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華夏民族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素有「全國武術之鄉」著稱的黃巖,武術文化淵源流長,具有濃鬱的尚武氣息。
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以「教育遇見美好」為辦學理念,秉承「明志明理,唯真唯善」的學生形象,始終圍繞「讓每個孩子擁有更多可能性」的育人目標,開展「美好課程群」,如戲劇、武術、花樣跳繩、閱讀時光車、新勞動教育等特色課程。暑假實踐活動與體育特色課程「尚武太極」牽手,另闢蹊徑,這一期開展「以武會友、以武會師、以武修心、以武健身」的武術專場暑期實踐活動,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爭做「能文善武」的新時代好少年。
「學仁學禮學功夫,尚善尚美尚武德」是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武術特色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武術國粹,也為了更好的弘揚黃巖本土的非遺文化,傳承強健身心、振興中華的武術精神,京師實驗小學部一年級的小小少年帶著武術夢,踏上了暑期實踐活動之旅。
在走向生活與社會這個更廣闊的天地之前,小小少年們還是在書本上先遨遊了一番,畢竟前人的文字是唾手可得的豐富資源。黃巖的武術歷史悠久,要走進它首先得追本溯源。他們在網上搜索,在圖書館尋找,挖掘這條深深埋在黃巖土地上的武術之根。
在那些積澱著歷史與繁華過往的書卷裡,他們知道了黃巖在1996年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黃巖的南太極拳、新前武術都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溪的坦頭南拳被列為黃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石激起千層浪,原來武術世界真的博大精深,而少年們只了解了冰山的一角。
帶著好奇與崇敬,他們開啟了社會實踐的第一站:拜訪南太極拳協會。在黃世軍會長領導的南太極拳協會,他們看到了《南太極拳》拳譜,看到了桌上琳琅滿目的獎盃,聽聞了無數次黃巖代表隊參加國際比賽的事跡,也知道了黃巖的南太極拳已經走向了世界各地。
「南太極拳重心低、步伐穩健、動作工整、功架舒展、剛勁有力的特點……」老師平常對南太極拳的描述不再是簡單的知識了,它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招式,變成了家鄉與民族的榮耀,變成了一顆學文習武的種子,紮根在了少年的心裡。
作為武術之鄉的黃巖名人輩出,還沒從南太極的一招一式中走出來,就要開啟少年們的第二站旅程——拜訪民間武術家陳勇軍老師。
少年們帶著對民間高人的膜拜而來,卻發現大師是如此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陳勇軍老師不僅跟少年們分享了博大精深傳統武術文化,更是給小輩們指點了生活哲學。關於「為什麼要學武術」,他用他從小習武的經歷告訴少年們:「武術不僅僅是強身健體、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們勇敢的心靈,打開了我們的胸襟……」
簡簡單單的話語,卻是武術的精髓和生活的真諦,就像陳老師身上的包容與平和,這也就是「修武術之心」。也許小小少年此時尚不能明白「胸襟」的真實含義,但是他們在學文習武的成長中,不斷地戰勝困難、突破自己,他們的心靈不斷被打開,更加勇敢堅定,更加陽光明亮,最終不懼風霜,成為更好的自己!
大師已經成為大師了,少年們只能感受他們的功力與氣場,卻很難想像他們幾十年如一日身體力行的習武過程。由此小少年們又打開了另一扇看武術的窗——參觀威震江湖的「國際文武山莊」。
在文武學校熱氣騰騰的訓練房裡,少年們觀賞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武術盛宴。來自五湖四海年齡大小不一的學生,刀劍棍棒輪番齊上陣,演繹了他們各自的「獨門絕活」,當他們一個接一個旋轉筋鬥,當他們肆意翻飛軀體如輕舞的樹葉,當他們把刀劍舞出了嚯嚯的風怒吼般的聲音,當他們和高舉的木棍一起騰空又狠狠地砸向地面……
他們臉上寫著一致的表情——堅毅、果敢、力量,他們的衣褲都是兩節顏色,一半是本色,一半是被汗水浸漬的更深一點的顏色,他們赤裸的臂膀上都是鋥亮得如抹了一層油的汗水,他們的激情堪比盛夏的驕陽,那張開的每一個毛孔都是對生命力量最原生態最大氣磅礴的宣洩。
少年們被這種力量震撼得是目瞪口呆,忍不住拜師學藝跟哥哥姐姐也耍棍舞劍,只是汗水溼透了衣衫還沒熟練地學會幾個基本動作,此時才深刻明白「強武術之身」並非一句口號,它是幾年如一日的堅持,是高強度的單調苦澀的訓練,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反覆,是每天每天的汗水淚水,最終而擰成一股不屈服於困難的生命力量。
從南太極拳協會到五洞橋邊的非遺文化館,再到台州市國際文武學校,練武術,訪名師,武術已經變成了每天強身健體的日常,融進了少年們的血液。
恰逢8月8日全民健身,京師實驗攜手南太極拳協會,在九峰公園一展少年武術風採,也是身體力行呼籲全民運動。
「弟子規」、「五步拳」、「少兒功夫操」、「功夫扇」、「太極劍」,少年們用串燒的方式展示了平日所學,也引得路人紛紛圍觀讚不絕口,忍不住感嘆「原來武術還可以這樣打」。這就是武術課程與武術傳承的最大意義吧,銘記經典的同時,更有時代的意義,也適合少年的身心,把武術變成老少皆宜的日常!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學仁學禮,尚善尚美,在聖賢的經典裡,小少年們用創意的武術操與千年的文化無縫對接,喚起了新一天的精神抖擻,也喚醒了九峰山腳下的綠意蔥蘢,臂膀雖小,一招一式已顯力量;武術悠久,代代傳承亙古綿長!
