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控風:臺地兩用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體驗

2020-12-22 騰訊網

前段時間在某平臺體驗了把造夢者體感風扇,沒體驗前總感覺最好不也就是一把風扇,最終能帶給我們的不就是風大風小的區別,又能跟幾十塊錢一把的有什麼區別。但事實有點打臉啊,用了一個星期後,樓主自己又乖乖掏錢買了一把,用來替換大寶房裡的普通電風扇。

體驗前先跟大家分享下造夢者吸引樓主的地方,首先當然是外觀及做工方面,確實比家裡幾把風扇好了很多。其次就是自帶鋰電池及舒適的風感,方便的同時更帶來了自然風的超柔質感,而這些恰恰也是普通風扇所欠缺的,下面就跟大家簡單分享下。

一、開箱曬物

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採用了白底的禮盒包裝,正面可以看到體感風扇整體造型及核心機頭部分的產品渲染圖,左上角是品牌及產品名稱等信息,PLUS對應自由版,如果風扇沒有移動需求的話,可以選擇價格更加親民的青春版。

側面可以看到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技術特點,主要有智能體感風、雙重自然風、直流無刷電機、APP控制及內置鋰電池,基本跟普通風扇沒有重合的地方。

另一側可以看到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產品標識,除了提供有產品名稱、顏色、尺寸及型號等相關信息外,還能看到額定功率22W,額定電壓12V,支持2.4GHz WiFi無線連接等信息。

模塊化設計的關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包裝內容包含了電機+上支柱、風扇組件、下支柱、風扇底座、扇葉旋鈕、後風罩旋鈕、專用扳手、風扇罩螺絲、充電底座及說明書。下面先來看看幾個主要零件情況。

電機+上支柱,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上唯一已經組合好的模塊之一。核心硬體的電機採用了直流無刷電機,傳統風扇的機械式搖頭機構則被步進電機所取代,從總的體驗來看,能耗、噪音降低了,吹風模式也變的更加多元化,搖頭角度也變的能調節了。

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這顆直流無刷電機來自於日本美蓓亞品牌,可以實現100檔無極調速(APP端),額定功率22W,實際使用確實非常省電。

風扇組件中的後風罩。

前風罩。

全新設計的雙層翼型羽葉,可以看到整個扇葉由裡外兩個葉片數量、角度、大小完全不一樣的羽葉組成。按官方的介紹,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這樣的設計,除能帶來更好聚合效果的同時,更能充分利用雙層羽葉間的風速差異,打散風中固有的氣旋,實現超柔出風質感。

37.5cm獨立支撐杆(下支柱),在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中扮演著功能轉變的角色。接口部分採用了按壓式卡扣設計,拆裝非常方便。

懸浮式底座,內置有2800mAh,33.6Wh鋰電池,在一定風量下,最長續航時間可達22小時。

磁吸式設計的充電插座。

吸附上去後的效果,徹底擺脫電源線後,機動性提升了太多太多。

二、組裝

這大概是樓主接觸過的家電產品中,組裝最為簡單的產品之一,全模塊化及卡扣式設計,從拆箱到第一次安裝加起來都沒超過五分鐘,下面以落地風扇的形態為例,簡單看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安裝過程,說明書上面寫著的是選組裝機頭,不過個人覺得從下往上裝會顯得更順手點,先把下支柱對準方向後插到底座上。

再繼續把電機+上支柱程下支柱組合在一起,按壓式卡扣再加上接口部分基本就是防呆設計,直接插到位就行,下圖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落地扇形態。

去掉下支柱,電機+上支柱直接跟風扇底座組後後,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另一種形態-臺式風扇。

安裝後風罩,前面會看到個向上的箭頭標識,對著標識裝上去就可以了。

擰上後風罩旋鈕。

裝上扇葉。

擰上扇葉旋鈕。

最後一個前風罩,也是唯一一個需要螺絲固定的組件。下面這個就是成品效果圖了,配色採用了白加灰的組合,極簡的設計,妥妥的極簡主義」性冷感風",細節打磨的也比較到位,特別是需要拼接的地方,接口非常整齊。

