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薛兆豐對於婚姻,說過這麼一句話:結婚就是兩個人合夥辦公司,男女都需要「投資」,女性承擔生育和撫養的義務,註定在資源付出上,早於男性,而先付出的人,很容易被後付出的人敲竹竿。
婚姻是兩個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攜手努力,但很多夫妻卻因為目標不同,導致最後分道揚鑣。
當然,這在現代社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是年輕的小夫妻離婚的話,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大家很快就能重新各自找到伴侶。
又或者在小孩子很小,雙方都很年輕,有生育能力的情況下,只要經濟條件以及外在條件不算很差,基本上也能夠很快成家。
以上兩種情況我們並不在本文當中展開討論,下面要講的半路夫妻是指離婚的夫妻雙方或者一方已經到了中年,然後又再婚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再婚夫妻在生活中往往會矛盾重重,甚至有些人在中老年離婚之後就不願意再找老伴。
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下面聽聽我身邊一個真實的案例,姜大姐的二婚生活。
01
姜大姐今年49歲,在附近一家小工廠做女工。
前年八月份姜大姐的老公因病去世之後,就陸陸續續有人給他提親說媒。
很快,姜大姐就跟一位比她大了十幾歲的退休教師看對眼兒了。
這位老教師老張,今年剛剛60歲才退休,因為保養得當,顯得比一般同齡人要年輕一些,看上去也只是50多歲的模樣。
老張很早就跟妻子離婚了,只有一個兒子跟著他過。
以前他之所以沒有再婚,是因為顧及兒子還沒有成家,之前陸陸續續的交過幾個女朋友也都不了了之了。
遇到姜大姐的時候,已經給兒子買房結婚了,無牽無掛的老張,覺得可以開啟新生活了。
說起來兩人的結合,各自都帶著非常強的目的:姜大姐覺得老張退休金豐厚,自己女兒還在讀書,兒子還沒有結婚,跟老張在一起多少能得到一些幫扶;老張的想法就簡單的多,姜大姐比自己年輕十多歲,兩人在一起,年輕一點的老伴兒可以多伺候自己幾年。
結果兩人在一起同居的時候倒是挺好,但一說結婚,老張的兒子就有立馬跳出來反對:原因很簡單,就怕結婚之後姜大姐會分走他父親的財產。
當時,姜大姐很希望老張能夠硬氣點,去跟他一起堂堂正正領個結婚證。
但老張卻輕描淡寫的說,只要擺個酒請人吃飯就行了,領證這事兒就算了吧?
因為這事,姜大姐傷心地哭了好幾天,最終還是妥協了。
之後,可能為了補償姜大姐,老張主動給姜大姐女兒報了個很貴的一對一補習班,而且還幫忙給姜大姐兒子介紹了個不錯的工作。
這麼一來,姜大姐心裡也舒坦了。
但很快問題又來了:老張的兒媳婦還懷孕了,老張希望姜大姐能夠把工作辭了去伺候兒媳。
這讓姜大姐心裡十分彆扭:我們連婚都沒有結,我以什麼身份伺候呢?