武術不分年齡大小,當我看到爺爺奶奶們搖著功夫扇、舞著長劍,翩翩起舞,這場面簡直就像電視裡武林高手聚在一起,好羨慕啊!
最難忘文武山莊,那裡的哥哥姐姐會打棍子會舞劍,他們還把武術帶向了世界各地,我希望學了武術也能像他們一樣厲害!
武術可以強身健體,幫助別人,參加活動,讓很多人喜歡上武術,我愛武術,我喜歡武術,我練了武術,身體就棒棒的。
武術教會我做人做事的道理,看到哥哥姐姐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堅持訓練,深刻領會到堅持的重要意義。
武術是很累的,是要吃得下苦的,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有些動作還不太會,但我會多加練習,努力學好!
少年強則國強,我不能做溫室裡的小花。通過武術練習,我深深的明白,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興趣只是開始,堅持和積累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暑期武術實踐活動,使孩子的假期變得充實而富有意義。以前對武術的印象比較局限,主要是來源於武俠片中的英雄人物。這次有機會更深一步的了解武術,了解南太極拳,收穫頗多。
健康的體魄是一切行為的根本,孩子平時比較喜歡運動,相對靜下心來的時間偏少。武術讓孩子明白學習需要動靜結合,學會思考。「文武雙全」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動中有靜才能在學習上遊刃有餘。由於各種原因,孩子整體的感覺不夠自信,武術的學習讓孩子在某一方面找到自信,希望通過這個突破口讓孩子的氣質神態、精神面貌進一步提升。學習武術,給孩子打開一扇通往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希望孩子能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把武術精神傳承,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一(3)班尤晟羽家長
上學期期末時候,孩子被選上參加了武術班,我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真心感謝老師,以前孩子不愛運動,可是自從參加武術班後,孩子變得愛運動了,從扇子功就可以看出來,從一點都不會到一遍遍的練習,雖然沒有做到最好,動作也有錯誤,但我看到了他的堅持不懈,他會跟著老師錄製的視頻練,直到把動作做到連貫,當然的,學會之後他臉上的笑容也是最燦爛的,這讓我看到了他堅持的一面,我會一直陪著他堅持練下去,我也相信他在隊裡不是最好的,但他在我心裡就已經是最好的,再次感謝老師!也希望他在武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4)班李思遠家長
武術,練的是精氣神;武術,練的是忠孝義;武術,練的是真善美。教育遇見美好,孩子遇見良師,一切的一切都是註定,也是緣分。自從開始練武術,孩子的體質明顯增強,對一位母親來說這是最大的收益。孩子能每天堅持武術練習,無形中讓他知道堅持的力量,無堅持不成功,但是如果堅持了還是沒有成功,那就無憾自己的付出。希望孩子在武術的道路上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一(2)班楊程浩家長
初識武術,以習武能強身健體為之。入門後,我們很開心地看到,邱已騫竟然也很喜歡,雖然動作稚嫩欠規範,但學的也是有模有樣,作為父母也很欣慰。她性格靦腆,但卻非常樂衷參加各類表演活動,此次未能參加九峰公園的活動,真的非常遺憾,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活動。通過一學期的練習,我欣喜地發現她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非常適合武術。平時拍視頻,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練的滿頭大汗還是不滿意,有一次練到晚上11點,還是要繼續堅持。我希望通過習武,能讓邱已騫變得堅韌、開朗、正義!
一(6)班邱已騫家長
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為一體的12年一貫制學校,圍繞北師大資深教授、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提出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教育理念,著眼學生,紮根美好,開展「美好學子」系列活動。綠樹濃蔭夏日長,暑假實踐活動伴成長。京師學子們立足地域特色,結合武術特色課程,以武會師、以武會友、以武修心、以武強身,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這個暑假只「暑」於你,能文善武的京師學子!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還在繼續,願每一次的活動都能夠鐫刻在孩子們的心底,成為美好的童年記憶!
遇萬物,見生長。教育遇見美好,讓「少年遇見更好的自己」!比七月流火更熱氣騰騰的便是少年的激情,就像鳴蟬的肆意高歌,就像盛夏的參天大樹。少年已經在親身體驗的活動中茁壯成長,帶著後浪的使命,帶著中華武術的力量,為明日之夢蓄勢待發!
圖片:餘佳瑤、王詩晗家長、何昊城家長
視頻: 侯王臻家長、楊程浩家長
文字|排版:陳禹湛家長
初審:胡丹
終審: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