三、使用體驗

1、操控

操控方面,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非常的多元化,提供了按鍵+APP+語音控制+遙控器的控制方式,基本橫跨了整個時代,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不同使用習慣用戶的使用需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按鍵位於機頭上側,提供有四個按鍵及8個指示燈,四個按鍵分別對應開關、風量調節/模式切換、搖頭及定時關機,八顆指示燈分別對應直吹風、自然風、智能風、WiFi指示燈及風量/定時指示燈,標識清晰,實際操作簡單明了,比較好上手。

智能化方面,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提供了APP及語音控制兩種方式,不過家裡沒有智能音響,所以重點就來看看造夢者APP,實際很多細分功能,比如搖頭角度及多達100檔的風量設計等功能只能在APP上面完成。下面左1是已經掃碼安裝好後造夢者APP登陸後主界面,選擇添加設備,選擇已經掃描到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下一步就是選擇設備工作Wi-Fi。

密碼輸入正確的話,會顯示連接設備成功,很快就會來到連接成功界面,這裡我們可以選擇默認設備名稱,也可以自定義,右側的就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控制界面。

APP除提供了基本開關機、模式選擇、搖頭、定時關機、提示燈、提示音及兒童鎖等選項外。風量調節也被細分到了100檔,風扇搖頭也能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搖頭角度也支持從30度到140度之間單獨選擇,可以極大的避免搖頭角度過大造成的風量損失。

最後一種就是通過隨機標配的藍牙遙控器完成操控,四鍵加八個指示燈的設計,完全等效於主機上面的四鍵八指示燈,最遠支持12米遠程遙控,實測室內場景對焦距離在9米左右,完全沒什麼問題。

2、分類模式

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提供了直吹風、自然風、智能風三種風類模式,看下三種風的不同表現形式。恆功率、恆轉速輸出的直吹風模式,全程風力基本穩定在同一水平,當然因為扇葉設計上的不同,相比普通風扇,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真吹風模式會相對柔和一些,也會更集中一些。

自然風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一大特色,看產品介紹算法上採集了德國大量自然風速數據,還原自然風輕柔、無規律的特點。當然我也不知道德國的風到底怎麼個情況,但是就實際體驗情況(下面動態演示加了四倍速),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自然風模式確實具有很強的隨機性,風力大小變化非常明顯,很有室外自然風吹身上的感覺。

相比上面的直吹風和自然風,智能風的感受更加明顯,特別是在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的時候,剛開始室內溫度還較高的時候,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會維持在較大風力狀態,後續會隨著室內溫溼度變化,自動調整到合適的運行區間。再次回購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很大程度就是喜歡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智能風功能,大寶房間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風扇後,即使又開空調、又開電扇,也不用後半夜爬起來去看看風扇到底關了沒有,省事太多了(整個過程持續時間太長,下面這個動態圖只是初始階段)。

3、上下39度可調

結構上的關係,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只有兩種固定高度供我們選擇,不過也可以通過上下調節功能來完善這個問題(最大支持上下39度可調)。實際體驗下來,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阻尼比較大,基本可以在39度範圍內任意角度懸停,調整還是比較方便的。

4、最大支持140度擺動

這也是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跟普通風扇差別比較大的地方,普通風扇一般採用的是機械結構,只能以固定的角度、軌跡運行。這次的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採用搖頭步進電機,配合造夢者APP可以實現30度、60度、90度、120度、140度五種範圍的擺頭調整,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可以根據場景合理選擇擺頭角度,比如說三四個人坐一起,可以選擇旋轉角度相對較小的30度或者60度。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的話,可以選擇更大範圍的140,更大的旋轉角度也有利於空氣的快速對流,降低空調能耗。

5、能耗

能耗方面官方的數據顯示,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額定功率在22W,樓主這裡用功率儀簡單測試了下,在4檔(APP中為100)直吹風模式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實時功率約為23W左右,考慮到測試設備及電機個體上的差異,1W左右的差距也沒什麼好糾結的,從實測結果也不難發現,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在能耗方面的優勢比普通風扇有較大優勢。

