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特色餅乾(Speculoos)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12-16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維他命資訊報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比利時傳統宗教節日:聖尼古拉節,也稱兒童節。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會收到很多喜愛的禮物,同時,自11月以來,各大商店就擺出了Saint-Nicolas形狀的Speculoos-焦糖餅乾,這也是該節日的」標配「。

近日,負責遺產名錄的國務秘書Pascal Smet在訪問Woluwe-saint-Pierre的Goossens糕點店時提到:布魯塞爾大區已將Speculoos餅乾和其他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這種由紅糖、麵粉、黃油和混合香料(肉桂、丁香、小豆蔻等)組成的傳統食品,至少從18世紀起,在聖尼古拉斯節開始之際,人們就食用它。

Pascal Smet說:"就像對fritkots和或菊苣(chicon-小苦菜)所做過的那樣,該地區正在將speculoos列入遺產清單,這樣可以永遠保護和改善它。"

該協會的協調員Géry Brusselmans說"幾乎所有的糕點師都還在用傳統方子準備每年12月的speculoos:用上好的黃油和木模。證明這種傳統的布魯塞爾手藝還活著! "

該協會還列出了首都地區約六十家手工麵包店和糕點店。在布魯塞爾,約有一百多人參與製造和銷售Grand Saint樣式的Spéculoos餅乾。

除了廣受群眾喜愛的餅乾外,布魯塞爾大區遺產名錄裡還包括了Ommegang遊行、fritkot、Toone木偶戲、聖維海根節(la Saint Verhaegen)以及啤酒文化和菊苣(chicon)文化。(原標題:比利時特色餅乾(Speculoos)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將文化景觀作為文化遺產的類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國際的認可。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0年12月17日 20:3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新聞】「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
  • 太極拳和送王船申遺成功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拳和送王船申遺成功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就在今晚8點35分,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太極拳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也是河南省第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_新聞中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阿聯提出將賽駱駝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消息稱:賽駱駝,作為一項與駱駝有關的社會活動和節日遺產,剛剛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消息指出,將賽駱駝列入名錄的申請由阿曼和阿聯提交。 賽駱駝是海灣阿拉伯君主制國家一種流行的體育活動。
  • 成功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得到全世界認可
    原標題:成功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得到全世界認可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前中國首次提出這一申請。一名研究人員說,將太極拳列入文化遺產名錄「將有助於這項運動被推廣到更多地方」。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8日報導,太極拳是全球流行的、有數百年歷史的中國武術運動。十多年來(最初的申請在2008年被拒絕),中國一直試圖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雲南保山兩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雲南省入選23項,其中保山永子圍棋製作技藝、騰衝玉雕上榜。國務院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予以保護,省、市、縣各級政府分別建立地方名錄開展非遺保護,實行逐級申報評審命名。此前,保山市已有苗族服飾(2006年第一批)、佤族清戲(2008年第二批)、騰衝皮影戲(2011年第三批)三個國家級項目,至此保山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達到5項。
  • 慈利板板龍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
    (截圖)慈利板板龍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截圖)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2日訊(記者 伍文 張潘)12月22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從近日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公示名單》獲悉,慈利板板龍燈由慈利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打包成龍舞(板板龍燈)項目,入選公示名單。板板龍燈表演。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甘南5項非遺項目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單 2021-01-06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論: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多重意義
     《聯合早報》12月18日報導:經過新加坡全國上下兩年多的申遺努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新加坡第一個被列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也是繼新加坡植物園後第二次申遺成功。雖然小販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存在,但入遺的意義重大。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同康憑「醬酒釀造技藝」成首個列入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酒企
    2009年,按照《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經過各地申報、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和覆審,最後由台州市人民政府發文公布,最終確定了第三批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項目,其中,「同康醬酒釀造技藝」作為傳承100餘年的傳統技藝,被列入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併名列優秀傳統技藝。
  • 馬黛涼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系巴拉圭首個申遺成功項目
    【南美僑報網編譯徐梓揚報導】12月17日,巴拉圭申報的「馬黛涼茶」(Tereré)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巴拉圭首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 河北楊氏太極拳等3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省文旅廳供圖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非遺項目「中國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評審通過,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邢臺市任澤區的王其和太極拳共3個項目位列其中,佔據全國7個項目的近一半之多。
  • 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從年初一旺到年初六
    精彩紛呈、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讓廣大市民在濃濃的傳統年味中盡享新年的喜悅。湛江人最為熟悉熱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從年初一開館到年初六,每天人頭攢動,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湛江木偶戲、吳川飄色、吳川瓦窯鼓、雷州石狗、遂溪獅頭彩扎、北坡遊魚等等,列入國家、省級非遺項目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
  • 蒙古人貢獻給人類文明的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蒙古族博克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1,蒙古族英雄傳奇嘎達梅林2006年國務院批准江格爾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9,科爾沁潮爾史詩
  •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在阿克塞拍攝
    為了加強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1月22日,由甘肅省民委、酒泉市民宗委、甘肅千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電視都市頻道《財富天下》欄目組)組成的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拍攝製作組在阿克塞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