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是吳宇森導演生涯的第一部爆款作品,這部充滿暴力美學風格的作品初一面世,便吸粉無數,不僅在當年奪得香港電影票房冠軍,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更是引發了一陣「小馬哥」時尚風潮,港澳臺地區的街頭青年爭相模仿:豎起衣領的風衣、嘴角叼著一根牙籤、漆黑的墨鏡,一時間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成為了一個時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拋去美好的回憶外,《英雄本色》實際上講述的是一段英雄的悲歌;曾經的四面威風的大哥宋子豪淪落為倍受欺壓的普通人;而背叛兄弟的小人「大哥成」坐上了高位,橫行霸道。這種講述英雄末路的故事自帶悲情。
影片以兩條「兄弟情」為情感線索,一代大哥宋子豪在遭遇小人暗算、兄弟反目後,隱忍無奈後作出的絕地反擊。「小馬哥」雙手持槍衝鋒,兄弟三人並肩戰鬥的場面,被後來者不斷模仿。
本文試圖從「劇作」、「暴力美學」、以及「影片的時間跨度」三方面來解讀這部極具開創性經典之作。
劇作分析:
《英雄本色》是一部典型的類型片,臉譜化的人物,一波三折的復仇之路,戲劇化的表演形式。如若從這些單一元素判斷,我們絕不會認為這樣的一部電影具有什麼開創性,但吳宇森講這些元素雜糅在一起,神奇般的打造了一部經典黑幫片,為後來的香港黑幫電影提供了獨具開創性的範本。
即使在今天看來,《英雄本色》仍是不可多得精品,雖然被新晉導演不斷模仿,但抓住其中的精髓的並不多。
1·角色塑造
《英雄本色》的高明之處在於,導演沒有著重塑造一個深仇大恨的角色,而是把重點放在「兄弟情義」上。主角豪哥為什麼會被捕?是因為想到兄弟阿傑;被捕前的豪哥,還不想連累兄弟——譚成,自己引開警察被捕。
這大哥做的,講義氣,有擔當,挑不出毛病來;豪哥落魄之後,並沒有心思東山再起,而是選擇放下,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這一點,宋子豪有點像金庸筆下的蕭峰。他在乎的不是個人的愛恨情仇,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別人。直到他的最後的復仇,也都是因為兩個兄弟,而不是自己想重新做老大。
這也是《英雄本色》與其他黑幫電影最大的不同,推動劇情發展的動力是「兄弟情」,而不是《教父》中的的「家族利益」之爭。
「豪哥」、「小馬哥」他們皆是出身市井,沒有穩定的根基,拼一下能贏,也可能墮入深淵。所以他們熱血冒險也謹慎小心。這些角色塑造很接地氣,更容易被市民階層接受,也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2·兄弟情:「彌合」與「彌補」
《英雄本色》的故事架構並沒有多麼複雜,吳宇森本打算主要講述豪哥與親兄弟阿傑的情感羈絆;阿傑是警校畢業,代表了光明與正義;而黑社會背景的豪哥勢必會與阿傑產生戲劇上的衝突。二者在角色地位上的存在天然對立。
在經歷了背叛,坐牢之後,豪哥竭力掙脫自己的黑社會背景,渴望得到弟弟阿傑的諒解,也完成自己的救贖。
但吳宇森導演在拍攝中,臨時決定,給豪哥的另一位兄弟「小馬哥」加戲,從而構成一明一暗兩條感情線推動故事發展。影片中,小馬哥為人情深義重,為了幫阿豪報仇,斷了兩條腿;阿豪欠小馬哥的情,還不清,還不盡。小馬哥要復仇,要東山再起,豪哥無法拒絕。
於是,豪哥陷入了一黑一白的情感糾結中。他既想獲得阿傑的諒解,彌合兄弟間的嫌隙;又想挽救昔日的江湖兄弟,彌補小馬哥曾為他付出的犧牲。
無奈之下,豪哥決定犧牲自己,自己向阿成復仇。讓阿傑能升官,讓小馬哥獲得兩百萬美金,後半生無憂。但三兄弟沒有聽豪哥的安排,最終一起並肩作戰,完成了復仇,消除了兄弟間的嫌隙。
3·時代衝突:江湖變了,小人得志,英雄沒落
影片中,豪哥、小馬哥是江湖道義的化身,做事講規矩,有口碑,即使是警方也頗為敬重宋子豪這樣的人。
而大哥成卻是通過背叛宋子豪,取代了大哥的位置,並依靠狠辣的手段迅速的爬上了公司高位。在最後的槍戰中,大哥成囂張的對豪哥說:「我有錢,坐牢也會被放出來,黑的可以洗成白的」。完全一副無恥小人嘴臉。
乍一看,《英雄本色》是講述一位英雄與小人的衝突,實際上,影片展示的是時代的衝突。隨著時代的變化,老人跟不上新的步伐,引發優勝劣汰。
新人出頭,完全不按章法,一味的貪圖利益,絲毫不顧及江湖信義。「大哥成」出賣豪哥,背後是公司老闆的授意,也是利益驅使下的必然選擇。
作為老江湖的宋子豪,必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綠林好漢;而假鈔公司的目標是賺錢,江湖規則在資本面前一文不值。當宋子豪不能使得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被新人取代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兒。
二·暴力美學
香港電影是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它最早發源於原始藝術,隨後在香港電影中得以應用,並發育成熟(存在爭議,也有說在美國達到成熟),成為一種電影美學風格。吳宇森及其老師張徹導演功不可沒。
1·充滿儀式化的暴力行為,賦予暴力行為一定的合理性
當小馬哥在鏡頭前,緩緩掏出雙槍,一邊衝鋒,一邊射擊,風衣飄動,子彈橫飛;血肉模糊的場景不僅沒有令觀眾產生血腥的不適感,反而會令觀眾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這便是暴力美學給觀眾的震撼。
