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雄本色》,吳宇森的首部「爆款」是如何打造的

2021-01-16 看電影的阿飛

《英雄本色》是吳宇森導演生涯的第一部爆款作品,這部充滿暴力美學風格的作品初一面世,便吸粉無數,不僅在當年奪得香港電影票房冠軍,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更是引發了一陣「小馬哥」時尚風潮,港澳臺地區的街頭青年爭相模仿:豎起衣領的風衣、嘴角叼著一根牙籤、漆黑的墨鏡,一時間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成為了一個時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拋去美好的回憶外,《英雄本色》實際上講述的是一段英雄的悲歌;曾經的四面威風的大哥宋子豪淪落為倍受欺壓的普通人;而背叛兄弟的小人「大哥成」坐上了高位,橫行霸道。這種講述英雄末路的故事自帶悲情。

影片以兩條「兄弟情」為情感線索,一代大哥宋子豪在遭遇小人暗算、兄弟反目後,隱忍無奈後作出的絕地反擊。「小馬哥」雙手持槍衝鋒,兄弟三人並肩戰鬥的場面,被後來者不斷模仿。

本文試圖從「劇作」、「暴力美學」、以及「影片的時間跨度」三方面來解讀這部極具開創性經典之作。

劇作分析:

《英雄本色》是一部典型的類型片,臉譜化的人物,一波三折的復仇之路,戲劇化的表演形式。如若從這些單一元素判斷,我們絕不會認為這樣的一部電影具有什麼開創性,但吳宇森講這些元素雜糅在一起,神奇般的打造了一部經典黑幫片,為後來的香港黑幫電影提供了獨具開創性的範本。

即使在今天看來,《英雄本色》仍是不可多得精品,雖然被新晉導演不斷模仿,但抓住其中的精髓的並不多。

1·角色塑造

《英雄本色》的高明之處在於,導演沒有著重塑造一個深仇大恨的角色,而是把重點放在「兄弟情義」上。主角豪哥為什麼會被捕?是因為想到兄弟阿傑;被捕前的豪哥,還不想連累兄弟——譚成,自己引開警察被捕。

這大哥做的,講義氣,有擔當,挑不出毛病來;豪哥落魄之後,並沒有心思東山再起,而是選擇放下,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這一點,宋子豪有點像金庸筆下的蕭峰。他在乎的不是個人的愛恨情仇,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別人。直到他的最後的復仇,也都是因為兩個兄弟,而不是自己想重新做老大。

這也是《英雄本色》與其他黑幫電影最大的不同,推動劇情發展的動力是「兄弟情」,而不是《教父》中的的「家族利益」之爭。

「豪哥」、「小馬哥」他們皆是出身市井,沒有穩定的根基,拼一下能贏,也可能墮入深淵。所以他們熱血冒險也謹慎小心。這些角色塑造很接地氣,更容易被市民階層接受,也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2·兄弟情:「彌合」與「彌補」

《英雄本色》的故事架構並沒有多麼複雜,吳宇森本打算主要講述豪哥與親兄弟阿傑的情感羈絆;阿傑是警校畢業,代表了光明與正義;而黑社會背景的豪哥勢必會與阿傑產生戲劇上的衝突。二者在角色地位上的存在天然對立。

在經歷了背叛,坐牢之後,豪哥竭力掙脫自己的黑社會背景,渴望得到弟弟阿傑的諒解,也完成自己的救贖。

但吳宇森導演在拍攝中,臨時決定,給豪哥的另一位兄弟「小馬哥」加戲,從而構成一明一暗兩條感情線推動故事發展。影片中,小馬哥為人情深義重,為了幫阿豪報仇,斷了兩條腿;阿豪欠小馬哥的情,還不清,還不盡。小馬哥要復仇,要東山再起,豪哥無法拒絕。

於是,豪哥陷入了一黑一白的情感糾結中。他既想獲得阿傑的諒解,彌合兄弟間的嫌隙;又想挽救昔日的江湖兄弟,彌補小馬哥曾為他付出的犧牲。

無奈之下,豪哥決定犧牲自己,自己向阿成復仇。讓阿傑能升官,讓小馬哥獲得兩百萬美金,後半生無憂。但三兄弟沒有聽豪哥的安排,最終一起並肩作戰,完成了復仇,消除了兄弟間的嫌隙。

