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你一定會想到「央視一姐」董卿和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武亦姝,她們都是我們心目中的才女,董卿說,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使我變得更出色。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今天的閃光和榮譽都離不開平日裡日復一日的積累。
圖書館作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也是資源共享的教育實驗區。在智慧化浪潮的席捲下,推進現階段圖書館的轉型和發展國圖書館學會曾多次舉辦智慧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相關議題的學術研討會,國家圖書館正著力促進智慧圖書館體系的建立,中國圖書館界的專家學者、參與服務實踐的圖書館館員、為圖書館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的廠商,也都圍繞著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從開展的理論研究,到逐步進行實踐探索。
智慧圖書館建設離不開對各方信息的全面感知以及智能化的應用。在全球互聯的信息環境中,各種外部技術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推動圖書館不斷發展。以產品或技術為主導,對於智能技術和智能設備的掌握和運用,是實現圖書館的高效率運轉的關鍵。而圖書館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則能夠為讀者創造全面感知的智能化閱讀場景。
在圖書館大廳,讀者只要在電子屏幕上動動手指、掃描二維碼發出借閱需求,到指定位置的取書服務點取書,這是智慧圖書館中讀者自助借閱的一個場景,也將成為未來圖書館智慧服務的一個縮影。
智慧圖書館不僅解決了圖書館中智慧化服務的問題,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圖書文獻的物理儲藏和館舍空間利用的問題。對比傳統書架的藏書模式,只需要佔用原有空間的1/10,較好地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集約化的文獻儲存目標。根據智慧圖書館的強大數據管理與分析功能,還可根據讀者借閱頻次分析出書籍的受喜愛程度,並在藏書區規劃出良好存儲區域和存取路徑,促進文獻的高效流轉,激活海量館藏資源。
「唯有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然這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堅持閱讀,讓知識長進骨子裡,提升自己的氣質。科學的發展給了我們更好的閱讀條件,就讓我們來到智慧圖書館從約一天書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