四、寫在最後

從接連二把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的體驗情況來看,造夢者體感風扇-自由版雖然在價格方面,相比普通風扇缺少點競爭力外,但是在產品設計、做工、功能及使用體驗方面,確實實在在帶來了壓倒性優勢。特別是智能風功能,更解決了最近後半夜還得起夜查房(給大寶關風扇)的問題,無線加較低的能耗,方便的同時,也不用擔心長時間使用電費飛漲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比對象還知冷暖的智能風扇 這個夏天全靠它了
    二:智能體感風 如小時候夏天的蒲扇風這款風扇最大的優點一定是智能體感風,這個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你的溫度,還有房間的溫度和溼度,它會自動調節風速大小,真正的為你量身定製,可以說是知你冷暖,比對象還管用。那麼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 比對象還知你冷暖的智能電風扇 集中所有黑科技 這個夏天全靠它了
    二:智能體感風 如小時候夏天的蒲扇風這款風扇最大的優點一定是智能體感風,這個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你的溫度,還有房間的溫度和溼度,它會自動調節風速大小,真正的為你量身定製,可以說是知你冷暖,比對象還管用。那麼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不是一回事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為什麼不一樣?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  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主要有四項:  一是溫度,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
  • 新知丨體感溫度應該怎麼計算?
    但是,颳風卻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我們身體平時所感受到的溫度,並不是真實的大氣溫度,而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以下簡稱「小氣層」——作者自己亂取名的,不是專業定義,切切)的溫度。天氣冷的時候,氣溫比體溫低,這時候身體在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為你加熱小氣層,所以小氣層的溫度是比氣溫略高、而比體溫略低的。
  • 手繪科普插畫: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
    今天小據想和大家聊聊,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近期的幾場降雨讓不少地區居民都頓感涼爽由此,一個老話題又來了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說我們不準因為你們老是分不清我們是「雙胞胎」預報溫度:我是哥哥體感溫度:我是弟弟你們認錯了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 比北極還冷
    體感溫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目前北極地區的體感溫度也不過-24℃,也就是在北京會感覺比北極還要冷6℃!——儘管北極的氣溫目前在-24℃左右。
  • 小米有品推黑科技風扇,監測溫度自動調節冷熱
    你說科技發展到這個地步,為什麼我的風扇還沒成熟到自己會調檔位呢?然後學霸君發現,小米有品真的上架了一把會自動調溫的智能風扇——造夢者智能風扇。它內置了一個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室內的溫度和溼度,並根據這個數據來調節檔位,晚上再也不用起床設置風扇啦。
  • 上海「悶蒸體感」再升級,明迎今夏首個高溫日!體感溫度要超過50℃?
    周到君現在在楊浦區,窗外的雨聲不久前剛響起來,一陣急一陣緩……明天「體感溫度」超過50℃?比今天更熱的,是明天。氣象部門預計,明天天氣和今天非常類似,只是雲更少,天空更晴一些,南到西南風勢頭更足。首先,36-37℃這樣一個溫度,通常出現在盛夏,大家都不算陌生。但是黃梅天裡的36-37℃又是很不一樣的!周到君查了一下今天傍晚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報告,明天相對溼度50%-90%。
  • 體感溫度已到-30℃!風力每增加2級:體感下降6-8℃!