3·時代衝突:江湖變了,小人得志,英雄沒落

影片中,豪哥、小馬哥是江湖道義的化身,做事講規矩,有口碑,即使是警方也頗為敬重宋子豪這樣的人。

而大哥成卻是通過背叛宋子豪,取代了大哥的位置,並依靠狠辣的手段迅速的爬上了公司高位。在最後的槍戰中,大哥成囂張的對豪哥說:「我有錢,坐牢也會被放出來,黑的可以洗成白的」。完全一副無恥小人嘴臉。

乍一看,《英雄本色》是講述一位英雄與小人的衝突,實際上,影片展示的是時代的衝突。隨著時代的變化,老人跟不上新的步伐,引發優勝劣汰。

新人出頭,完全不按章法,一味的貪圖利益,絲毫不顧及江湖信義。「大哥成」出賣豪哥,背後是公司老闆的授意,也是利益驅使下的必然選擇。

作為老江湖的宋子豪,必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綠林好漢;而假鈔公司的目標是賺錢,江湖規則在資本面前一文不值。當宋子豪不能使得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被新人取代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兒。

二·暴力美學

香港電影是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它最早發源於原始藝術,隨後在香港電影中得以應用,並發育成熟(存在爭議,也有說在美國達到成熟),成為一種電影美學風格。吳宇森及其老師張徹導演功不可沒。

1·充滿儀式化的暴力行為,賦予暴力行為一定的合理性

當小馬哥在鏡頭前,緩緩掏出雙槍,一邊衝鋒,一邊射擊,風衣飄動,子彈橫飛;血肉模糊的場景不僅沒有令觀眾產生血腥的不適感,反而會令觀眾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這便是暴力美學給觀眾的震撼。

本質上說,《英雄本色》是一場黑幫的內部爭鬥,從頭到尾,除了「阿傑」介入,並沒有其他第三方勢力介入。在這樣的「黑吃黑」劇情下,所有角色的暴力內鬥,便有了合理的邏輯支撐,拋去了道德包袱。

2·小馬哥受傷

「槍戰」是《英雄本色》裡的亮點,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小馬哥拒絕了朋友的幫助,而選擇單槍匹馬為豪哥報仇,其自尊、好強的性格彰顯無遺。

報仇激戰前的歡樂場面與隨後的血腥槍戰形成鮮明對比;西裝革履瞬間化為血肉模糊;風衣、白色西裝、四濺的血漿雙手持槍的衝鋒,這些元素酣暢淋漓的在短短幾分鐘內呈現在大熒幕上,形成一種強烈的暴力美學視覺衝擊,令觀眾大呼過癮。

這場「槍戰」的主角小馬哥一邊與酒店的女人打情罵俏,一邊在花盆裡藏手槍;整個過程細膩流暢,「小馬哥」的風流倜儻的表象背後,有著縝密而狠辣的計劃。通過這一場「槍戰」戲,導演也成功塑造了一個表面放蕩不羈,實際上自尊、好強且頗有城府的黑幫人物。

3·英雄末路小馬哥

當一個人失去太多的時候,生死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小馬哥為豪哥復仇,變成了瘸子,三年來,他日思夜想的,就是跟隨豪哥奪回以前的尊嚴。

但是,豪哥已經沒有心思再打打殺殺了;豪哥的決定,斷了小馬哥的東山再起的希望,他知道憑藉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於是打算勒索200萬美金,遠走他鄉。

影片的第二次激戰也因此而起,小馬哥太陽穴包紮著繃帶,身穿一件舊大衣,一瘸一拐的深入虎穴。此時的音樂也變得節奏緊張。

碼頭上的激戰,小馬哥瘋狂的掃射,無畏的衝擊,多年來積壓的不甘心、憤怒都在此時化作一顆顆子彈。

影片的最後,小馬哥已經被子彈打成了篩子,鮮血濺在阿傑的臉上,豪哥抱著兄弟發出痛心的嘶吼。

經典何以成為經典

經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其無法複製;在商業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草莽時代,閒散的社會人員們自發的抱團形成組織,他們彼此信任,一起奮鬥,打架的時候為兄弟擋過刀,賺錢的時候,一起狂歡。

