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

2020-12-14 新民周刊

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很可能進一步瓦解外科醫生過去在手術臺上的權威身份。接下來,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

文 | 黃祺

「不需要醫生操作、機器人獨立為病人做手術,我認為十年之內就能實現。」7月23日,數十位來自上海各家醫院的外科專家參加了首期「華亭書院系列學術活動」。活動開始之前,上海市醫學會普外科專科分會主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沈柏用與記者談起外科醫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沈柏用教授

現代手術走過兩百年的歷程。200年間,「外科醫生」從剃頭匠變身自帶光環、受人追捧的手術臺絕對權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介入治療技術出現,「手術」不再是外科醫生的「獨門絕技」,「外科醫生」的定義和價值正在發生改變。

機器已經加入手術,輔助醫生工作

特別是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很可能進一步瓦解外科醫生過去在手術臺上的權威身份。接下來,外科醫生真的會消失嗎?什麼是外科醫生最核心的競爭力?未來看病模式改變將如何改變外科醫生的職業定位?「華亭書院」活動中,上海最有影響力、最活躍的一群醫生,展開了他們的討論。

外科醫學,如何跨過這道門檻

近二十年,中國普外科迎來迅猛發展的時代,規範化的診療體系初步建立,標準化的手術技術日漸成形,臨床研究初見端倪。世界醫學舞臺上,國際同行常常對中國外科名醫的手術創新刮目相看,中國外科醫學在全世界有了自己的聲音。

上海市醫學會普外科專科分會委員兼秘書蔡偉介紹,「華亭書院系列學術活動」將每月開展一次,每次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團隊圍繞一個主題、結合自身的經驗,與廣大青年學者溝通探討、教學相長,從專業水平、人文素養、技術革新等各方面,努力促進青年醫生學者成長進步。

「華亭的意思就是美麗的大廈,外科學是一座美麗的大廈,是醫學的殿堂。」沈柏用教授解釋了「華亭書院」名字的寓意。當天,多位上海外科醫學界前輩也參加了活動。瑞金醫院李宏偉教授說:「華亭書院」這個名稱啟示我們,外科醫生要有文韜武略,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有「人文精神」。

沈柏用教授說,普外科進入了新的時代,外科醫生普遍專科化,不再是什麼刀都能開的外科醫生。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機器越來越多地代替人的工作,如果機器能夠完全學會外科醫生的手術,終有一天機器就可以獨立為病人做手術,它還不會因為疲勞而帶來失誤。

「如果倒回十年,很多人還難以想像自動駕駛如何實現,但現在,已經有不少車主在高速公路上體驗自動駕駛的樂趣。外科技術上,人工智慧獨立操刀手術,可能很快就會實現,我認為十年內機器人就可以獨立做手術。到時候也許醫生只需要站在旁邊監控和保障,但不需要醫生動手。」

他認為,在這樣一個時代,外科醫生更應該傳承前輩大師們開拓創新的精神,更應該關注外科醫學的人文內含。「我希望全國各個外科領域中最先進的技術能夠在華亭書院這個平臺上與所有人分享,同時也希望大家一起討論怎麼才能做好外科醫學的人文傳承。年輕人也可以來吐槽一下你們的辛苦,講一講你們學習成長中的煩惱。」

醫療的中心回到疾病和病人

醫院裡,有內科病房、外科病房,現代醫學專科越來越細分後,病人看什麼科往往決定了接受什麼樣的治療,久而久之,醫生成了醫療行為的中心。這種情況容易造成疾病和病人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就醫體驗不夠理想。

沈柏用教授認為,這些年醫療觀念已經開始發生改變,醫療重新回到以疾病和患者為中心,治療團隊根據患者的疾病和需求來組織不同專業的醫生,給患者提供治療。「年輕的外科醫生需要適應這種變化,未來外科醫生這個職業的榮耀感會減少,以疾病為中心是一個趨勢,我們必須面對這個趨勢。」

