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在建業30年生日的時候,推出一系列回顧文章的,如今卻趕上河南建業可能要改換新的名字。那就乾脆把河南建業名號之下的足球歷史回望一下,聊作紀念。河南建業已經走過26載春秋,球迷早已經跨過2代人了,當年的青澀少年激情滿懷地走到了今天,平添了幾分歲月的積澱,對人對事更加冷靜平和。當年河南建業隊代表河南在綠茵場上搏殺,我們一路追隨到天涯海角,或許跟河南建業這四個字球說再見,但說不出再見的或許是那一段痛哭、歡笑交織的歲月。
時間拉回到1998年, 那個夏天,甲B聯賽暗流湧動。重慶紅巖、雲南紅塔、成都五牛組成了「西南菸草同盟」,徹底攪亂了聯賽格局,整場比賽變得波譎雲詭,充滿了危險的信號,賽前的種種流言往往是在賽後變成了真實的結果。河南建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衝擊。從第6輪輸給陝西國力之後,竟然連續12輪不勝,直接導致老帥王隨生和總經理戴大洪下課。最後一輪河南建業在新鄉主場迎戰重慶紅巖隊,面臨生死戰的關頭,有位開封的球迷大哥組織了「抬棺決戰」,希望以此激勵建業將士的決心,並呼喚聯賽的公平正義。幾十名壯漢統一黑西裝、黑墨鏡,抬著一口貨真價實的棺材要進入體育場,驚動了足協的比賽監督蔚少輝先生,急忙出來跟球迷見面溝通。現在還清楚的記得他在球迷面前的承諾:「只要你們不抬棺進去,河南建業保證不會降級」。然而這句話最終化成了一股濁氣消散。
最終,河南建業經過22輪苦戰,河南建業在假球的風波中,以5勝10平7負積25分排名第11,不幸降級。那一晚,河南球迷聚集在新鄉體育中心的場外欲哭無淚,久久不願離去,小喇叭、旗子、礦泉水瓶子、甚至是BP機都氣憤地拋了出去,人民路、和平路滿地狼藉。
回去的路上,在我們的麵包車裡,有人大罵某足協官員,有人忍不住放聲大哭,更多的人對著外面的曠野大叫,那種壓抑和憋屈的氣氛,至今都不敢過多的回想。
然而,受到連累還不止是建業,還有《足球之夜》!在報導了甲B最後一輪之後,也就是尤裡安著名的那句「中國足球TOO MONEY,河南足球NO MONEY」的怒吼,讓集中火力抨擊假黑醜的央視也受到了內部處理,不得不將《足球之夜》由直播改為錄播。
建業球迷對球隊的愛,可以用不離不棄來形容,全國各地只要是有建業隊的比賽,就能看到建業隊的球迷,哪怕是今年疫情期間的大連,河南球迷依然是不辭辛苦的追隨。
早在1997年,鄭州鐵路局就開通了球迷專列,第一次出省遠徵就是坐專列到廣東韶關,以後專列變成了常態化,也有了名字——「建業金水花園號」。
後來建業的主場遷到新鄉,鄭局也同樣開出了前往新鄉的專列,下車以後不用專門找組織,跟著喇叭號音走就對了。後來去新鄉還有了球迷大巴,甚至是自駕車隊,每到周末,鄭州黃河大橋就免費給球迷開放,過收費站的時候,一車號音,一路暢通。
1999年,河南建業從乙級隊殺上甲B,宋琦回憶,當時有位球迷和建業隊乘同一列火車前往天津,到天津後,發現錢包被偷了。硬是靠吃了幾天麵包,喝自來水堅持了幾天直到比賽結束。
最著名的是2006年南京五臺山的衝超之日,河南建業的球迷使用各種交通工具前往南京,有的開了整宿的車,有的坐專列,站都沒地方站,乾脆鑽到座椅下面對付一夜,有的乘坐大巴,在南京交警的幫助下一路綠燈,直接開到五臺山體育場。大約五千多遠徵球迷,就在現場見證了河南建業衝上中超這一歷史時刻。比賽結束,球迷喊的最多的是「過年了,過年了!」
河南建業26年,有位球迷每場必到,舉了22年的牌子,早已經成為建業球迷中的一道風景。這老哥倆有獨特的服裝,每次都要舉個牌子,而且中場休息要到各球迷區「問候一圈」,迎接他們的是歡呼和吶喊,那就是洛陽的王書友(洛陽老球迷)和鄭州的韓廣海(舉牌老球迷)。可惜這老哥倆現在已經天人兩隔了,王書友不幸於2016年去世,現在是王書友的兒子王慶丹陪著韓老爺子到主場助威。
而王書友,卻不僅僅是「洛陽老球迷」,而且還是洛陽第一支職業足球隊洛陽貓王隊的締造者,還是洛陽帝都球迷協會的會長。2016年4月9日,在兩萬多名球迷的歡呼聲中,王慶丹在航體看臺上穿上了印有「洛陽老球迷」的紅袍,正式接過了王書友的接力棒。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為什麼我熱愛河南建業?
因為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是風景
和建業足球一起走
人生無悔!
【植根河南沃土,專業足球,歡迎關注我——睿德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