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京劇院:舉旗幟緊跟時代步伐,育新人打磨文藝精品

2020-12-16 閃電新聞

12月14日,《中國文化報》整版刊文:《山東省京劇院:舉旗幟緊跟時代步伐,育新人打磨文藝精品》,以下為報導全文:

在山東省京劇院發展史上,2020年註定會被銘記。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劇院惠民節奏,全院職工迅速行動,積極投身抗疫大考。年中,山東省京劇院迎來建院70周年,秉承「以演代慶」理念推出經典展演活動,線上、線下均收穫各界熱烈反響。年末,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復排版兩度亮相北京,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展現山東傳承戲曲藝術的最新成果。「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山東省京劇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蔣慶鵬說,山東省京劇院取得的成績,是全體演職員胸懷夢想、埋頭苦幹的結果,更離不開上級部門的關注與支持。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山東省京劇院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強化人才梯隊建設,提升藝術作品質量。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徵程中,始終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交上繁榮文藝事業的「魯京答卷」。

老戲新演,贏得滿堂彩

今年是山東省京劇院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一定意義上來說,山東省京劇院從初創那天起,就自帶紅色文化印記,也是傳承革命精神、傳播戲曲藝術的主陣地。而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則是山東省京劇院最鮮明的符號、最長久的記憶、最獨特的表達。

10月22日、23日,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開幕演出,《奇襲白虎團》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這也是時隔幾十年後,首都觀眾再次在家門口看到這部經典劇目的完整舞臺版。

演出現場的盛況超乎預料。演出訊息尚未發布,一些業內同行和戲迷就多方打聽票務信息,票房開放後,短短一天就銷售一空;演出當日,觀眾席氣氛熱烈,在未組織的情況下集體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演出結束後,經久不息的掌聲、歡呼聲仍迴響在耳畔,上百家媒體紛紛給予報導,點燃了觀眾的豪情壯志,彰顯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回顧歷史,山東省京劇院創作了《奇襲白虎團》,《奇襲白虎團》成就了山東省京劇院。正是基於這種特殊的感情,《奇襲白虎團》的復排過程莊重而肅穆。對山東省京劇院的全體演職員而言,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老戲新演,而是一次追溯藝術初心、致敬先烈信仰的精神之旅。

有媒體如此評價《奇襲白虎團》:「這是一部載入新中國藝術發展史冊的經典之作,精彩的劇情曾深深影響了數以億計的觀眾;這是一部弘揚先烈精神、傳承紅色血脈的範例作品,以京劇傳統程式展現現代戰爭的創新造就了舞臺藝術的一個高峰。」藝術水準如此之高、觀眾基礎如此深厚,為何近年來國內鮮有該劇的完整復排版?原因也簡單,《奇襲白虎團》復排難度很大,比如對演員要求很高:劇中人物「嚴偉才」是文武老生,要求演員能文能武;「尖刀班」的幾個演員,也要求是文武全才,各有各的特點,特別是要整體展現志願軍戰士的「精、氣、神」。

經過多次研討論證,劇院確定復排《奇襲白虎團》。不幹則已,幹就得有模有樣,瞄準最高水平。首先確定由劇院優秀老生演員孫衛安扮演「嚴偉才」,同時確定青年演員宋柏瓏作為B角參加排練。院內優秀演員如劉建傑、張國輝、劉瑞雲、程淑萍、吳雪靖、劉棟、高秋雲等擔當主演,並精選出一批優秀武生演員組成「尖刀班」。根據實際需求,特邀山東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加入樂隊。復排導演則由參與《奇襲白虎團》經典版排演的白雲明、張連成擔任。

2020年5月,《奇襲白虎團》復排劇組正式建組,制定嚴格練功制度和排練日程。當時,由於還要兼顧建院70周年展演劇目排練,各位演職員排練任務極重。但大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熱情,不叫苦、不喊累,每次排練均力爭呈現出最佳狀態。舞美團隊也全力保障,克服各種困難,堅持節儉高效,展現完美舞臺效果。

