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三重境界

2020-12-22 澎湃新聞

做事的三重境界

2020-12-14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魅力電臺

Radio

做事的三重境界

朗讀者:靳宇

第一重境界:做得到

在「三分鐘熱度」這個不良習慣面前,無數人淪為失敗者,但也有人成功克服。正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很多人完不成計劃的原因就在急於求成。

計劃做一件事,不要一開始就想著盡善盡美,不妨降低期待值,先著手開始,才有希望把別人做不完的事情循序漸進地完成。當然,要想「做得到」,還需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信念要像山一樣穩固。穩紮穩打、持之以恆是處理一切事情的重要原則。要想做事成功,就一定要堅定信念,勇敢地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壓不垮、推不倒,矢志不渝。二是抓住事情的關鍵。做事必先理清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衡量自己的能力,進而再去選擇妥善處理的時機和方式。

第二重境界:做得細

無論做什麼事,周密細緻都十分重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留下任何一個死角。足夠周密,才能成就事業;足夠細緻,才能迴避危機。心思細膩的人,做事時善於考慮他人的感受,常常能注意到一些別人不易察覺的細節,而在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來的善解人意,一旦被他人感知,便最能觸動人心。

開始圖省事,後來就費事;開始費點事,後來就省事,細節的事一定不能省。在細節問題上,多幾番思考,多幾番周旋,才能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第三重境界:做得妙

怎麼才能把事情做得妙?它跟眼界有關: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志向遠大之人,才更有機會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什麼是眼界?其實就是你看到的更高層面的東西。當謬誤與真理千纏百結、當詭譎與事實縱橫交錯、當現象與本質撲朔迷離,有眼界之人,定能使自己心明眼亮,見微知著,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做得到,別人做得到的事情,做得細,別人做得細的事情,做得妙,這些都會成為你的優勢,只要努力不止,進步自然不止。

