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資訊]近日美國零售巨頭costco的中國分店又出現排長隊的現象,這不免讓人好奇店內究竟售賣了哪類吸引人的商品以至於大家不惜花費數小時的時間排隊搶購。原來,大家並不是為了搶購美國進口商品,而是我國特產之一的茅臺酒,那麼大家為什麼非要到costco這一外國商店中搶購中國商品呢?這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在中秋節前夕,貴州茅臺酒公司在cotsco上海店精準投放了5噸茅臺酒,定價為1498元/瓶。這樣的價格可比茅臺的市場指導價1499元優惠1元,而且在終端市場上茅臺的價格已經達到2400-2700元,庫存量也並不多。由此可見,以這樣的價格購入茅臺絕對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自然引來大批顧客瘋搶。與此同時,茅臺的入駐也成為costco最好的廣告,造就了初來乍到的它客盈滿門的美好景象。
然而,這樣的景象並沒有維持很久。在茅臺售罄後,costco的銷量不僅恢復到往日的平淡,反倒迎來一波退會員卡的熱潮,這對於依靠收取消費者會員費作為主要盈利點的costco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在不少人看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之後costco應該好好反思怎樣才能真正把客戶留下來。但是貴州茅臺在見證自己的產品在costco的熱賣之後,又再次投放上萬瓶茅臺酒,此次售賣的價格比上次漲了1元,為1499元/瓶。低價茅臺的再次出現又一次引發了搶購熱潮,為避免黃牛哄搶,只有擁有costco會員卡的客戶才能購買茅臺。這讓不少排長隊退會員卡的客戶又再次排長隊辦卡、搶購茅臺酒的所謂繁榮景象。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costco便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在中國市場取得開門紅,因為這完全茅臺酒的效應所致。換句話說,真正大獲成功的是深入人心的茅臺酒,相反因茅臺售罄而出現退卡熱潮的costco想要打開我國市場還需要再做努力。costco和其他我國常見超市的商業模式不同,它用超實惠的價格吸引顧客,然後通過顧客交納的會員費作為主要的盈利點,因此,低價才是它吸引會員的最主要手段。
然而在新店優惠活動期結束以後,costco中商品的價格與網購相比便毫無優勢,這對於已經在活動期間瘋狂搶購的消費者而言便失去了吸引力,退卡風波也因此而來。costco並非第一家入駐我國的會員制超市,在它之前麥德龍便把該商業模式帶入我國,不過它並沒有經歷過像costco這般驚險刺激的猶如坐過山車般的經營狀況。
實際上,會員制超市在國外十分普遍,像麥德龍、家樂福等都是與之類似的國外商場,都在我國找到了相應的受眾並站穩了腳跟。和costco一樣,麥德龍也是會員制超市,而且僅服務於擁有會員卡的特定消費群體。
一般來說,只有單位、企業法人或者小零售商等工商領域的經營者和群體消費層才能獲得會員卡。儘管後來麥德龍開放了個人辦理,但是還需要出示所在單位或者社區提供的證明才能獲得會員卡,諸多的限制條件也限制了麥德龍在我國的發展,入駐我國長達24年之久的它目前只有92家店。而與之同期進入國內市場的家樂福,門店早已多達數百家。
與麥德龍只面向特定消費群體不同,家樂福則顯得「更接地氣」。它通過「價廉物美」吸引所有有購買意願的顧客前來選購,而且位於繁華的市區,以方便周邊的居民前來選購產品。為了更好的融入本土環境中,家樂福採取大量措施融入中國市場,例如在當地採購產品、聘用當地員工、參加當地活動等等。可以說,相比麥德龍,家樂福在本土化方面做得更好,自然也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雖然會員制超市在國外非常普遍並且取得不小的成功,但是在我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costco的案例便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由此可見,外國超市想要在我國站穩腳跟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本土化,並在相應的政策等方面根據我國國情進行一定調整。畢竟只有放下深度加大宣傳、增加受眾群體才能讓更多人了解這樣的超市,慢慢轉變消費習慣。而且只要把消費市場打開,顧客們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超市所帶來的不一樣的用戶體驗,逐漸轉化成為這類超市的忠實擁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