7月底8月初,《奇襲白虎團》在濟南正式上演,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到場觀看,給予充分肯定,提出更高要求,同時確定《奇襲白虎團》到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8月下旬,該劇到山東省委黨校參加省委讀書會專場演出,包括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內的200多位學員現場觀看。

隨後,《奇襲白虎團》進入修改提升打磨期,老藝術家李光、沈建瑾、慄敏、袁慧琴等先後親臨指導,李春喜、胡耀輝、宋多多、於躍剛等專家紛紛加盟,新版分別於9月底、10月初在濟南演出6場。據統計,參加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前,《奇襲白虎團》在山東演出10場,排練演出近50場。在舞臺上打磨,在打磨中提高,《奇襲白虎團》2020年復排版首次進京演出贏得滿堂彩後,時隔一周又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演兩場,再次收穫了歡呼聲、讚嘆聲、感慨聲。

「鯰魚效應」,帶動人才梯隊建設

《奇襲白虎團》兩次進京演出的間隙,山東省京劇院組織全體演職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要「弘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總書記的回信,讓山東省京劇院全體演職員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特別是結合《奇襲白虎團》的復排和近期院內工作,山東省京劇院更是堅定了「抓人才梯隊建設一刻不能耽擱」的發展理念。

培養造就文藝領軍人物和高素質文藝人才隊伍,是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關鍵。在京劇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每一次程式的創新、精品的湧現,都離不開人才。

老藝術家為山東省京劇院青年演員說戲

《奇襲白虎團》復排期間,劇院堅持出精品、出人才相互促進,大膽起用青年演員,發揮老一輩藝術家「傳幫帶」作用。通過戲曲名家工作室、青年演員扶持計劃等,給多名青年文藝人才創造了嶄露頭角、提升進步的機會,也為山東省京劇院今後的傳承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蔣慶鵬說,山東省京劇院近兩年的藝術實踐證明,要敢於給年輕人壓擔子,年輕人活起來,整個院團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奇襲白虎團》復排過程中,青年演員非常珍惜這一寶貴機會,一方面不等不靠,主動練功;另一方面虛心求教,圍著原班主創問個不停。這些年輕人的進取精神和踏實幹勁,無形中感染了周圍人,產生了「鯰魚效應」,帶動了全院職工奮力拼搏,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山東省京劇院近兩年的藝術實踐證明,必須遵循藝術規律,將創作作為中心任務,將守正創新貫穿全過程。從《奇襲白虎團》復排伊始,山東省京劇院就確立了一個思路,即復排不是複製,精華要保留,同時要根據時代審美加以創新和調整。包括京劇在內的戲曲藝術,是活的藝術,時刻處在發展變化中,文藝院團要在遵循藝術規律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山東省京劇院近兩年的藝術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院團才能發展好,作品才能磨礪好。近兩年,無論是大型劇目的創作排演,還是惠民演出、商演巡演,山東省京劇院始終將紮根人民放在首位,注重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可以說,不緊跟時代、不把握人民對文藝創作的期盼,文藝院團就會偏離航向,成為湖面上的浮萍。

兩次在京演出後,《奇襲白虎團》復排版得到了業界高度評價,部分專家專門注意到了劇中演員的表現。專家們認為,新一代演員準確抓取到了該劇的靈魂與特點。通過發揮自己優勢進行了展現,充分詮釋了人物性格,讓外界看到了山東省京劇院班底之整齊。

人心齊,泰山移。《奇襲白虎團》的成功復排表明,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將創作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是院團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充分激發每個人的潛力,調動每一位演職員的積極性,讓大家心無旁騖攻主業、聚精會神幹事業,才能為藝術創作、文藝惠民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強力保障。

守正創新,聚焦新時代新使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特別提到要「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蔣慶鵬表示,文藝是時代的精神地標,戲曲是諸多地標中耀眼的一個,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飽含中華民族智慧,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結合《奇襲白虎團》復排和山東省京劇院走過的70年璀璨歷程,全院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戲曲藝術發展實際,立足人民的實際需要,立足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遵循藝術規律上守正,在滿足民眾需求、展現新時代風貌上創新,切實承擔起山東京劇在新時代的使命責任。

