶。
外面的世界好大,黃國富背著背簍在上清寺的路邊看著車流人流,有些彷徨無助,似乎打定了什麼主意,他重重地點了下頭。隨後,在一處人流多的地方,坐了下去,從背簍裡掏出紙和毛筆,佝僂著身體作起畫來。他想用這樣的方式,給父親掙醫療費。
1分、2分……黃國富暴露在外的腳被凍得通紅,好心的路人看到,陸陸續續地給他遞錢上去,一天收穫下來,有20多塊錢。夜色暗了,天氣也更涼了,要解決晚上的住宿了。黃國富去新橋醫院找父母,但找了個遍都沒找到。他在醫院對面的一個旅館,準備求老闆讓他在過道留宿。
「國富?你啷個來重慶了!」說話的是黃國富的母親,她一邊捶打著他,一邊罵他,「喊你在家看好弟弟,你跑重慶來做啥?啷個這麼不聽話!」沒想到,剛一進旅館,就遇到了母親。
父親聞聲,也在房間裡拍床罵他。黃國富走了進去,從背簍裡掏出20多塊錢,遞給父親:「爸爸,我想出來賺錢給你治病,你病好了我們一起回家。」父親顫巍巍接過錢,看著他被凍得通紅的腳脖子,說:「兒子,之前還擔心我走了你要挨餓,現在看來你餓不到了。」說完,三人抱頭痛哭。
1988年底,黃國富的父親最終還是離開了,留下了幾千塊錢的債。幾千元,對於當時的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
黃國富帶上筆和紙,離開了家,他要去掙錢還債。那些年,在重慶較場口、上清寺、解放碑這些地方,你也許曾看到一個兩雙袖子空空,用腳在地上作畫的人,他畫悠悠山水,也畫魚蟲花鳥。靠著街頭賣藝,黃國富漸漸地把家裡的帳填平了。
黃國富不想一輩子「乞討」,他要改變。有一次,他從報紙上得知四川美院的白德松教授是知名畫家,於是向白教授寫信,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和想學畫的願望。
很快,白教授給他回了信,並讓他去學校找他。在川美,黃國富當了半年的旁聽生。那段學畫的日子裡,黃國富每天晚上都在熬夜練習畫畫,旅館熄燈了,走廊有聲控燈,他就把走廊當成畫室。燈一滅,他跺一下腳,燈又亮了……
如今的黃國富,已躋身國際口足畫藝協會,在這裡有來自世界各國800多名和他一樣的畫家;他的畫一副能賣到萬元左右,遠銷新加坡、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他還曾三次登臺殘運會,用口足給全國觀眾表演書畫……
繪一隻彩色孔雀 他給人討生活的技能
「大家好,我是黃國富,今天我來教大家畫孔雀……」鏡頭那頭,黃國富正用腳畫畫,時而停下跟大家互動一番。這是他開的繪畫課程直播。其實,他除了直播,他更多的是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帶動其他殘疾人有尊嚴的活著。這些年,他收了40多個殘疾徒弟,義務教他們學畫畫。
巫溪縣的劉剛紅就是其中一個。劉剛紅先天性殘疾,沒有雙手,黃國富知道他還是在電視機上。2009年的一天,黃國富偶然打開電視,看到上面的節目正在介紹劉剛紅。鏡頭裡,劉剛紅還是個青蔥的少年,騎著自己改造的自行車,在路上放肆地歡笑著。
劉剛紅的笑觸動了黃國富,他想幫助這個同病相憐的人。通過114,他聯繫到節目組;又通過節目組,他聯繫到劉剛紅。聽完他的來意,劉剛紅一放假就來重慶找他了。
如今,少年已經長大成人,也像當年的黃國富一樣,走街串巷地擺攤作畫。
黃國富身邊還有一位20歲的徒弟宗堯軒,他是河南人。2011年,黃國富在北京參加中國口足書畫聯誼會時,宗堯軒的父親帶著他找到黃國富,希望他可以收徒,給宗堯軒一碗飯。
2014年,宗堯軒來到重慶,在華巖寺的重慶奇人奇才藝術館內,跟著黃國富學習技藝。不僅教他畫畫,黃國富也教了他生活技能,如何用腳疊被子、擠牙膏、洗臉、吃飯。
「師父不僅教我繪畫技能、生活技能,還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師父總是給我說,雖然我們都是殘疾人,但我們要抱著陽光積極的心態,對於其他人事物要有愛。」宗堯軒說,他早已經把黃國富當成了自己的父親。
採訪結束,黃國富又來到自己的畫前,右腳丫夾起章,蘸蘸印泥,在畫的一角印了上去。他像在給自己前半生的生活蓋了枚章,艱辛無比,但豐富多彩。他有時也會想,4歲那年自己術後天真地以為「手臂還會長出來」,原來不一定都是錯的。
原標題:他用重生的「雙臂」 畫鳥畫花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