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感染新冠肺炎 湖北已有7位教授不幸去世 其中5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2月26日,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官網發布消息:楊崇琪教授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醫治無效,於2月25日6時在湖北省人民醫院離世,終年66歲。
上遊新聞記者據媒體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包括楊崇琪在內已至少7位大學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其中5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最年輕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柯卉兵,終年41歲。
▲2月25日,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楊崇琪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救治無效去世,享年66歲。圖源於網絡
武漢工程大學心理學教授 楊崇琪
2月26日,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官網消息:楊崇琪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醫治無效,於2月25日6時在湖北省人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66歲。
公開資料顯示,楊崇琪教授生於1954年。1977年考入武漢化工學院(現武漢工程大學)化機專業,19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華中師範大學雙學位學習;1987年,在武漢工程大學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1990年起,先後擔任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心理輔導》雜誌社副社長、社長,紅桃開集團副總裁、董事;2003年以來,在武漢工程大學任教,任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湖北省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2015年底退休。
楊崇琪老師在同事和學生心目中都是一名好老師:他品德高尚、治學嚴謹、愛生敬業、為人友善。其同事則表示,楊先生人如其名,熱愛自己的職業,勤勤懇懇、操勞不息,慷慨仁義、與人為善。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圖源於網絡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教授 工程院院士 段正澄
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享年86歲。
段正澄院士,1934年生,江蘇鎮江人。1957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機械系,後留校工作至今,是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段正澄教授在自動化、數位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創新性成果。先後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他所領導的教學與科研團隊,199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並獲得「五一」勞動獎狀。
1996年,段院士研發了國際首臺全身伽馬刀。1999年,由中國「原創」的世界首臺大型放療設備——全身伽馬刀問世。全身伽馬刀可進行旋轉動態聚焦,使伽馬射線焦點對準經過精密定位後的腫瘤,從而殺死腫瘤細胞,大大降低對人體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傷,目前已在全國100多家醫院使用,惠及近百萬人。
2009年,已經75歲高齡的段正澄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當時年齡最大的院士。
▲2月19日,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柯卉兵,因感染新冠肺炎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圖源於網絡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 柯卉兵
2月19日,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柯卉兵,因新冠肺炎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終年41歲。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柯卉兵是7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教授中最年輕的一位。
柯卉兵生於1979年,2002年6月,獲湖北大學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6月,獲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6月,獲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社保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7月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柯卉兵教授畢生致力於中國社會福利政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出版個人專著兩部、合著兩部,參編教材五部。
▲2月7日,華中科技大學三級教授紅凌因新冠肺炎逝世,年僅53歲。
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學三級教授 紅凌
2月7日,華中科技大學三級教授,生命科學院楚天學者紅凌教授,因新冠肺炎逝世,年僅53歲。
紅凌出生於1966年11月,中國稀有疾病研究聯盟全國協調主任及法律代表、博導、楚天學者。1987年獲武漢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名校伯克萊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作博士後研究。2007年,紅凌回到國內擔任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紅凌教授主要研究與人體重大疾病及稀有疾病相關的基因UBIAD1的分子機制,在該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曾任中國國家科學獎評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會委員和中國稀有疾病研究聯盟全國協調主任。
▲2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的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逝世,享年62歲。圖源於網絡
從事器官移植30餘年的林正斌教授
2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的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逝世,享年62歲
公開資料顯示,林正斌教授,1983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年輕時赴日本金澤醫科大學留學,從事器官移植專業30餘年。生前任武漢市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擅長腎移植術及術後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治療,腎移植術後的各種併發症治療。
據《健康時報》報導,大約在1月27日左右,林正斌教授住進了醫院治療,隨後核酸檢測確診新冠肺炎。病情發展迅速,不到一個星期就進了重症監護室。
林正斌從確診到去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所以,病情發展這麼快,目前推測可能是體內觸發「炎症因子風暴」所致,這也是現在許多新冠肺炎病患病情急轉直下的原因。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劉筱嫻。圖源於網絡
高等教育婦幼衛生專業創建者劉筱嫻
2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劉筱嫻同志,因病醫治無效,終年87歲。
公開資料顯示,劉筱嫻1933年5月22日出生於廣州市一個華僑家庭,祖籍廣東臺山,1953年入原中南同濟醫學院衛生系(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學習,1957年畢業並留在武漢醫學院(現同濟醫學院)衛生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先後擔任同濟醫科大學衛生統計學教研室主任、社會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婦幼衛生系主任職務,於2000年2月退休。
劉筱嫻是我國高等教育婦幼衛生專業創建者。為培養婦幼專業人才,她於1985年創辦我國第一個本科婦幼衛生專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婦幼保健專業人才並成為我國婦幼衛生事業的中堅力量。
▲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湖北水彩領軍人物劉壽祥。圖源於網絡
首位創辦水彩畫系的劉壽祥教授
2月13日凌晨5點,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湖北水彩領軍人物劉壽祥因新冠肺炎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逝世,享年62歲。
1958年4月出生的劉壽祥,是湖北武漢人,1981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師範專業,並留校任教,從事水彩畫的教學與創作。時任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水彩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主任。
劉壽祥是全國美院第一個創辦水彩畫系的教授,培養的學生「桃李遍天下」。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劉壽祥的女兒女婿也感染病毒住院,夫人在家單獨隔離,希望劉老師家人儘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