繼續抓好主題創作,與時代同行。《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指出,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從今年復排《奇襲白虎團》取得熱烈反響,到過去70年無數次的藝術實踐與探索,每一次舞臺帷幕的拉開都提醒著山東省京劇院:只有號準時代的脈搏,只有緊跟人民的需要,創作才有意義,作品才能長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啟,從全國到山東,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定向領航,社會各領域定會出現諸多可喜的變化和發展成就。山東省京劇院將提前行動,深入基層調研,廣泛徵求意見,挖掘鮮活生動的素材,創排富有價值的劇目。用京劇特有的藝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助力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東文化和旅遊強省建設。

牢記為民服務初衷,到群眾中去。文藝的根本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沒有人民的支持,沒有群眾的喝彩,再精彩的劇目也暗淡無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藝發展歷程告訴我們,歡喜人民的歡喜,作品才能有影響力;哀愁人民的哀愁,作品才有感染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起點,山東省京劇院將牢牢把握演出這一中心環節,給群眾送高質量的文藝演出,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鞭策自己繼續前進。同時推動京劇藝術傳承普及,根據中小學生等群體需求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適應新時代傳媒業態變化趨勢,創新京劇藝術傳承傳播載體,探索實施「山東京劇數字推廣+」計劃,讓受眾群更加年輕化。

尊重規律培養名家,不落一個人。2020年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提出,要樹立精品意識,注重作品質量,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凝聚起實現偉大夢想的磅礴力量。有沒有人才,有多少人才,是決定一個院團能否推出精品的重要因素。嚴格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山東省京劇院將強化對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養,尊重老一輩藝術家的工作成果,注重為每一位演職員創造參與藝術實踐的機會。院內將創新機制,以建設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為目標,引導全體演職員自覺踐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開展職業道德、職業精神教育。同時,山東省京劇院將積極為大家的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加大人才、作品推介力度,發揚藝術民主讓演職員充分討論,以推動觀念、內容、風格創新。

蔣慶鵬表示,文藝工作者有幸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最好的行動就是用作品說話。山東省京劇院將砥礪從藝初心,在「十四五」期間接續攀登文藝高峰。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蘇銳