醫療的中心回到疾病和病人,在這個轉型的關鍵時期,外科醫學的精神傳承就顯得更加珍貴。

外科手術是人類文明的「理性之光」,醫生拿起手術刀切開皮膚、找到病灶、解除病人痛苦的過程,是人從愚昧迷茫到客觀認識世界的過程。歷史上外科手術的進步,一次又一次突破人類對自己身體的認識,也深遠地影響了文化、文明的進程。

如今,外科手術的發展又到了一個關鍵時刻。當手術不再是外科醫生的專利,當機器可能代替人手、人腦,當主刀醫生不再是唯一權威,外科醫學還能繼續扛起「理性之光」的大旗嗎?「華亭書院」上的討論將大家的思考引向了更深的層面。

「當代外科醫學是以龐大的理論體系、知識體系和技術體系作為支撐,以人文關懷作為核心理念的系統工程。」中山醫院孫益紅教授在「華亭書院」上說。

孫益紅教授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劉穎斌教授,不約而同地談到外科醫生的「基本修養」。醫療分工越來越細,一些外科醫生除了開刀其他的一概不關心,兩位資深的外科專家對這樣的現象表示擔憂。

「一名外科醫生,電解質平衡搞不清楚,休克你認識不足,出凝血的機制你不了解,你想做好一個好的外科醫生,我看是不行,所以說『功夫在戲外』。」孫益紅教授說。

創新更難,但還是要創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樓文暉教授展示了一張非常有意思的圖片。圖片展示的是2012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個研究提供的數據。

統計數據形成的曲線顯示,根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手術文章計算,普外科手術創新的高峰是在1850年-1950年的100年間,目前所有成熟的普外科術式基本上都是在那個時代發明的。1950年以後,這本醫學雜誌上外科手術相關的文章佔所有文章數量的不到20%。

上世紀三十年代,加拿大外科醫生白求恩在延安為傷病員做手術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如今一名外科醫生要想完全創新一種外科手術,難度異常地大。樓文暉教授舉例說,一個「胰腸吻合」手術,現在就已經有差不多100種術式,幾乎所有可能的手術術式,都已經被做過了。

外科手術創新的難度,還在於倫理上的要求。一百年前,很多病人真的是在「死馬當做活馬醫」的狀態下接受外科手術,這給手術創新帶來了空間。但現在,病人的安全被放在第一位,因此手術創新的空間自然變得更小。

