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離婚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了,離婚後的夫妻各過各的,互不打擾,也算好聚好散。
然而最近卻有個熱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18年前,周女士移情別戀,為了另一個男人毅然和丈夫離婚,3個孩子也跟著父親生活。然而18年後,周女士現任男友卻找回其前夫,並在前夫面前下跪苦苦哀求。原因是周女士身患癌症,兩人無力支撐高昂的治療費用,走投無路的現男友才來哀求前夫伸出援手,念在舊情幫助周女士。
然而周女士的前夫卻非常氣憤,畢竟當初妻子為了一己私慾,拋棄了自己和三個孩子,如今出了事才回過頭想讓他幫忙,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網友們有支持和不支持,但是說再多,畢竟也是人家的感情,我們只能提意見,無法對周女士前夫的選擇進行對錯判斷,小艾更想聊的是面對罹患癌症的親人,家屬到底要如何做呢?
親人得了癌症,家屬的陪伴很重要
每個癌症患者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家人的幫助與安慰,常常是癌症患者在病痛中最大的支撐力量。那麼,家屬應該怎麼陪伴癌症親人呢?
1、情感安慰
確診癌症後,人的心靈往往是脆弱和孤獨的,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人給予情感上的支持。中國工程院士、著名腫瘤病因學專家程書鈞認為,如果心態好、飲食平衡、生活習慣健康,整個機體狀態就能保持平衡;如果遭受打擊或經常悶悶不樂,癌細胞可能會迅速發生發展。而經常有家人陪伴在側的患者,心理上一定能獲得更多的支持,自然也能更好的保持心態健康,對癌症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2、身體護理
除了精神上的陪伴,癌症患者的飲食上也需要非常注意,要遵循「全面、均衡、適量」的原則。尤其是癌症病人有忌口的情況也要考慮。而平時和患者接觸最多、最了解患者口味的人莫過於家屬了,這時候家屬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諮詢醫生,再針對性地予以調整。
3、經濟支撐
治療癌症需要背負不小的經濟壓力,當患者自身的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治療費用時,家人可以適當地給予幫助。如果當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都陷入窘境時,首先可以尋找治療上的最優解,在保證療效的情況下儘量壓縮開銷。另外,可以考慮向外界尋求幫助,比如愛心眾籌等等。
家屬如何在癌症患者和自己的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
在癌症病人與癌細胞殊死搏鬥的道路上,有一束光,一直照亮著他們。這束光,就是家人的關懷與溫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癌症就像一場劫難,考驗的不只是病人,還有陪伴在側的家屬。面對癌症這個大敵,家屬難免也會產生消極情緒。
雖然平時要多花時間關心家中的病人,但也別忘了你們同樣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開導患者心理的同時,努力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儘量避免在癌症病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相互理解,多點寬容。
可以與患者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訴求,與癌症病人積極溝通,比如患者出現癌痛時,家屬可以尋求醫學上的幫助。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隔閡和矛盾,影響治療,更影響親情。
靈魂拷問:親人得了癌症,該不該砸鍋賣鐵湊治療費?
癌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很多家庭在長期的治療費的重壓下,會陷入困境,就不得不砸鍋賣鐵來填補醫療費的空缺。但是,面對晚期的癌症患者,醫療費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永遠沒有盡頭。在這種情況下,家屬應不應該賣掉所有的資產作為治療費呢?
這個問題其實見仁見智。很多癌症晚期已不適宜腫瘤治療,只能讓患者保持不痛苦的狀態,過完剩下的人生。但作為親人,好像又不能放棄一絲一毫能拯救患者的機會。這時候我們應該多去聆聽患者的想法,畢竟只有他自己,才有為生命做主的權力。
總之,當親人確診癌症後,家人的陪伴和支撐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家屬也應該平衡好照顧家人和自己的生活,這樣不僅對患者病情有利,對家屬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資料:
[1]王玉蘭,劉燕,董健.癌症患者心理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誌.2005.
[2]《院士程書鈞公布了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癌症最怕一個字!》.搜狐網.2018-09-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