相關焦點

  • 文藝為民 出彩出新——茌平區文藝精品不斷湧現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琦  歲末年初,由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創作的山東梆子《承諾》、茌平花鼓戲《冤家親家》,將在全省鄉村題材優秀文藝作品網絡展演中和觀眾見面。  猶記得,精準扶貧題材山東梆子小戲《一個也不落下》,入選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承諾》代表山東省登上2020年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
  • 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12月18日,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激發青年隊員潛力,更好地傳播內蒙古自治區的優秀文化藝術,全區烏蘭牧騎青年骨幹全封閉接受了新媒體運用培訓,旨在讓富有正能量和教育意義的精品力作,藉助網絡新媒體、自媒體,更廣泛地傳揚出去,並深入民心、形成影響。這是我區烏蘭牧騎2020年工作計劃中的最後一項,也是藉助農閒時節為今後發展儲能蓄勢之舉。
  • 山東省京劇院演出: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群英譜!
    畢業於山東省戲曲學校,師從陳德俊、高佩秋、張志華、宋玉慶、殷寶忠、任德川、李光等老師。曾榮獲第七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銀獎,第五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戲劇作品獎,山東省青年京劇電視大賽金獎,山東省青年京劇演員折子戲展演一等獎。2000年跟隨任德川先生學習京劇言派藝術,2019年正式拜任德川先生為師。
  • 中國文聯組織文藝名家到雲南開展宣講活動
    人民網昆明11月20日電 (符皓)20日上午,「崇德尚藝·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巡迴宣講活動(雲南站)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活動旨在團結凝聚更多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肩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志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雲南300餘名文藝工作者到場聆聽了宣傳。
  • 「紅色文藝輕騎兵」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進千家萬戶
    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堅定文化自信、體現責任擔當,在服務人民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充分彰顯……」日前,《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致敬迎戰暴風雨的基層英雄 譜寫震撼人心的時代頌歌|現代京劇...
    魯網11月19日訊(記者 劉昊)致敬基層英雄,譜寫時代頌歌。安丘市聘請國內知名藝術家擔綱主創:國家著名戲劇導演、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周龍擔任導演;劇本由國家二級編劇李英明創作;山東省京劇院音樂總監、國家一級作曲指揮於建民,山東省呂劇院造型設計師劉志明,山東省京劇院配器趙鵬,國家大劇院舞美、燈光設計師孔一帆,中國戲曲學院碩士研究生、服裝設計師馮曉旭等知名專家加盟創作團隊,合力打造了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為一體
  • 山東省文聯邀您一起賞文藝精品跨新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2021山東新年文藝晚會」,將於12月31日在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拉開帷幕,「歌舞專場」「雜技魔術專場」「相聲專場」「戲曲專場」四臺演出連軸上演,將精品文藝獻給廣大人民群眾,共慶新年來臨。
  • 山東德州:「十四五」文化惠民堅定舉旗幟
    山東省德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對外公布,「十四五」時期,德州市將統籌城鄉發展,力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加快文旅基礎設施網格化覆蓋步伐。加快市級三館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A級以上旅遊景區的旅遊廁所等配套設施,加強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和利用,穩步推進圖書館分館建設,健全完善數字文化館,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標準化、均等化、智慧化。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內容。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12層報告廳隆重舉行。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陳曉霞希望《父母必讀》雜誌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堅守辦刊初心,以問題為導向,面向家長,宣傳普及科學實用的家庭知識和理念,在「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表示,《父母必讀》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期刊經營的創新發展之路,逐步形成了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支持體系,為全媒體時代深度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推動新時代音樂產業繁榮發展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黨中央在清晰把握中國現實和辯證分析複雜世界局勢前提下,認為文化產業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對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具有非凡意義。  舉旗幟。
  • 【春拂祁連醉八寶】舉旗幟聚民心展風貌║祁連縣新春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全縣宣傳思想和文化工作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注重改革創新,以「六個增強」為抓手(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增強文化內動力,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增強文化引領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增強文化凝聚力,推動文化產業提速發展,增強文化硬實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增強文化傳承力,加強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增強文化影響力),以守正促創新
  • 肩負起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任務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目標呼喚新作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紅色文藝輕騎兵鄉村行」活動啟動
    據市文聯消息,日前,市音協「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來到中江縣凱江鎮,由此拉開我市2020年「我們的徵程——紅色文藝輕騎兵鄉村行」活動帷幕。「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的志願者們,冒著寒風、熱情演出,營造出歡樂祥和的氛圍,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傳遞到百姓心間,將歡樂和美好送到群眾身邊。男女聲獨唱、琵琶獨奏、戲歌小合唱、小提琴獨奏、薩克斯獨奏陸續精彩登場……參演《同心結》的德陽歌手合唱《我的祖國》,掀起現場高潮,戰「疫」原創歌曲《我歸來時是春天》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 晉中:用文藝精品反映偉大時代
    晉中:用文藝精品反映偉大時代 2020-12-22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名文藝新秀獲「長沙文藝新人」獎(圖)
    「2014-2015 長沙文藝新人」評選頒獎典禮舉行,一批長沙文藝新人獲獎。   紅網長沙9月13日(時刻新聞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劉柯 實習生 饒茂乙)今日,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聯主辦的「2014-2015 長沙文藝新人」評選頒獎典禮舉行,簡媛等30名文藝新人受到表彰。湖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唐成紅,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湘濤等領導出席。
  • 中國服務育新人,共興文化展形象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把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概括為十五個字:「舉旗幟、聚民心
  • 16家京劇院團相聚線上抗疫展演月,這個「京劇的夏天」,非常有戲!
    」《英雄之城》的演唱者、武漢京劇院院長劉子微動情地說。28天、2場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26臺大戲、 16家京劇院團、近百位京劇表演藝術家——由國家京劇院與湖北省京劇院聯合全國各地京劇院團舉辦的「京劇的夏天——全國京劇院團線上抗疫展演月」正在線上你方唱罷我登場。開幕演唱會中,京歌《英雄之城》旋律一響,觀眾仿佛又回到那個笑中帶淚的「重啟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