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從遠古走來,又走向遙遠的未來,嚴格意義上講,沒有一個朝代能夠代表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包括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日益發展的中國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簡單地說中國傳統文化以儒、佛、道、三家為主幹,三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構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的確,唐朝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比較繁盛的時代,唐朝時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的文化兼容並蓄,包容大氣,但它依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文化。
我們知道,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從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這是我們熟悉的歷史王朝。但歷史不全是文化史。還有一部歷史,雖然沒有寫進《史記》,但卻推動著歷史的進程,這就是中國文化史也叫文化中國。這麼說吧,你可能記不住唐朝皇帝李世民,但是,你記得住李白;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當權的帝王,但你知道嶽飛的《滿江紅》。
千百年轉瞬即逝,那一代一代王朝的興衰起落都隨煙雲飄散。但是,李白的昂首雲外,杜甫的眷顧人間,李清照的兒女情長,辛棄疾的英雄氣概,這些都像一座座豐碑留在我們心中,這就是文化。中華文化已經流芳五千年,直到現在還在持續發展,所以文化的江山裡帝王不再是帝王,只有那些真正推動文明發展的人,才能成為文化中國的主角。所以說,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可以代表中國文化。
兩宋,宋代無論是造物、理學、儒家、文藝、辭賦、繪畫、書法、科技、飲食、起居等都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也是中華文化的峰巔。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瓷器、書畫、辭賦、慕古都是空前絕後的,也是很正很純的,對世界特別是亞洲影響源遠。
唐國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中心。常駐長安進行貿易的外國人多達數萬人,與唐發生聯繫的國家和地區有三百多個。在中亞、西亞,大唐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的通過陸路絲綢之路運往中東,甚至歐洲地區。
唐朝的貨幣甚至在中亞各國廣泛使用。根據考古發現,粟特古城撒馬爾罕(烏茲別克斯坦)發現了中國唐代錢幣。在古城遺址中保存著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壁畫。可見唐王朝對中亞地區影響有多大。在日本,公元7世紀到10世紀初期,日本共向唐王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每次使團少則上百人,多則可達500人,規模之大,位於歷朝歷代之最。中國的法律、文學、科技和風俗傳入日本,對日本社會影響深遠,甚至當時都城奈良城都是仿照長安四分之一比例建造,至今奈良還保留著大量唐代風格建築。
諸子百家只是學說,並未執行,甚至很多理念只是空想罷了。比如有名的墨家,說得好聽叫共產主義,說得難聽叫空中樓閣。漢代是唯一執行儒教理念的朝代,從以孝治國,舉孝廉到大復仇,雖遠必誅,儒教的方方面面都在貫徹。我們現在為什麼稱自己為漢人?我們的文字為什麼稱為漢字?我們的語言為什麼稱為漢語?我們的傳統服飾為什麼稱為漢服?為什麼誇男人會叫男子漢?
為什麼稱讚別人會說他是條漢子?原因很簡單,漢朝就是我們的根。甚至連我們整天說儒教文化影響我們什麼的,也是從漢朝開始。
春秋戰國,秦皇漢武,貞觀之治,宋明禮學,康乾盛世。哪個朝代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呢?一般認為是盛唐時期。因為那時有大量的詩詞文化,廣泛地反映了時代的政治,社會,交流和人民生活,流傳也廣,對近現代的中國影響深遠,還廣為流傳到域外,東南亞,朝鮮,日本等也有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