那種把「背後」交給兄弟保護的默契,經過時間的凝練,經過槍火的考驗,這是那個時代的男人用生命去捍衛江湖信義。

當時代變遷,商業時代來臨,人情關係被漸漸瓦解,大家都不再追求江湖道義時;大哥們也就淪為了悲情英雄。

①從頭再來,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可是真的能拿回來嗎?論陰險毒辣玩手段,大哥成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論賺錢,小馬哥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兒,斂財能力無法與大哥成相比較。小馬哥唯一勝過大哥成的地方,就是講義氣。

直到最後,小馬哥悲哀的發現,自己說出的豪言壯語,竟然成了一句空話。與之對比鮮明是大哥宋子豪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默默吞下人生的不如意。

②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與同樣是經典的《教父》相比,《英雄本色》中的英雄多了一份無奈,一絲溫情,他們沒有自己的家族,所依賴的只能是兄弟,相當脆弱。一旦兄弟背叛,他們自然從高位跌落,宋子豪就活在這樣的掙扎中,企圖保留自己最後一份尊嚴。

但現實不允許他金盆洗手。弟弟見到他,滿臉寫著仇恨,可憐的豪哥走出監獄卻進不了家門。昔日的兄弟,被人當做要飯吃的打發,自己卻什麼也回報不了。

身為曾經的江湖大佬,豪哥非常清楚當年害他的人是誰,但他選擇了沉默,選擇放下了江湖事。當受傷的小馬哥出現在他面前時,阿豪說:「就算殺了阿成,又能怎樣呢?」

是啊,又能怎樣呢?看慣了打打殺殺,經歷了大起大落後的豪哥,已經明白,恩恩怨怨無休止,復仇只能越陷越深。

③「做好人是要經過考驗的」

剛出獄的豪哥本以為可以金盆洗手,和弟弟、朋友平靜的生活下去。可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畢竟曾經做過大哥,威名猶在,做警察的弟弟不能信任他;另一面,落魄的兄弟——「小馬哥」指望著他東山再起;夾在中間的豪哥左右為難;更危險的是,被曾經的叛徒「大哥成」盯上了。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在兄弟情的裹挾下,阿豪被迫走上了復仇之路。小馬吐槽豪哥:做壞人的時候,被人罵,做好人還要被人跟蹤。真是裡外不是人。活得太累了。

結語:

一部上世紀20年代的作品,在今天仍舊可以散發迷人的魅力,這種跨越時間的作品,我們尊稱為經典。

影片中的兄弟情深,對人生起起伏伏的無奈感嘆,小馬哥那句: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來!直至今天,依然可以喚起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英雄本色是什麼,我想起一位哲人說過的話:所謂英雄,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舊選擇熱愛生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生活,活出自己的英雄本色!

(全文結束)

