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越睡越晚
當代年輕人
誰的字典還沒有【熬夜】二字?
對於熬夜
如今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熬夜的理由也越來越多
有人熬夜看劇、打遊戲、刷手機
有人加班、對接、改方案
有的人也不幹啥,就是睡不著
......
但是你知道嗎?
經常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深圳女白領熬夜加班一周眼睛看不清了
小潔(化名)今年35歲,最近因工作原因精神壓力特別大。連續熬夜加班一周後,她感到眼睛不舒服,總是感覺有點脹,以為是用眼過度導致的,也就沒放在心上。
直到幾天前,小潔感覺眼脹加重,視物模糊,並且這症狀持續了一整天也沒有緩解的趨勢,她才匆匆到深圳市眼科醫院就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醫生為小潔做了檢查
經查——
小潔右眼眼壓高達55mmHg(正常眼壓是10-21mmhg),右眼球結膜輕度充血,角膜上皮霧狀水腫,角膜後下方見數枚羊脂狀沉著物,確診為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
角膜後下方見數枚羊脂狀沉著物
隨後,小潔在醫生的指導下
進行了抗炎降眼壓治療
症狀有了明顯好轉
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是啥?
和青光眼一樣嗎?
下面是科普時間
↓↓↓
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
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又稱Posner-Schlossman症候群,簡稱「青睫症候群」,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青光眼,好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人,多為單眼發病。
此外
這病還容易復發
嚴重者會導致患者
視力部分喪失!
這種病易復發
青睫症候群不同於我們常見的眼脹、頭痛等「劇烈型的青光眼」,屬「溫和型的青光眼」。
發作時,患者僅有輕度不適,有時會有輕度視物模糊。然而在發作的間歇期,患者眼壓及眼部表現均完全正常。因其沒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時常伴有的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有時會被當作「視疲勞」而得不到及時診治。
但是,青睫症候群的特點就是易復發。就像感冒一樣,在你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會導致視力部分喪失。
青睫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青睫症候群的臨床特徵為——
中青年多發,既往發作史 常為單眼發病 輕度眼脹或無症狀視物模糊 眼前節輕度炎症或無炎症反應 自限性
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確,有人認為青睫症候群是一種與勞累尤其是腦力疲勞和精神緊張有關的免疫性疾病,發生機制為前列腺素介導的炎症反應。也有人認為其與病毒感染有關。
以往認為青睫症候群是一種自限性眼病,即便不進行治療,患者2-3周後可自我恢復,也不會造成神經損害。但現在定義發生改變,青睫症候群有些病例會反覆發作,且可以造成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
目前研究發現,青睫症候群與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關性,最早是新加坡的研究報導發現,70%青睫症候群患者與病毒感染有關係。
國內相關專家也做了這方面的研究。發現青睫症候群患者確實前房房水當中存在病毒感染的跡象。同時專家們還做了病毒基因檢測,提示在這些病例中存在有巨細胞病毒感染。
如何治療青睫症候群?
治療青睫症候群的主要方法是——
①藥物降眼壓
②控制炎症反應
藥物治療可控制病情
不給病毒繁殖活躍的機會
表徵來講就可以把疾病控制住
因為人本身機體有免疫力,能夠戰勝病毒,即便在某一個時期機體免疫力降低,感染的病毒活躍起來,只要身體免疫力能夠抗衡病毒的活躍程度,將病毒壓抑下去,就不會發病。
對於反反覆覆發作的患者需加強抗病毒的治療,並增強自身體質。
青睫症候群一般不需要進行手術,除非藥物治療無法控制,持續的眼壓升高和造成神經損傷。
熬夜的危害
相信不用多贅述
再給大家看幾個真實案例
看看你還敢熬夜嗎?
↓↓↓
熬夜玩手機 深圳31歲男子隔天差點「瞎了」!
前不久,31歲的小陳(化名)和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吃完飯就打開了手機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睡覺前還不忘拿手機再刷刷社交軟體。可是第二天一睜開眼,小陳卻覺得不對勁,自己的左眼好像完全看不見東西了!
隨後,小陳趕緊來到醫院就診。醫生接診後,發現小陳左眼的視力只有0.4了,並且眼底視網膜下方有分支動脈阻塞。換句話說就是,小陳的左眼「中風」了。
眼中風,屬於眼科臨床十大急症之一,視網膜缺血時間越久越危險。隨後,醫生緊急為小陳進行了治療,小陳病情逐漸好轉。
熬夜傷身體
這話說得一點沒錯
再年輕的身體,也經不起熬夜
深圳一25歲女子慢性B肝 變肝癌
小芬(化名)今年25歲,家住寶安,在一家IT企業上班。今年8月,她到公司轄區醫院體檢時,被檢查出肝右前葉有腫塊。隨後,她再次到醫院進行複查,結果提示腫塊直徑有5釐米,有兵乓球那麼大,初步確診為肝癌和肝硬化。
「最近半年工作比較忙,經常通宵熬夜,估計與這也有關係。」小芬無奈地說。
醫生表示,小芬的肝癌與她長期患慢性B肝有很大的關係,加上她最近半年經常熬夜加班,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慢性B肝發展為肝癌的「催化劑」。
雖然大家都知道熬夜危害大
但究竟幾點睡才算熬夜
網友們卻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晚23時之前一定要睡覺
否則就會傷身
也有人認為不管多晚睡
只要睡夠了就沒什麼關係……
實際上
熬夜一事確實不是「幾點睡」那麼簡單
↓↓
來源:深圳大件事
編輯:範俊傑
【來源:江南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