    最冷天氣已上線,除了氣象溫度,其實還有個體感溫度,更能反映人體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昨天晚些時候,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這是什麼概念?
  • 北極溫度明天到來 體感溫度-10~20°F
    新英格蘭地區周二夜間降雪後,冷鋒東移,周四要下探到體感溫度零下10至20度;氣象局已經發布嚴寒諮詢(windchill advisory
  • 真人版切水果武漢XBOX360高清體感給力
    微軟新款XBOX360新增體感遊戲功能,讓您不僅可以享有經典大作遊戲的高清盛宴,還能夠親身體驗運動健身的身體操作感,讓您從此不再一直呆坐在沙發上。主打遊戲大冒險和水果忍者,讓您在家裡也能擁有真實的冒險體驗。更重要的是,這種體感遊戲可以支持兩人一起參加,於是您可以更好的與家人互動,與家人共享遊戲樂趣。
  • 國產體感遊戲機的又一次作秀
    散熱上,綠動採用了風扇+銅管的散熱方式,中規中矩前面說了,CT510直接將主板、風扇及各個部件都固定在底蓋上,而且底蓋的材質太軟,這樣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問題:底蓋的材質軟,容易隨著風扇的震動而發生共振,將影響整個散熱效率。接著,被同樣固定在底蓋上的主板也會隨之發生共振,但由於螺絲釘固定得很死,長此以往便會發生主板的變形,產生硬體上的硬傷。性價比低,則在於AMD 785G主板上。
  • 新技術提升人體體感溫度10℃—15℃
    然而,如果在現場的觀賽體驗不佳,這種激勵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據了解,在往屆冬奧會中,就曾出現因為現場寒冷,導致大量觀眾提前退場,媒體記者、冬季室外觀賽,最大的困境是寒冷、風大,人的體感溫度非常低,甚至有凍傷的風險。張家口賽區,場館氣溫低至-10℃甚至-20℃的情況很常見。志願者因為手腳凍僵而難以正常工作,賽事組織方對於場內人員的熱舒適保障缺乏考慮,引來不少抱怨。
  • 申城體感溫度破30!似已入夏
    申城體感溫度破似已入夏 4月30日,上海最高氣溫已達32攝氏度,然而,溫度突然升高沒有阻擋人們購物的熱情。據天氣預報,即將來臨的五一期間,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5月3日,可達30℃左右。
  • 體感溫度為何高於實測?
    目前我國還處於悶熱的中伏階段雖然還有幾天就到「立秋」時節但立秋之後天氣會不會逐漸轉涼這幾天持續的高溫天氣是如何產生的體感溫度和實況監測溫度是不是一回事兒所謂城市熱島效應,是指由城市中人工熱源、綠地減少、下墊面屬性改變等因素導致的市區內溫度明顯高於鄰近郊區的現象。體感溫度為何比實測溫度高?在高溫天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明明身體已經感覺非常炎熱,為什麼氣象部門發布的實況溫度卻沒有很高?
  • 《體感功夫》登陸Xbox One 羞恥度爆棚的體感遊戲
    2017年7月27日,微軟中國與百家合於今日宣布全新體感遊戲《體感功夫》正式登陸國行Xbox One。《體感功夫》以「功夫」為核心要素,利用Kinect 2.0的強力捕捉性能,讓玩家在現實中打破次元壁壘施展武藝成為了可能。
  • 拿起機械遊戲手柄 感受全新體感射擊體驗
    一直以來被認為手柄操作體驗不如滑鼠的射擊遊戲,現在也很多玩家選擇使用手柄操作,並且打得非常的好。 現在機械遊戲手柄讓手柄的射擊體驗變得不再困難。 玩家可以使用體感的方式,改變手柄的位置進行微調準星 ,讓手柄對準星的快速微調成為可能。
  • 輕型便攜體感架子鼓,隨時隨地暢享鼓點樂趣
    如果按照傳統方式學習架子鼓,我們需要有一整套架子鼓裝置,對空間有所要求;而現在可以使用體感架子鼓來學習,它的體積非常小,能夠讓你隨時隨地暢享鼓點樂趣。體感架子鼓應該很多人沒有接觸過,為了滿足有架子鼓學習需求的朋友,我來介紹下我入手的這款AeroBand體感架子鼓,以下簡稱AB體感架子鼓。我選擇的是街舞款,它是AeroBand品牌和《這!就是街舞》的聯名,外觀上看起來青春炫彩。
  • 免費電腦體感遊戲機 逍遙安卓體感模擬器暢玩熱門手遊
    使用體感設備真人代入穿越火線、崩壞3、王者榮耀這些熱門的遊戲是什麼一種體驗?逍遙安卓體感模擬器首發全球唯一一款電腦上用體感設備暢玩所有熱門手遊,使用體感雙武器,像親身進入遊戲場景,一邊遊戲一邊運動!(PS:電腦可以連電視機)
  • 體感溫度-31℃,今天北京變北極!蘋果手機自動關機
    而根據相關天氣軟體顯示的數據,今天北京地區體感溫度已低至-31℃,比北極還冷! 因為,根據軟體顯示,「北極」溫度是-24℃。 但攜程網的數據顯示,美國北極今天氣溫是-25℃至-28℃,高於北京的體感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