相關焦點

  • 以《英雄本色》為例,淺析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
    不得不說,《英雄本色》絕對是吳宇森導演的翻身之作,通過他的鏡頭,呈現出來的人物英雄情懷,兄弟情義都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英雄豪氣。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得不從暴力美學開始說起,接下來我將從暴力美學的概念,吳宇森鏡頭下的暴力美學,以及暴力美學運用給我們的啟示這幾個點逐一展開論述。
  • 《英雄本色》令主創集體鹹魚翻身,也導致吳宇森與徐克的決裂
    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令臺前幕後的主創集體鹹魚翻身,吳宇森也憑藉此片奠定了暴力美學風格。後來開拍了兩部續集,但他內心非常抗拒,並不想拍。因此,在《英雄本色2》時,他與徐克產生了分歧,後來退出了第三部的拍攝。
  • 吳宇森拒拍《英雄本色3》,徐克親自下場執導,結果終結了該系列
    可是《英雄本色》系列卻有這方面的嫌疑,事情是這樣的。1986年,由吳宇森導演、徐克監製的《英雄本色》,在上映後創下了票房之冠,高達3465萬港元的票房,成為香港電影的裡程碑作品。於是新藝城就想開拍續集,遭到了吳宇森的強烈反對。
  • 徐克與吳宇森不謀而合,一致認定狄龍是《英雄本色》中宋子豪的最佳...
    因為兩人都拜師張徹門下,張徹便以京戲武生的類別為靈感,將他們打造成了邵氏武俠電影裡最成功的雙角。 這樣的設計成就了狄龍和姜大衛,同時也深深影響了當時還在張家班當助理導演的吳宇森,以至於後來他在寫《英雄本色》裡的宋子豪時,除了參照自己和徐克的友情,也不自覺的沿用了張徹為狄龍和姜大衛設計的一活一穩。因為師出同門,再加上經常合作拍戲,狄龍和姜大衛很快成了親密無間的兄弟。
  • 「英雄本色」吳宇森:我發誓絕不再讓人拿槍指著我的頭
    > 在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大師班的現場,古稀之年的吳宇森將他的電影人生娓娓道來,原來,《英雄本色》裡「小馬哥」周潤發那句深入人心的臺詞「我發誓決不再讓人拿槍指著我的頭」竟然是吳宇森說給自己聽的。
  • 《英雄本色》:一首吳宇森在銀幕上寫給男人們的「宿命悲歌」
    而在如此情懷的指引之下,以英雄為夢的男人靈魂,如何被度化到生命的彼岸呢?江湖上的恩怨情仇,朝堂上的忠孝節義,將奮鬥在世界上的男人命運和時代起落無縫的裹挾在一起,交相輝映中,那份雜糅於時光的情愫,是男人們一曲悠長的「宿命悲歌」。
  • 吳宇森談《英雄本色》:我不敢奢求它能獲獎,拍完就行
    吳宇森,還記得他導演的一個電影當年真的是非常的火,那就是《英雄本色》當時的演員陣容也是有咱們的兩個影帝,那就是金馬影帝狄龍和金像影帝周潤發。多年以後,導演吳宇森談到幾年前拍的電影《英雄本色》後,淡淡一笑。
  • 吳宇森隱秘往事:英雄本色中最虧欠張國榮,因口吃改行做導演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
  • 《英雄本色》冷知識:當年發行商跪求吳宇森一定別用周潤發,張國榮...
    《英雄本色》冷知識。 而發哥在出演《英雄本色》之前,雖然是當紅電視明星,可卻是電影圈的票房毒藥。當時發行商求著徐克和吳宇森,用誰都別用發哥,但後來鄭浩南接了另一部戲,這個角色才落到發哥頭上。
  • 《英雄本色》背後的故事
    時年39歲,與狄龍同歲的吳宇森,也是一樣迷茫。從197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過客》開始,到1983年的《英雄無淚》,10年來吳宇森一直鬱郁不得志,拍攝著自己不喜歡的喜劇片。儘管換了邵氏、嘉禾、新藝城三個公司,吳宇森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苦悶不已。甚至被公司雪藏,無戲可拍。雖然有志難伸,但在邵氏期間,師從張徹,卻也學到了不少經驗。
  • 策劃:獨家解析《無敵者》 四型男重塑英雄本色
    因為影片翻拍自吳宇森執導的香港影片《英雄本色》,還未上映,就已經有了極大的關注度。影片能否超越前作?韓式槍戰片會如何演繹暴力美學?都是觀眾對影片的期待。  《英雄本色》家族譜  提起《英雄本色》,觀眾會馬上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吳宇森和徐克的三版《英雄本色》。
  • 《英雄本色2018》MV "我們不一樣"原班人馬打造
    《英雄本色2018》MV "我們不一樣"原班人馬打造 《英雄本色2018》曝MV "我們不一樣"原班人馬打造 時長:02:33 來源:電影網