稿件來源:人民夜讀

掃二維碼

下載客戶端

魅力霍林河

霍林郭勒融媒體中心

魅力霍林河微信公眾號

郵箱:meilihuolinhe@126.com

電話:0475—7966565

原標題:《做事的三重境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手做事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層?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做事的三重境界裡乘風破浪,逐級而上。 第一重境界 做得到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
  • 人民論壇網評|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三重境界
    明代著名學者薛瑄在《從政錄》中將官員的廉潔分為三重境界:「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見理明而不妄取,無所為而然,上也;尚名節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則勉強而然,斯又為次也。」作為領導幹部只有始終恪守廉潔自律的三重境界,才能守住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才能守住為官為民的政治底線。
  • 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被馬未都的語錄道出,富有哲理,警醒世人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是哪三重境界,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未都的語錄,就道出了人生三重境界,富有哲理,警醒世人,文字如下: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趨利,追求物質上的溫飽;第二重是趨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寄託;第三重是安放靈魂,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 師生關係的三重境界
    根據教師的教育水平不同,師生關係可以分成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師者,師也;生者,生也。處於這一境界的,在農村比較常見,大多是年紀較大的教師或者剛剛登上講臺的教師。當然,這和老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係,這類教師大多屬於「權威型」的,像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的教導主任就屬於這一個類型,他們往往受中國傳統教育方式影響比較重。
  • 關公信仰者的三重境界
    1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三重境界,是參禪者認識世界的三個階段。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社群營銷的三重境界
    目前已經形成商業模式的社群營銷,大致有三重境界。沒有形成模式的,過於個性化的不在此列。第一重境界:邊緣人群割韭菜——享受社群紅利,但最終玩壞社群。第二重境界:社區商業的社群化——有溫度的社群連接成為商業加法。第三重境界:沒有營銷痕跡的增強連接與關係讓渡——社群融入主流商業,成為商業的路由器,成就踏雪無痕的社群營銷。
  • 書法的三重境界!你在第幾重?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於做學問有著「三重境界說」,用他的評價方法來界定書法也許會引發深刻的思考。第一重:無我王國維使用了宋代晏殊的詞,說第一重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詞的表面是說在寒風慘烈的夜晚,樹上的綠葉被吹落一地,獨自登上高樓,一眼望去儘是看不到邊際的漫漫長路。
  • 運動學研究的三重境界
    日期:2019年12月17日正文共:1458字5圖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來源:平平高中物理的第一個概念便是關於物體運動的描述,即物體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其研究對象為質點,即用以代替物體的一個具有質量的點,這是運動學研究的第一重境界
  • 高球 | 高爾夫三重境界,你到幾重了?
    既然是修煉,就要有境界的劃分,亦或者稱之為階段。只有如此,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當前處於哪重境界,下一步要往什麼方向努力。 如果心中沒有一個這樣的概念,那就好比練劍沒有劍譜,練功沒有心法。那麼,想要取得大成就就會變得尤為困難。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大家在剛接觸高爾夫的時候,都會覺得這項運動很簡單:不就是掄起球桿擊打小白球嘛,自己用不了多長時間一定能練好。
  • 「何不食肉糜」的三重境界
    這是第一重境界——不相信。02北宋熙寧八年,不管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初衷如何的好,前期國庫收入是如何的充盈,但是這時候變法已經快要走進了一個死胡同。這年十月,天上出現了一顆彗星,按照當時的規矩,這是不祥之兆,於是就下詔求直言,讓群臣提意見。不少人就直說了新法的弊端導致的民間疾苦,舉了不少活生生的例子。
  • 馬拉松約跑的三重境界,你是?
    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跑步運動,而隨著加入跑步運動的時間先後不同,也體現出不同的「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的三重境界,藏在愛情詩句中的人生哲理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用三句描寫愛情的古詩詞來表達人生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意志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堅持不解,即使如此而日漸消瘦也不會後悔。「衣帶漸寬」,不是衣服變大了,而是自己為了追求目標而日漸消瘦,衣服顯得比以前大了,這句詩詞強調的是做事應該鍥而不捨、不屈不撓。
  • 一等人才的三重境界
    他的作者呂坤將人才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三等資質,聰明才辯;二等資質,磊落豪雄;一等資質,深沉厚重。何為深沉厚重?概括起來就是大工不巧,觸之不動,因果不昧。我們先說深沉厚重的第一重境界之大工不巧。《神鵰俠侶》中,在楊過的成長之路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窄門。
  • 互動設計的三重境界 | 境界一:穩紮穩打,4項基本功
    如何定義互動設計?互動設計中需要掌握很多能力,按照能力進階的過程,我將他們歸納為互動設計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穩紮穩打,4項基本功;第二重境界:提升洞察,思維進階;第三重境界:大局出發,產品Owner。一、第一重境界:穩紮穩打,4項基本功產品從抽象到具象的設計過程中,互動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簡法時評】NO.37 用心辦事的三重境界
    【簡法時評】NO.37 用心辦事的三重境界 2020-06-07 0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網球的三重境界,穩準狠
    如果把打網球的境界分為三重的話,那麼這三重境界就是穩準狠。第一重境界 穩穩,很簡單,就是擊球時儘量不失誤。打網球時對手要想從我們身上得分,無非兩種方法,一種是靠絕對的實力打出制勝分,這個是不受我們控制的因素。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受益一生
    文/大夢早先,讀《學問與智慧》一文的時候,看到有關於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的描述。可能當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理解的不是特別透徹,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追夢路上反反覆覆的把自己推到後重新建設。直到復盤自己的人生經歷,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出於意料的發現,所有場合中收穫的感悟居然和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境界不謀而合,不覺得對前輩又多了幾分敬仰。「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模仿的三重境界是什麼?
    被模仿者也不妨讀讀奧斯卡·王爾德的話以寬己懷「Imitation is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模仿是最真摯的恭維」模仿第一重境界那些哀鴻遍野的往往是產品沒有被超越,總是被模仿的或直接「原汁原味」複製粘貼ENTER尤其對於個人的原創產品幾年乃至幾十年嘔心瀝血的付出瞬間成了模仿者滿血復活的救命稻草在這一境界混著的模仿者
  • 創業者的三重境界
    文偃禪師有個著名的雲門三句,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最能體現創業的三重境界。涵蓋乾坤是有我之境,講的是創業者的格局和世界觀。是指創業者在充分運用自我的理性的前提下對自己的創業項目有一個全面深刻了解,對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有全面的設計。截斷眾流是無我之境。
  • 人生的三重境界:看遠 看透 看淡
    人生三境界 看遠,才能覽物於胸; 看遠即是目標也是過程,更是境界。目標牽引成長,過程充盈人生。凡此種種,無不說明,只有志向高遠,人生才會有前進航標,再插上執著的翅膀,便能愈飛愈高,窮千裡,覽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