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鍛鍊-好處多多
自行車在我國是一種很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們在上下班和郊遊時都經常用它。據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表明,騎自行車和跑步、遊泳一樣,是一種最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鍊。
在國外,騎自行車健身可以說是方興未艾。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披露,美國有2000萬人甩騎自行車健身,而且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1987年比1986年增加了30%,1988年又比1987年增加了36%。法、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還以騎自行車「一日遊」的時髦體育旅遊消遣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踴躍參加。
1.健身作用
自行車是克服心臟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世界上有半數以上的人是死於心臟病的,騎單車不只能藉腿部的運動壓縮血液流動,以及把備註從血管末梢抽回心臟,事實上卻同時強化了微血管組織,這叫「附帶循環」。強化血管可以使你不受年齡的威脅,青春永駐。
除此之外,習慣性的單車運動,更能擴大你的心臟。否則血管愈來愈細,心臟愈來愈退化,到了晚年,你就會體驗到它所帶來的煩惱,那時你會發現,自行車運動是多麼的完美。
單車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曾經有個老年人以6天時間,完成了460公裡的單車旅行。他說:「老年人一周至少要有3次運動,使心臟強化起來,恢復正常功能。你要使心臟激烈跳動,但不可過久。如此它將能適應緊急狀況,如趕車或抵抗困境。」
單車運動同時也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還能防止發胖、血管硬化,並使骨骼強半。自行車使你不必用藥物來維持健康,而且毫無害處。
單車運動,不只可以減肥,還使你的身段更為勻稱迷人。藉運動減肥,或邊節食邊運動的人,身材比只先靠節食減肥的人來得更好,更迷人。我不知道如何來描述「更迷人」,但事實上,運動所帶來的結實肌肉,和單車運動所練成的細小足踝,比令人憔悴、青筋突起的節食,總好看多了吧!
適當的運動能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使你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從經驗中,可知道單車運動就能產生這種荷爾蒙。
事實上因為踩單車壓縮血管,使得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因此你吸進了更多的新鮮空氣。騎過一陣子之後,你會覺得腦筋更清楚。
騎著這種靠本身體力去踩的雙輪腳踏車,你會感覺十分自由且令人暢快無比。它不止是一種減肥運動,更是心靈愉悅的放逐。
自行車鍛鍊的好處是不限時間、不限速度。騎自行車不但可以減肥,而且還可使身材勻稱。由於自行車運動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所以還可以強化心臟功能。同時還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踩自行車壓縮血管,使得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鮮空氣,會覺得腦筋更清楚。騎在車上,你會感覺十分自由且暢快無比。它不再只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愉悅心靈的方式。
運動專家指出,由於自行車運動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軀幹多為靜力性的工作,兩腿多為動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時,下肢的血液供給量較多,心率的變化也依據踏蹬動作的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不同。身體內部急需補充養料和排出廢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時增加2倍—3倍。如此反覆練習,就能使心肌發達,心臟變大,心肌收縮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增強。從而使肺通氣量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提高。
(1)能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現代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騎自行車是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