最終,看著女兒成績在補習的作用下,卓有成效,兒子的工作還不錯的份上,姜大姐同意了,老張這個提議,咬著牙搬到老張兒子家裡,盡心盡力地伺候老張的兒媳婦。
誰知道老張兒媳婦太嬌氣,懷孕的時候這不吃那不吃,飯鹹了,湯淡了,每天把姜大姐折騰的夠嗆,張老師體諒她辛苦,就給她買了一件價值千把塊錢的貂。
結果,兒媳婦看到後十分眼紅,不知道怎麼跟老張兒子嘀咕的,老張兒子回去之後非要把父親的工資卡要回去。
老張當然不肯給,最終老張達成了妥協,每個月給兒媳婦1000塊錢零花錢。
姜大姐知道之後心裡特別刺撓得慌,要不是看女兒快要高考了,不想耽誤孩子學習,當時就甩手不幹了。
但從那個時候開始,以自己沒有收入為由,經常找老張要零花錢,然後悄悄的存起來。
02
等到老張兒媳生了孩子,出了月子之後,姜大姐就不願意再繼續伺候了,說要去上班。
老張兒媳婦卻不願意在家帶孩子,直接把小孩丟到他們家就走了。
老張抱著孫子不撒手,直接跟張大姐說你去上班吧,孩子我帶,反正我也退休了,沒什麼事。
聽到這話氣的張大姐直接拎著包就跑出去找工作了,由於他是熟練工,很快就在附近一家小工廠找了份工資不高的工作。
晚上回去,老張只管帶孩子,家裡亂七八糟冷鍋冷灶的,姜大姐剛剛做好飯老張的兒子媳婦就跑來了,最終做的飯菜都被老張兒子媳婦吃了。
姜大姐心裡很生氣,但也沒有發作,因為兒子前幾天帶了個女朋友回來,因為兒子的女朋友就在附近上班,所以姜大姐想讓兒子跟女朋友也住在,他跟老張現在住的這套房子裡。
但沒想到姜大姐的兒子跟女友剛住進來,老張的兒子就來上門鬧了:要求父親立刻把這套房子的名字轉到他名下!
姜大姐還沒開口,就聽老張兒子扯高氣揚的說,你住在這兒也算了,如果是外人住的話,要交房租的!
這話氣的姜大姐心口疼了幾天,最終老張還是按照兒子說的把那套房子過戶到了兒子名下。
這讓姜大姐的心更涼了:之後再也沒有跟老張買過一針一線的東西,出去就算買把蔥也要給老張報帳。
但老張對她們母子三個十分優厚:姜大姐女兒大學的學費加生活費一萬多塊都是他出的,兒子女朋友的見面禮也給了一萬。
這下,姜大姐心裡才算舒坦點。
但老張心裡又不舒服了:因為那天發現自己的襪子破了個洞,自己在家帶著孩子,不方便去超市,於是就打電話跟姜大姐說了一聲。
誰知道姜大姐直接讓他給自己轉帳過去20塊錢買襪子,這讓他心裡有點涼涼的。
之後,他發現姜大姐連出去買個饅頭都要問他要兩塊錢,心裡頭對姜大姐的成見又深了一點。
兩人最終的矛盾爆發,是因為姜大姐兒子要結婚了,老張在市裡面有一套小公寓,姜大姐希望兒子能夠在裡面結婚。
03
老張本來已經同意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被兒子知道之後,認為是姜大姐想要霸佔父親的那套公寓跑過來大鬧一通。這次老張仍然站在孩子一邊,吼道:「我所有的財產要全部留給我兒子,跟你沒任何關係!」這徹底讓姜大姐傷透了心,也成為了他們婚姻破裂的導火線。
姜姐直接拿出這幾年的全部積蓄,又把原來的老房子賣掉,給兒子付首付在市區買了一套婚房,然後就跟老張斷了聯繫。
老張跑去挽回了好幾次,姜大姐都不為所動,等兒子結婚之後,女兒回來勸說她繼續跟老張過日子的時候,姜大姐驚訝的發現老張已經又找了個新的女朋友。
自己跟老張在一起過了十年算什麼?
姜大姐心裡始終想不通:雖然他們沒有領結婚證,但也算是半路夫妻了,為什麼老張這麼快就又找了別人?
其實半路夫妻之所以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各自原生家庭的烙印實在太重,而且雙方都無法拋開原生家庭的包袱:各自的孩子。
半路夫妻的主要感情寄託並沒有在對方身上,而是在各自前一段婚姻的孩子身上,這就註定了半路夫妻的不幸:因為他們都沒有全身心的投入經營,未來自己的家庭。
那麼,半路夫妻真的就沒有幸福可言嗎?
也不是。
只要婚前各自的責任關係都分割清楚:比如雙方要盡什麼樣的義務?負擔什麼樣的責任,說得清清楚楚,以及如何跟各自的子女溝通,都講的明明白白,這樣以後才能夠長遠地發展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