本質上說,《英雄本色》是一場黑幫的內部爭鬥,從頭到尾,除了「阿傑」介入,並沒有其他第三方勢力介入。在這樣的「黑吃黑」劇情下,所有角色的暴力內鬥,便有了合理的邏輯支撐,拋去了道德包袱。
2·小馬哥受傷
「槍戰」是《英雄本色》裡的亮點,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小馬哥拒絕了朋友的幫助,而選擇單槍匹馬為豪哥報仇,其自尊、好強的性格彰顯無遺。
報仇激戰前的歡樂場面與隨後的血腥槍戰形成鮮明對比;西裝革履瞬間化為血肉模糊;風衣、白色西裝、四濺的血漿雙手持槍的衝鋒,這些元素酣暢淋漓的在短短幾分鐘內呈現在大熒幕上,形成一種強烈的暴力美學視覺衝擊,令觀眾大呼過癮。
這場「槍戰」的主角小馬哥一邊與酒店的女人打情罵俏,一邊在花盆裡藏手槍;整個過程細膩流暢,「小馬哥」的風流倜儻的表象背後,有著縝密而狠辣的計劃。通過這一場「槍戰」戲,導演也成功塑造了一個表面放蕩不羈,實際上自尊、好強且頗有城府的黑幫人物。
3·英雄末路小馬哥
當一個人失去太多的時候,生死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小馬哥為豪哥復仇,變成了瘸子,三年來,他日思夜想的,就是跟隨豪哥奪回以前的尊嚴。
但是,豪哥已經沒有心思再打打殺殺了;豪哥的決定,斷了小馬哥的東山再起的希望,他知道憑藉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於是打算勒索200萬美金,遠走他鄉。
影片的第二次激戰也因此而起,小馬哥太陽穴包紮著繃帶,身穿一件舊大衣,一瘸一拐的深入虎穴。此時的音樂也變得節奏緊張。
碼頭上的激戰,小馬哥瘋狂的掃射,無畏的衝擊,多年來積壓的不甘心、憤怒都在此時化作一顆顆子彈。
影片的最後,小馬哥已經被子彈打成了篩子,鮮血濺在阿傑的臉上,豪哥抱著兄弟發出痛心的嘶吼。
經典何以成為經典
經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其無法複製;在商業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草莽時代,閒散的社會人員們自發的抱團形成組織,他們彼此信任,一起奮鬥,打架的時候為兄弟擋過刀,賺錢的時候,一起狂歡。
那種把「背後」交給兄弟保護的默契,經過時間的凝練,經過槍火的考驗,這是那個時代的男人用生命去捍衛江湖信義。
當時代變遷,商業時代來臨,人情關係被漸漸瓦解,大家都不再追求江湖道義時;大哥們也就淪為了悲情英雄。
①從頭再來,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可是真的能拿回來嗎?論陰險毒辣玩手段,大哥成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論賺錢,小馬哥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兒,斂財能力無法與大哥成相比較。小馬哥唯一勝過大哥成的地方,就是講義氣。
直到最後,小馬哥悲哀的發現,自己說出的豪言壯語,竟然成了一句空話。與之對比鮮明是大哥宋子豪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默默吞下人生的不如意。
②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與同樣是經典的《教父》相比,《英雄本色》中的英雄多了一份無奈,一絲溫情,他們沒有自己的家族,所依賴的只能是兄弟,相當脆弱。一旦兄弟背叛,他們自然從高位跌落,宋子豪就活在這樣的掙扎中,企圖保留自己最後一份尊嚴。
但現實不允許他金盆洗手。弟弟見到他,滿臉寫著仇恨,可憐的豪哥走出監獄卻進不了家門。昔日的兄弟,被人當做要飯吃的打發,自己卻什麼也回報不了。
身為曾經的江湖大佬,豪哥非常清楚當年害他的人是誰,但他選擇了沉默,選擇放下了江湖事。當受傷的小馬哥出現在他面前時,阿豪說:「就算殺了阿成,又能怎樣呢?」
是啊,又能怎樣呢?看慣了打打殺殺,經歷了大起大落後的豪哥,已經明白,恩恩怨怨無休止,復仇只能越陷越深。
③「做好人是要經過考驗的」
剛出獄的豪哥本以為可以金盆洗手,和弟弟、朋友平靜的生活下去。可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畢竟曾經做過大哥,威名猶在,做警察的弟弟不能信任他;另一面,落魄的兄弟——「小馬哥」指望著他東山再起;夾在中間的豪哥左右為難;更危險的是,被曾經的叛徒「大哥成」盯上了。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在兄弟情的裹挾下,阿豪被迫走上了復仇之路。小馬吐槽豪哥:做壞人的時候,被人罵,做好人還要被人跟蹤。真是裡外不是人。活得太累了。
結語:
一部上世紀20年代的作品,在今天仍舊可以散發迷人的魅力,這種跨越時間的作品,我們尊稱為經典。
影片中的兄弟情深,對人生起起伏伏的無奈感嘆,小馬哥那句: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來!直至今天,依然可以喚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英雄本色是什麼,我想起一位哲人說過的話:所謂英雄,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舊選擇熱愛生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生活,活出自己的英雄本色!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