(2)能提高心肺功能,鍛鍊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騎自行車運動對內臟器官的耐力鍛鍊效果與遊泳和跑步相同。此項運動不僅使下肢髖、膝、踝3對關節和26對肌肉受益,而且還可使頸、背、臂、腹、腰、腹股溝、臀部等處的肌肉。關節、韌帶也得到相應的鍛鍊。
(3)能減肥。騎自行車時,由於周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鍊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
(4)可改善性功能。每日騎自行車4—5公裡,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強,有助於夫妻間性生活的 和諧。
(5)能益壽延年。根據國際有關委員會的調查統計,在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郵遞員的壽命最長,原因之一就是
他們在傳遞信件時常騎自行車的緣故。
騎自行車運動,不僅可以在戶外進行,而且在室內也可以開展。在室內開展時,一般要藉助固定自行車或功率自行車等專門的健身器械方可進行。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把車購回,放置在封閉陽臺等處進行這一健身活動。也可以利用有雙支架的能使自行車後輪懸空的舊自行車,經充分固定後騎用。在室內開展此項運動,可以減少在戶外因交通擁擠或路面不平整而發生的騎車損傷。
2.注意事項:
進行騎自行車鍛鍊時,要注意正確的騎車姿勢。首先要調整好自行車鞍座的高度和把手等。調整鞍座的高度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內側及會陰部的擦傷或皮下組織瘤樣增生。調整把手可以有助於找到避免疼痛的良好姿勢。踩踏腳板時,腳的位置一定要恰當,用力要均勻,如果腳的位置不當,力量分布不均勻,就會使踝關節和膝關節發生疼痛。此外,還應經常更換手握把手的位置,注意一定的節奏,可採取快騎與慢騎交替進行。
3.運動量的掌握:
室內騎固定自行車鍛鍊的運動量。主要取決於車速。車速可根據每分鐘蹬車的次數來決定,也可根據自行車輪的周徑,推算每分鐘象徵性騎的距離。一般在騎車幾分鐘後,應停一下在1—2秒鐘內計數脈率,以便掌握運動量。如果脈率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減慢車速;如脈率慢,則應增加車速。開始進行騎固定自行車鍛鍊時,一般進行10—20分鐘,然後逐漸增加鍛鍊時間。最初幾天,可能會感到下肢肌肉酸痛,但堅持數天後便可消失。以後可逐漸地將鍛鍊肘間延長到30分鐘或更長些。此外,也可利用加阻的方法增大運動量。對於功率自行車和固定自行車,加阻是十分容易的,利用舊自行車進行鍛鍊的,則可以利用剎車來調節一定的阻力,以提高運動強度。
一、走路和騎單車的身體變化比較
1. 心跳數 - 很接近,差異極小
2. 熱量消耗 - 表面看起來步行的熱量消耗為單車的一倍以上,但因花費的時間不同, 若以平均每分鐘的熱量消耗,則兩者的熱量消耗是差不多的。兩者的數據很接近,但相對來說,騎單車來得輕鬆很多。 ( 因為速度較快,感覺有風,體溫容易下降,不會感到疲倦。 ) 雖然,感覺騎單車比較輕鬆,但以心跳數的變化來說,騎單車的心跳變化較大。心跳變化愈大,表示身體的負擔愈大,所以運動量較大。所以,騎單車的好處是,感覺很輕鬆,但身體的運動量卻能很快達到!
二、騎單車的重要發現
實驗結果:
1. 步行 - 可強化小腿肚的肌肉
2. 單車 - 可強化大腿的肌肉、腸腰肌 (髂腰肌 )
大腿的肌肉主要作用,乃在支稱體重和舉起腳步,所以,一定得好好鍛練才行。大家不熟悉的腸腰肌 (髂腰肌 ),其作用也是在支撐身體,但其重要性卻不輸大腿肌,因為,若腸腰肌衰弱,人就無法久站,容易臥病在床。
鍛鍊腸腰肌的運動,除了騎單車以外,另一個運動就是爬樓梯。但是,爬樓梯會讓膝蓋承受全身的重量,對老年人並不適合,所以,老年人若要訓練腸腰肌,還是以騎單車最適合。
三、利用小斜坡來做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在最近的研究發現,必須要用到自己本身最大肌力的 30% 以上,才能提升肌力。沒有達到此程度的肌力訓練,肌肉還是會有衰弱的可能。那騎單車要如何做才能運用到自己本身最大肌力的 30% 呢 ? Ans.: 經實驗發現 1.25% 的斜坡,騎 50 公尺便可達到。
四、騎單車可以讓血管變年輕
運動後,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就會產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功用,就是可以讓包圍在血管周圍的肌肉變得柔軟。血液的流動速度愈快,產生的一氧化氮也愈多。實驗發現,騎單車可以讓血液的流動速度加快十倍。 所以,有血管方面疾病的朋友們,可以考慮騎單車來改善血管喔!
五、專家的建議
健走和騎單車,都是有氧運動,都能讓血管變年輕、減肥和預防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但是,健走卻不太能提升肌力。
要騎多久的單車才能讓血管確實變年輕呢?
