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盆栽花卉。它的花雖小,但卻具有濃鬱的蘭花般的芳香,正是「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米蘭名字的來歷,大概是因為它的花朵形似金黃色的小米粒,其香氣如蘭花一樣而得此名。米蘭的葉子小巧玲瓏,三、五成複葉,樹形直立挺秀,花同枝柔葉大的珠蘭花極相似,因而人們又叫它木本珠蘭、樹珠蘭、木珠蘭,也有不加區別就叫它珠蘭的。此外,還由於它的香氣誘人,花開象魚子,因而有賽蘭香、蘭花木、樹蘭、碎米蘭、魚子蘭等名稱。
米蘭,不但花香芬芳宜人,瓜子似的小葉也使人感到清秀高雅;嚴整緊湊的株型,茂盛的長勢,油綠髮亮的葉色和那金色繁密的花朵,給人以豐盛圓滿,欣欣向榮高貴大方的感覺。
米蘭稍能耐陰,所以是上好的裝飾室內的綠化材料。花朵是窨制花茶的鮮花之一。另外,它還可用來提取香料叫樹蘭油的油率在0.5~0.8,如果用浸提的方法,產品就是樹蘭浸膏,得率可達4~4.5%,是名貴的天然香料。
一、性狀與種類
米蘭是楝科米仔蘭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盆栽呈灌木狀,高不過0.7~1米米蘭分枝多,樹冠整齊。枝條的幼嫩部分有星狀的褐色鱗片,老熟時隨即脫落。葉子是奇數羽狀複葉,葉柄上有極狹的翅;每個複葉有3~7枚瓜子形狀的小葉,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花很小,直徑約2毫米,黃色,香氣甚濃。繁密細小的花朵組成團錐花序,著生於樹端葉腋。花期很長,在北方從6月~10月陸續開放,如溫度適宜,光照充足,肥水恰當,秋後還有一茬花,所以又名四季米蘭。
米仔蘭屬有250~300種,分布在亞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5種。現在作為觀賞植物裁培的,除米蘭外,還有一種形態與米蘭相仿,常被誤認為是米蘭的一個園藝栽培品種,叫大葉米蘭,葉子比米蘭大些,顯得狹長,小葉數也多,一般是3~7枚,多的可達1枚;另一顯著特徵,是幼嫩的小枝、葉片和花序上,都密生銀色的星狀鱗片,組織老熟時也逐漸隨之脫落。而米蘭只是在枝條幼嫩部分才有鱗片。這種大葉米蘭分布在臺灣省沿海的雜本林間,所以也叫做河灣米蘭(A.tawaniana Hayata)。
二、習性與繁殖
米蘭生長在華南熱帶或亞熱帶林間,喜溫暖,對低溫十分敏感,很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就能造成整株死亡。當氣溫達16°C左右時,植株就能抽生新枝,但是生長非常緩慢,不能形成花穗。氣溫達25°C以上時,生長旺盛,新枝頂端葉腋孕生花穗。米蘭不耐幹早,喜歡溼潤的生長環境,同時,稍能耐蔭蔽。
米蘭的繁殖比較困難。過去都採用空中壓條。這種方法雖然成活率高些,但是繁殖數量有限,
不能滿足需要。同時空中壓條的管理工作比較繁雜,稍一疏忽,常常影響成活,或延長生根的時間。為此,近年來各方都試用扦插繁殖。根據各地的經驗和我們的實踐,米蘭扦插繁殖,當滿足了它所要求的較高溫、溼度條件下,生根整齊,成活率較高,生長較快。如果生根條件不具備,則只能長期地維持生命,延續半年以上葉黃脫落而死亡。
米蘭的扦插繁殖,首先要選好插條。米蘭一年中多次生長,採取插條要在枝條生長停止以後,組織逐漸充實成熟,並將再次抽生新枝之前。在此期間,枝條內養分充足,組織中水分較幼嫩枝少,扦插不易腐爛,易於成活。採條適期的標誌是枝端葉片質厚、色綠,腋芽飽滿。
插條育根物以通透性強,排水良好而有一定的持水能力的蛭石較好。此外,採用純淨的河沙,或是腐葉土摻沙也可。
插條生根的快慢與扦插育根物的低溫高低關係很大,低溫高生根快,低溫在30~32°C時,插後40天可以生根;低溫在25~28°C時,經過50~60天才能生根,某些插條質量差的便枯死。但是,低溫高,葉片蒸發快,插條新陳代謝也處於活潑狀態,如果溼度低,則加速造成插條脫葉,插條一旦落葉,即無成活的希望。所以高溫還必需保證高溼。通常須保持85%以上的相對溼度。在低溫高、溼度高的情況下,還必須注意遮蔭,否則氣溫過高也會造成插條落葉死亡。
扦插的時期,不受季節的限制。一般在溫室內進行時,可結合入室越冬修剪下來的枝條,溫室內創造局部增溫保溼的扦插床進行扦插。生長季節則在7~8月份高溫高溼季節,加強保溼和遮蔭措施,也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插條宜剪取一年生枝條,長10釐米左右,插條先端保留2~3片葉,其餘全部剪去。據報導,插條基部用20~25PPm的吲哚丁酸浸12~24小時,或者蘸一蘸B12針劑,對插條都有促進生根的作用。
在繁殖數量不多時,可以果用空中壓條。一般採用二、三年生枝條,粗0,5釐米左右,枝條上段留4~6個小枝,下段剪去分生側枝,然後在計劃生根的部位剝去03~0.5釐米寬的一圈樹皮。在環剝處,用摻有糠殼或碎草的粘土,捏成一個土球,再外用花盆、竹筒等套好並加以固定。也可用青苔包住傷口,外邊再用塑料布包住,並把上下口紮好,上部可鬆些。不管那種育根材料,一定要保持溼潤,約經40~70天可望生根。高壓條宜在春季出房後、新枝萌發前進行,或在雨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