樓文暉認為,創新很難但外科醫生仍然需要創新精神。「我認為應該鼓勵醫學界跨區、跨界的更多交流;另外,要允許不同醫生、不同醫學中心之間有自己的特色和差異。」

「外科醫生,依舊要相信我們手中的這把手術刀。」劉穎斌教授說。

相關焦點

  • 自閉症患者做外科醫生?2020最火爆美劇《良醫》
    這部劇就是由弗萊迪·海默Freddie Highmore主演的醫療類美劇《良醫》。它的口碑相當不錯,連續三季的評分都在9.0以上。《The good doctor》美劇《The good doctor》,中文名為《良醫》又名《好醫生》,是由出品過《實習醫生格蕾》的ABC(美國廣播公司
  • 美少年海默出演自閉症醫生,9.2高分美劇《良醫》治癒這個春天
    《良醫 第一季》(The Good Doctor)長年佔據豆瓣全球口碑劇集榜top5,這部由《豪斯醫生》的主創大衛·簫爾創作的醫療劇,改編自同名韓劇《好醫生》卻超越原版,早在2017 年就已經在美國播出,到現在已經播到第三季了,豆瓣評分分別為9.2、9.2、8.9。
  • 弗萊迪海默主演美劇「良醫」續訂第四季
    時光網訊ABC電視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過後宣布,旗下評分最高的美劇之一《良醫》要續訂第四季了,本劇現在第三季播到了13集。「《良醫》是那種無畏面對包容性的特別暖心劇集之一,編劇大衛·蕭爾的故事,與弗萊迪·海默身為Shaun Murphy醫生的精湛表演,都是讓本劇在過去三季拔得頭籌的原因,我也很興奮看到劇集接下來將如何發展。」ABC娛樂的總裁在宣布《良醫》續訂時表示。
  • 《良醫》他是自閉患者也是天才醫生,有這樣的醫生應該會感到安心
    這是我唯一追全在更的美劇,真的很不錯。男主還是孩童時期飾演的《八月迷情》中音樂神童,讓我記憶猶新,強烈推薦!《良醫》,主人公是個自閉症,剛開始看還行,往後劇情都一樣了,還非要插感情線,感興趣可以看看。學會一點醫學常識,如果別人遇到生命危險,真的可以救人。看得我熱血沸騰!這男孩太帥了!簡直厲害的天下無敵!我有劇要追了。我想知道為什麼這個社會多數人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即使結果有了還是堅信自己 。是什麼,誰會知道,有些人生下來就是有使命感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需要的時候遇到這樣的良心醫生。
  • 《良醫》自閉症天才醫生
    當新冠狀肺炎的疫情惡化時,觀看美國電視劇《良醫》,並觀看優秀的醫護人員搶救和治癒傷口,這是非常適當的,而且非常治癒。該劇講述了一位自閉症天才醫生肖恩的故事,該醫生在美國一家醫院的一群專業醫生的領導下,每天處理各種醫療事件並治療各種患者。
  • 《良醫》,一個講述自閉症天才醫生,逐漸成長的故事
    小七今天想向大家推薦的這部劇叫做《良醫》,這部劇講的是一個自閉症的醫生如何成長的故事。男主肖恩,同時也是自閉症的天才醫生。他和醫院的院長是好朋友,他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的緣分認識了院長。院長對待肖恩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 ABC大熱新劇《良醫》續訂第二季 海默的天才醫生獲得認可
    灰機GAME朱麗葉3月08日訊「2017年最成功的新劇《良醫》獲得第二季續訂 為海默小哥哥再續一年!」美國時間3月7日,ABC電視臺宣布續訂弗萊迪·海默(Freddie Highmore)主演的醫務劇《良醫》(The Good Doctor,又譯「好醫生」)。
  • 《良醫》一部關於患有自閉症的外科醫生的良心美劇
    《良醫》是於2017年09月23日在美國ABC電視臺播出的醫學題材電視劇,並由弗萊迪·海默、尼古拉斯·岡薩雷斯等人主演。在墨菲成年之後被醫院的院長亞倫·格拉斯曼拉入醫院,成為一名駐院醫生。在墨菲剛開始進來時,受到了醫院管理層的質疑「一名患有自閉症的醫生是否能在行醫時保持理性的治療」,這一點引起很多人的同感,院長並以此立下承諾,若墨菲在行醫中出錯的同時卸下自己院長的職位並永遠離開這家醫院。
  • 必刷的高分美劇《良醫》,對人性的挖掘厲害了!
    美劇《良醫》自2017年首季開播以來就收穫大量好評和絕佳收視率,這部醫療劇改編自2013年的同名韓劇,該韓劇已經被多次翻拍,可以說在題材上給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向,在優秀的醫療劇如《實習醫生格蕾》、《外科風雲》、《急診室故事》等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的時候,《良醫》的出現無疑是讓這個類型的影視劇市場再次紅火了一把。
  • 《良醫》呆萌肖恩和卡莉的初次約會
    最近熱播的美劇《良醫》中,在前兩季劇情發展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新的元素,而這一季小天才海默和卡莉的愛情線終於安排上了。在這裡我們不僅能看到人性殘酷的一些真相,也能看到人類之間那份純潔至上的感情也是對於生命最好的禮物,最重要的是這部影片中也出現了冠狀病毒,真的推薦大家看起來,一起學習醫學知識。如果你已經錯過了其他治癒又心動的美劇,那這部可不要錯過了哦。
  • 三季評分均在9.0以上,美劇《良醫》到底有何魅力?
