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老市長黎子流粵曲名家倪惠英共唱《廣州好》

2021-01-19 東方網

原標題:廣州老市長黎子流粵曲名家倪惠英共唱《廣州好》

  觀眾贊紅線女「你好靚女啊!」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長春給紅線女頒獎。 記者莫偉濃 攝

紅線女演唱《荔枝頌》。

黎子流和倪惠英登臺表演。記者莫偉濃 攝

  首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文藝晚會昨舉行

  83歲老市長唱《廣州好》 88歲紅線女歌《荔枝頌》

  本報訊 (記者任朝亮、何瑞琪、楊洋)昨晚7時45分,首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文藝晚會現場,偌大的演出會場座無虛席。放眼望去,過半觀眾已是白髮蒼蒼的老者,他們都是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廣府人。演出以地道的粵曲粵劇為主,最為觸動鄉情。

  黎子流:

  廣州好也是中國夢一部分

  83歲的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白衣登場,神採奕奕地與粵曲名家倪惠英共唱一曲《廣州好》,讓粵劇迷們過足了癮。

  「廣州好……一任風風雨雨,戰馬馳騁縱橫;珠江浪滔滔,似萬馬齊奔;我哋齊唱廣州好,響徹萬水千山。」這首詞積極向上,描繪了南粵龍騰鳳舞萬千氣象,在兩人的引吭高唱中,鋪開錦繡繁榮的畫面。眼見黎子流飽含深情,唱腔跌宕分明,贏得臺下滿堂彩。

  唱罷,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有觀眾上臺主動獻花。黎子流報以微笑和握手,在臺下,記者追問他演唱中哪句最得意,「當然是句句都好!」他哈哈大笑。然後正色道,之所以要唱《廣州好》,是因為廣州近年發展迅速,於珠水雲山中展新貌,展現出一馬當先的氣勢。廣州的發展,也代表了城市人民共同的中國夢。

  他寄語,廣府文化以粵劇為代表,既要發揚傳統,又要繼承新風。廣東音樂、廣東器樂和廣東粵曲三位一體,齊頭並進,奏出引領時代的精神,展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紅線女:

  廣府人相聚止不住淚流

  當晚最讓人關注的就是88歲的紅線女的登臺獻唱。只見她一襲紅裙光彩照人,在學生的攙扶下顫巍巍走來。「老師好!」問候聲、祝賀聲此起彼伏。

  紅線女非常高興,走近一名正躍躍欲試登臺上場的青年男演員,眯著眼睛拍了拍他的臉:「妝太紅了。」

  在等候區,紅線女開始作登臺準備。即便唱了一輩子的《荔枝頌》,她還是認真地看著詞譜,不時低聲輕吟幾句。快要開場,她再要來散粉要求補妝。一切準備妥當後,這位粵劇名伶一步步走向舞臺中央,鎂光燈下,白髮紅唇的她散發出一種特別的魅力,剛一出場就收穫最熱烈掌聲。

  「我一聽說廣府人要召開這個大會,滿臉淚流,止都止不住,這個淚是因為高興而流。」紅線女緊握話筒說,「但是最近一個月身體不好,腰很疼,我現在站得不夠好看,妝也不好看,但我的心是最好看的。」

  說到這裡,臺下觀眾席有人大喊一聲:「你好靚女啊!」全場歡笑,而後掌聲再起,響動如雷。紅線女笑了起來,又講:「我現在的激動心情怎麼說都說不完,那就唱一曲給你們聽好不好啊?」

  「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細緻,荔枝花開香萬裡,荔枝,聽我來為荔枝唱頌詞……」音樂聲起,清脆的歌聲,柔美的腔調在大廳上空迴轉,飄進每一個人的耳中。

  紅線女:「我一聽說廣府人要召開這個大會,滿臉淚流,止都止不住,這個淚是因為高興而流。但是最近一個月身體不好,腰很疼,我現在站得不夠好看,妝也不好看,但我的心是最好看的。」