  • 《英雄本色》:懷舊者的墓志銘
    長期不得志,積鬱已久的吳宇森,一朝尋得知己,積澱的抱負終於在銀幕上噴薄而出。英雄惜英雄,在徐克的合力下《英雄本色》一舉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打破了票房紀錄。吳宇森「暴力美學」的個人風格也自此確立,其影響力波及大洋彼岸,學徒包括昆汀,羅德裡格茲等。
  • 《英雄本色》,如何評價,網友:他們的兄弟情義
    《英雄本色》,如何評價,網友:他們的兄弟情義《英雄本色》是1986年8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的,是由吳宇森導演執導的,是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他們三個一起主演的動作電影。大家都知道《英雄本色》是在1986年上映的,到現在上映時間已經有32年的時間了,現在來看的話《英雄本色》已經是一部跨時代的電影了,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還在一遍一遍的觀看,可謂是真的經典。當時這部電影不僅開創了香港槍戰動作類型電影的潮流,讓風衣墨鏡雙槍殺手成為一個傳說,也讓香港電影繼功夫類型電影後重新進入到國際電影市場,為之後一眾香港電影人闖入好萊塢紛紛敲開了大門。
  • 《英雄本色》拍攝背後的冷知識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知識是關於《英雄本色》這部電影的。吳宇森闊別三年重返影壇據說吳宇森在拍攝這一部電影之前休整了三年。電影裡面那一句「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失去的東西一定要奪回來。」其實也是吳宇森真實情況的血照,吳宇森的復出也離不開好死黨徐克的幫忙,當時是徐克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工作室,吳宇森才得到了英雄本色的劇本以及這個機會,並且開機拍攝了這部經典的英雄本色。發哥曾經也被稱為「票房毒藥」現在的發哥是名副其實的票房號召,一直以為發哥就是一個天生的電影巨星,生來就是來拍電影的。
  • 周潤發的9部好萊塢電影,吳宇森兩度助陣,還有一部合作了周星馳
    憑藉《英雄本色》、《辣手神探》等作品,名震華語影壇的周潤發,也在1995年轉型北美影壇,並參與了不少好萊塢電影作品的拍攝。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周潤發出演的9部好萊塢電影。1、周潤發的好萊塢首秀——《替身殺手》1995年年底,周潤發走入北美影壇。然而進入好萊塢之後,發哥的演藝事業卻意外的陷入了沉寂。
  • 《英雄本色》:喬伊賽克的烏託邦,懷舊者的墓志銘
    1986年,吳宇森執導的影片《英雄本色》橫空出世。序幕過後的鏡頭裡:整潔靚麗的現代城市街道中,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一身黑西裝,外套黑風衣,戴著黑墨鏡,烏黑濃密的頭髮用摩絲打的鋥亮。晨風中,他掏出火機點燃嘴邊叼著的菸捲,看到大哥的車駛來了,露出一個頑皮的壞笑。
  • 《英雄本色2018》複製不了經典,但王凱卻意外的好
    1986版《英雄本色》1986年,《英雄本色》問世後,整個香港的風衣和墨鏡賣到脫銷。即便在韓國,「小馬哥」的形象也可謂路人皆知。在此之後的三十年中,叼著牙籤、雙槍開火的殺手在電影中不斷出現,黑幫片成為香港電影中除了武俠片之外的另一大類型。然而再沒有電影,能複製《英雄本色》的輝煌。
  • 《喋血雙雄》31年:徐克與吳宇森徹底決裂,周潤發被罵忘恩負義
    要說真正「扎心」的恩怨,還屬與吳宇森之間的林林總總。 兩人因新藝城而結緣,在《英雄本色》達到頂峰,而終,便是這—— 電影品質如何仁者見仁,但除卻電影的真實故事與吳彥祖之外,關於《除暴》最大的討論熱點就是劉浩良在電影中多次致敬了這部30年前的電影。
  • 原來《英雄本色》小馬哥靈感來源就是《追捕》的杜丘!(上篇)
    吳宇森導演最近很忙——先是為自己31年前的經典《英雄本色》修復版重映站臺,然後就為新片《追捕》接踵上映(11.24)忙活著,70歲高齡還跟小夥子似的,忙得不亦樂乎。影片《追捕憤怒的河》+《英雄本色》的重映,讓吳宇森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你可能不太清楚,《英雄本色》和《追捕》電影之間的緣分!其實,對於吳宇森導演來說,這真的是一個輪迴式的夙願——當時還在拍喜劇電影的吳宇森,看了1976年的名作《追捕你》後,非常想拍一部高倉健對杜先生的愛,以及硬朗的現代英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