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大師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濰縣城東關南沙嶺子上打拳賣藝的還曾經來過一個氣功大師。此人姓李,東北人,四十歲左右,白淨臉,穿一身深灰色中式寬鬆對襟服,戴一頂黑色禮帽,隨身攜帶一隻黑色提包,乍一看不像江湖藝人,倒像一個文化人。自稱原來是瀋陽雜技團的,因生活困難時期雜技團解散,藉此機會遊覽全國,每到一個地方先尋覓人員集中熱鬧的地方,擺攤表演氣功籌錢,解決生活和盤纏費用。
此人不善言談,開場白後即開始表演,在沙嶺子上他表演的第一個項目是單掌劈磚,他收集了許多磚塊,有青磚、紅磚,還有濰坊坊子磚廠生產的黑芯紅磚,就見他一掌一塊,非常輕鬆的一劈兩半,他又拿起一塊坊子磚,順勢劈去,磚塊紋絲未動,他又用力劈了一下,方才斷開,他拿起磚看著斷茬說:「第一次碰到這麼結實的磚。」
他又左手拿起一隻瓷碗,右手食指與中指併攏,深吸一口氣,猛然向瓷碗擊去,瓷碗頓時破碎,散落一地,他撿起一塊碎瓷片,用大拇指與食指捏緊,圍場子轉了一圈,讓大家看清楚手中的瓷片,然後他屏氣用力,全身氣力向指尖湧去,就聽他『嗨』的一聲,瓷片破碎,隨著手指慢慢碾動,瓷片碎末緩緩撒下,引得觀眾一片叫好聲。
他稍事休息後,從黑提包裡拿出兩個錚明瓦亮,直徑約40毫米的鐵球和兩根十公分左右長的鐵釘,讓觀眾查驗是否有假後,他蹲襠騎馬式開始運氣,然後張嘴把鐵球含住,手離開鐵球,仰頭將鐵球緩緩吞下肚裡,又如法炮製吞下第二個鐵球,然後將兩根鐵釘分別插入兩個鼻孔,張著嘴巴不說話,有時還流著誕液。觀眾看到此景,又緊張又驚奇,不敢大聲說話。這時他拿起禮帽,向觀眾走去開始收錢,觀眾見狀紛紛向他的禮帽裡投零錢,收完一圈後他向觀眾抱拳作揖,把錢放到提包裡。他擺好馬步屏息提氣,仰臉向上,猛然一股丹田氣上衝,就聽『鐺』的一聲,鐵球衝出,撞擊的兩根鐵釘飛出一米多高,鐵球也應聲落地,鐵球與鐵釘上面都沾滿了粘液,滾到地上又沾滿了沙土,獲得觀眾的高聲喝彩和熱烈的掌聲,有的有錢人又向場子裡扔零錢,他都一一抱拳答謝。觀眾都豎起大拇指讚嘆說「此人的氣功確實了得。」他的硬氣功表演在剛來濰縣時,確實轟動一時。
有一次,他在單掌劈磚時說:「我走過許多地方,濰坊的磚最結實,但再結實的磚也照斷不誤。」話音剛落,一個唆孩子搬來一塊鋼磚(耐火磚),此磚有普通磚的兩塊厚,他一掌劈下去,鋼磚紋絲不動,連劈數下,只劈下一個小角和一些碎末,他尷尬的說了一句:「濰坊的這種磚我真劈不了。」然後就開始表演後面的節目。
由於他不善言辭,表演單一,生意一開始還可以,時間長了人們就沒了新鮮感,觀眾越來越少,在沙嶺子不到一個月,不得已到別處謀生去了。
坊子紅磚有盛名,
氣功大師也頭疼,
舊城改造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