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12月8日新品沒失約,首款無線頭戴耳機AirPods Studio粉墨登場,矮油,不對,應該是AirPods Max,這名字更霸氣、順耳,果粉一邊喊4399元太貴,另一邊卻說很香。
當時華叔就跟一位朋友聊這事情,剛開賣沒多久顯示發貨時間是12月16日,一下子跳到一個月後,當時綠色、藍色最暢銷,沒到多久連黑色、白色也一起向後推遲發貨。
發貨時間推遲代表什麼?
由於購買的人太多,導致存貨不足,推遲發貨的訂單就是邊生產邊發貨進行。
這時候肯定有人問到底誰代工AirPods Max?
歌爾股份,聽聞還是獨家代工,竟然沒有立訊精密的事情?
以蘋果的尿性,為了供應鏈穩定,同時提高自己的價格話語權,按道理會安排兩個供應商,現在分配一個獨家代工?
說白,蘋果自己也沒太大把握,到底AirPods Max銷量如何,畢竟前幾代AirPods價格相對「親民」,AirPods Max未來真的長期賣爆,再配立訊提高產能也不遲。
之前跟藥師聊,華叔就預測蘋果的新耳機至少3000~4000元,結果,蘋果真定價到我預測的最高上限,不過,說實話,能玩頭戴耳機的人,對於4399元並不care,大家去京東搜搜,幾萬塊的頭戴耳機比比皆是,甚至有賣13萬。
但,這些幾萬塊是專業耳機,AirPods Max並非針對耳機發燒友,這就尷尬了,賣得貴,到底誰會買?
我們了解背景後,就更容易分析歌爾股份作為Max獨供廠商的前景——
到底AirPods Max首銷賣爆後是真(長期)需求?還是假(短期)需求?
目前,灰色、銀色、綠色、天藍色都要等明年3月底才發貨,粉色等待時間相對較短。
缺貨背後有3大可能性——
1、蘋果根據這麼多年的銷售經驗,新品銷售初期不會放太多存貨,等需求提升才加量,但一時間蘋果也沒想到需求如此爆棚,導致短期供不應求的假像。
2、購買AirPods Max有真果粉,也有渾水摸魚的黃牛,誰的比例更高?也不得而知,假如果粉比例高,說明是真需求;如果黃牛比例高,說明躉貨造成市場供貨暫時短缺,目的為了提價賣出賺差價。
3、上面兩點都存在的可能。
如果持有歌爾的小夥伴,肯定不想黃牛佔比更高,畢竟這是假需求,幾天時間,甚至1、2個月我們很難看出AirPods Max真正長期需求,即使第一代AirPods也是等了幾個月才發現是爆款。
AirPods Max對歌爾明年業績貢獻?
全球不缺果粉,AirPods Max現在定價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偏高,AirPods第一代也有相同遭遇,前幾個月吐槽聲連綿不絕,之後各大媒體吹:真香,臉被打腫。
點擊播放 GIF 2.8M
結果,蘋果「號召」各路神仙,流量明星、網紅帶動下,AirPods單純是耳機,成了流行標誌。
某電商平臺上,3000元以上頭戴耳機月銷不足1400臺,而月銷量最高的頭戴式耳機售價為68元,銷量為5.5萬筆。售價為799元的AirPods 2月銷達6.3萬筆,AirPods Pro單店鋪月銷達2.2萬筆。
不過,這不代表AirPods Max在中國沒有市場。相反,近幾年中國智能硬體普及度非常高,只不過,消費者對產品定價敏感、保守。就像AirPods一樣,除非它本身足夠流行,有大量初級用戶的優質反饋,後續才會有更多果粉充值,否則,目前許多人只會觀望。
AirPods Max價格貴不是問題,只要音質夠好、品質過硬,AirPods Max成為流行趨勢問題不大。關鍵在於蘋果能否挖掘AirPods Max最好的應用場景,在第一代AirPods時,其實音質、連接都是出現問題,到AirPods 2改善了這些問題,銷量一發不可收拾。
從目前看,AirPods Max看到特別大的賣點,蘋果暫時也只在音質上做文章,但頭戴耳機音質好的數不勝數,AirPods Max只靠音質突圍而出明顯很難吸引消費者。
AirPods賣點輕巧、操作、交互無可挑剔,吸引果粉,而AirPods Max重384.8克並不輕便,尤其夏天佩戴會相當炎熱,便攜性、舒適感跟小AirPods無法媲美。
點擊播放 GIF 1.7M
AirPods Max並非沒有市場,那需要蘋果挖掘更多賣點吸引果粉充值。中國市場特點是需要經過一定口碑累積、發酵,耳機主要是音質、佩戴體驗反饋,而初代AirPods Max流行可能有難度,或者到二代、三代AirPods Max才會改善。
所以,AirPods Max銷量對歌爾業績增長影響不會特別大,更多要後續積累,慢慢銷量提升,再業績兌現。華叔對AirPods Max增量保持謹慎樂觀,密切跟蹤供求關係變化。
而歌爾股份最近上漲除了估值較為適合,還有AirPods Max催化劑帶動,半年內有32家機構對歌爾2021年淨利潤進行預測,給出39.87億元,PE給30~35倍,2021年合理市值區間在1196~1395億元,目前市值為1299億元屬於合理範圍,短期回調可能性還是有的,需要密切關注AirPods Max的動向。
最後在曬一些乾貨,除了歌爾、立訊外,還有什麼TWS耳機供應鏈企業——
AirPods供應鏈企業——
兆易創新(AirPods存儲晶片供應商)、賽騰股份(AirPods組裝設備)、欣旺達(電池)、鵬鼎控股(AirPods的FCP主板)、環旭電子(AirPods的SiP封裝)
其他TWS耳機產業鏈相關企業——
恆玄科技(國內智能耳機主晶片龍頭)、漫步者(自品牌TWS耳機廠商)、佳禾智能(TWS耳機代工廠)、瀛通通訊(TWS耳機代工廠)、朝陽科技(TWS耳機代工廠)
模擬IC廠商:韋爾股份、聖邦股份、傑華特。
其他重點資訊——
1、舜宇光學科技:11月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4688.4萬件,同比-21.3%、環比-18.5%。11月手機鏡頭模組出貨量1.288億,同比-0.8%,環比-19.2%。
2、環旭電子:11月合併營收62.97億元,同比+68.2%,環比+5.43%。前11月合併營業收入為417.5億元,同比+24.64%。
3、蘋果正開發裝有電池的Apple Watch錶帶。美國專利商標局上周授予的專利描述了未來的Apple Watch錶帶,其中顯示其將內含電池以向智能手錶提供額外的續航。錶帶將為Apple Watch提供更多電力,而不會增加表體的尺寸。然後,錶帶將連接到表體,並在需要時將其電力傳遞給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