專家建議 -
40 歲 一週要騎 160 分
50 歲 一週要騎 150 分
60 歲 一週要騎 140 分
騎單車的注意事項:
1. 謹守交通規則
2. 注意安全
3. 老年人量力而為,不要超過
4.騎行安全裝備齊全:頭盔 手套 頭巾 眼鏡 夜間騎行注意加些反光或發光的小東西
http://maidong2012.taobao.com/
美國前總統布希是一個狂熱的自 行車運動愛好者。他曾說:「騎自行車時,我會把一切煩心事趕出腦外,把注意力集中在路面上,我能感受到獨處的清淨。騎自行車是有趣的鍛鍊。」近年,隨著人 們環保和健身意識的提高,自行車出行和鍛鍊受到很多人的推崇,騎車鍛鍊也漸成一種時尚。
騎車鍛鍊益處多
預防大腦老化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騎自行車是大腦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騎車時由於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鮮空氣,能提高智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提高心肺功能騎自行車和跑步、遊泳一樣,是一種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鍊。騎自行車是有氧運動,對身體生理機能的促進作用很明顯。騎車時,通過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鍛鍊心肺功能,提高人體有氧工作能力。
減肥騎自行車時,由於周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鍊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
改善性功能每日騎自行車4~5公裡,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
益壽延年有調查統計表明,在世界上各種不同職業人員中,以郵遞員的壽命最長,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在傳遞信件時常騎自行車的緣故。
騎車鍛鍊要得法
錯誤的騎車方法不僅影響鍛鍊效果,而且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因此選擇騎車鍛鍊,要注意正確的方法。
姿勢要正確心情要放鬆騎車時,通常上身要稍微前傾,兩臂伸直,兩眼平視,注意力要集中。蹬車時,前腳掌用力,身體保持平衡不搖晃。遇到上坡和 逆風時,身體要前傾;下坡或順風時,身體要正直,注意下坡安全。同時,呼吸要與車速配合好,採用腹式呼吸,儘量用鼻呼吸。
一般人認為, 所謂的騎車蹬踏就是腳往下踩,腳蹬子轉一圈,能前進就行了。其實不然,正確的蹬踏應分為踩、拉、提、推4個連貫的動作。腳掌先向下踩,小腿再向後收縮回拉,再向上提,最後往前推,這樣正好完成一周蹬踏。如此有節奏地蹬踏,不僅節省力氣,還能提高速度。初學者要避免錯誤姿勢,如雙腿向外撇、點頭哈腰等等。
注意變換姿勢騎車時間較長時,要注意變換騎車姿勢,使身體的重心有所移動,以防會陰部某一點長時間著力。每天站立10分鐘,這對於山地自行車選手來說是每天必做的功課。而對於那些在平地上騎自行車的人來說,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用力要均衡騎車時臀部坐正,兩腿用力均衡,防止一側用力過猛。在踩踏腳蹬時,儘量確保膝蓋不要完全地伸展,以免使重心移至胯部,造成身體的傷害。
車座要合適如果自行車車座太高,不僅騎自行車時身體不舒服,動作不協調,且因騎車人只能勉強上下左右搖擺地踏,使會陰部與車座不斷摩擦。舒適的車座 位置應當呈水平或者略微向下傾斜一點。如果車座向上翹,即使其材質再好也會壓迫臀部動脈。此外,還要選擇那些比較寬的車座。
循序漸 進量力而行許多年輕人騎車貪圖多量和快速,如沒有長途騎車就一下子騎了50公裡,而且只追求速度、力量,這樣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嚴重的膝蓋會出現積水。騎車健身要掌握好姿式和動作,先慢後快,這是初入門騎車鍛鍊者要掌握的原則。初騎變速車時,速度不要太快,時間也不要太長,待身體適應後再加速和加時。
騎車鍛鍊有禁忌
車流大的馬路不適合騎車由於市區環境汙染較大,汽車尾氣及粉塵會對人產生很大危害,騎自行車時,由於運動量加大,被動吸入的有害氣體將會隨著心肺功能的加強而快速傳遍全身,進而毒害到全身臟器。短期內使人感到心裡不舒服、乾咳;時間長了人會頭疼、渾身無力。長年累月在馬路上騎車鍛鍊,被動吸入的廢氣還可能引發肺部疾病。另外,機動車眾多,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還有,夏季馬路溫度很高,容易使人 中暑。因此騎車出行要儘量避開汙染嚴重的馬路,而選擇環境較好的路線。那些工作地點較遠,不方便騎自行車出行的人,也可選擇室內固定自行車來鍛鍊。
裝備不齊不適合騎車因頭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車時發生腦震蕩的機率,所以美國保險條例中規定騎車必須戴頭盔,否則發生意外無需賠償。但在我國,騎車者很 少能注意到這一點。除此以外,騎車時常用的護具還有護膝、護踝、護肘和護腕,可以防止行車中發生扭傷、挫傷等傷害。如果把騎車當作運動來做,那麼這些保護器具一定要配全。
溫馨提示:
1.關注KHS單車官方微信:回歸自然、回歸家庭、讓心無界!
將好的文章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2.微信公眾號請搜索:KHS單車或加微信號:KHS-JINAN;
3.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4.查看所有歷史文章: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