    《The good doctor》美劇《The good doctor》,中文名為《良醫》又名《仁醫》、《好醫生》。這部劇是根據2013年樸才範執筆的同名韓劇改編,講述的是一群專業優秀、實力強大的外科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故事。
  • 美劇《良醫》裡的特殊種種
    接受百度某友人推薦,這一周在家刷了下美劇《良醫》雖然第二季我還沒看完,但有些些許的感受,或者說美帝跟國產劇和中國國情不一樣的地方,有些事再好萊塢電影裡感受不到的,跟大家分享下特殊種種。1~政治正確或者說非白人太多了肖恩墨菲患有自閉症,且又一個糟糕的父親,即便擁有學者症候群,但能成為外科醫生,還是很讓認驚訝的。體現成熟制度能有效關注弱勢群體?
  • Eric Winter加盟ABC新劇之王《良醫 The Good Doctor》
    Eric Winter加盟ABC新劇之王《良醫 The Good Doctor》,他將飾演多集角色Matt Coyle醫生,年輕﹑具魅力的他給了醫院的外科醫生團隊一個深刻印象,不過他的真實性格將令團隊其中一員陷入尷尬的境況
  • 豆瓣9.0高分美劇,《良醫》的魅力在於頂尖的科學和高尚的醫德
    近日,一部美劇開始在各大視頻網站走紅,它就是2017年播出的《良醫》,時隔兩年之後,再度走紅,這樣一部美劇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呢?美劇《良醫》又名《好醫生》改編自同名韓劇《好醫生》,自2017年第一季開播以來,就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 販夫皂隸的古代外科醫生
    希臘、羅馬早期時代,外科曾成為一個專業,但後來停滯不前。中世紀西歐,最初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分並不是很明顯,他們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公元1258年威尼斯醫生行會的章程清楚表明,內科醫生與外科醫生都可以進入行會而沒有任何差別,在這一時期的文獻中,內科醫生與外科醫生都有擔任教師(masters)的資格。
  • 張文宏說「水平高的醫生常吵架」,美劇《良醫》是,國產劇裡肖戰...
    急診科、胸科、神經科、兒科、消化科、婦產科,覆蓋職業異常全面,但看蓄勢待發的劇集,醫生會不會「吵架」,才是突圍關鍵。《餘生,請多指教》《我們從結婚開始戀愛》《愛的釐米》《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一起深呼吸》《幸福還會來敲門》,不少待播劇名字一望而知,「我們衝著戀愛去」。楊紫、肖戰《餘生,請多指教》,大提琴專業學生林之校在畢業前夕,遭遇父親患癌住院,邂逅醫生顧魏。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回想起來,外科醫生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作孽,不忍看著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非要憑一己之力當救世的菩薩,但是卻不懂,神和人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菩薩不管救世成不成,都會有人供奉,外科醫生成功了別人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失敗了只能自己獨自面對。試問,這種每天都在風險和挑戰中掙扎的生活,每天都毫無規律可言的作息叫不叫亂?
  • 是時候告訴你外科醫生的真面目!
    2. 外科醫生到底什麼時候上班?外科醫生最擅長什麼?說葷段子一個說不好葷段子的外科醫生。。。。。。不存在的做一臺能輕鬆說學逗唱的手術最能體現術者的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外科醫生最幹不好什麼事?請客吃飯首先時間就很難確定因為要避開彼此值班、開會的時間好不容易湊齊了又被一臺急診手術困住心裡再急都不會丟下手術刀只能丟下一桌的朋友當外科醫生的朋友也是需要一定耐力的
  • 一位世界級權威腦神經外科醫生,為什麼會堅信天堂是真實存在的
    死後的世界,天堂真的存在嗎?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心裡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人死後還有一個世界,那就是生命能夠繼續,將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後在各個地方的說法不一,比如在西方的宗教,他們認為死後人將會變成靈魂,要麼接受審判,要麼去天堂。在佛教稱之為六道輪迴,輪迴轉世。
  • 好看電視劇美劇推薦 良醫 願每個人都可以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美劇《The good doctor》,中文名《良醫》另名《好醫生》、《仁醫》。講述一個年輕﹑有學者症候群(在某種藝術或學術上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有10%自閉症患者有這種症候群)的外科醫生Shaun Murphy加入了一間著名醫院San Jose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