  說到這裡,臺下觀眾席有人大喊一聲:「你好靚女啊!」全場歡笑,而後掌聲再起,響動如雷。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地鐵和粵劇最令這位老市長驕傲,九旬黎子流不遺余力為廣州唱好
    在得知由羊城晚報和廣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再賦新詞·廣州好」活動在徵集望江南體「廣州好」詩詞時,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家,撰詞兩首以示支持。其作品的內容,正是圍繞廣州地鐵和粵劇這兩個他關心的主題。他是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在黎子流家中對他進行專訪,了解他為何這麼多年來「退而不休」、不遺餘力地為廣州唱好。
  • 老市長黎子流書寫兩闕《廣州好》,獻給地鐵和粵劇
    老市長黎子流書寫兩闕《廣州好》,獻給地鐵和粵劇金羊網  作者:呂楠芳  2019-12-17 要論誰對廣州這座城市最有感情,除了土生土長的街坊外,歷任的主政者因為付出心血滔滔,必定愛之深切。
  • 通訊: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的珠璣巷情結
    通訊: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的珠璣巷情結   中新社廣州6月26日電 題: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的珠璣巷情結  作者 索有為 蔡劍  1990年至1996年擔任廣州市市長的黎子流,雖然淡出公眾視野16年,但他至今依然是羊城民眾念念不忘的「平民市長」。
  • 前廣州市長黎子流帶領廣州直追「四小龍」,市民稱他「平民市長」
    廣州市歷屆市長中沒有一個是地道的廣州人,唯一一個籍貫靠近廣州的是來自順德龍江的黎子流市長。1997年就退休解甲歸田的黎市長被廣州市民稱為「平民」市長,如今雖然已退休多年,但是民眾談話中還一直流傳著他帶領廣州奮起直追「亞洲四小龍」的傳說。
  • 前廣州市長黎子流為民眾辦了許多實事,他的普通話也惹出了笑話
    前廣州市市長黎子流是佛山順德龍江人氏,九十年代在廣州市當了兩任市長為民眾辦過不少實事。黎子流自認文化不高,但他是個邊幹邊思考的人,他很重視人才也很重視教育,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懂得抓住發展機遇,勇於嘗試探索、開拓、進取,他說句一句很有名的話:得就得,唔得就返順德。
  • 原廣州市長黎子流:讓廣府精神潤澤學子
    4月19日,原廣州市市長、廣府人聯誼會創會會長黎子流在廣州技師學院,以「回顧中心溝圍墾弘揚廣府人精神」為主題,為現場近200名「廣府班」師生講述了那段不平凡的歲月。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為響應佛山地委「打響圍海造田,向海灘要糧食」的號召,順德成立圍墾指揮部並發動了3200多名青年開赴珠海橫琴,歷時三年,將這塊圍海造出來的新地命名為中心溝。
  • 備忘錄一:訪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
    好厚,好重。一家平凡的報紙在24小時裡,就可搜集這麼多粗枝大葉、細枝末節的變化和動態。可想而知,12年前,鄧小平南巡一事,在中國每天發生的無數重大事件、超級事件、偉大事件中,隨著時光的流逝,還能一年一年的凸現出來,像有年輪的大楠樹,枝繁葉茂,陰蔽四野。1992年,鄧小平講: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今天已過去十分之一。我採訪了1990年至1995年任廣州市市長的黎子流。
  • 大洋午讀——廣州粵劇院舉行疫情以來首場線下演出
    昨晚,廣州粵劇院「六一」特別節目《薪火相傳:大梅花與小梅花——粵劇名家攜小梅花歡度兒童節》晚會在南方劇院上演。 晚會節目豐富精彩,既有粵劇名家傾情演繹的《夢會太湖》《客途秋恨》《狄青闖三關》《花落流紅》《斬經堂》《花箋記》之「拜月盟誓」等經典粵曲或粵劇選段,又有藝術家與小演員們合作演出的《荔枝頌》《花月情》,還有「小梅花」們賣力出演、名家現場指導的折子戲《投江》《武松大鬧獅子樓》。
  • 原廣州市長黎子流「解甲歸田」
    中新社佛山十一月一日電(作者辛述之歐志權)深為人們熟悉的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解甲歸田」後,在廣東順德市龍江鎮大金山下的左灘,創辦起一個「順德新世紀農業園」。日前,筆者前往採訪,眼界大開。  在一千二百畝土地上,寬闊的大道把它分成花卉種植區、植物組培苗區、鱘魚系列開發區、優質魚養殖區、休閒旅遊區等。
  • 技能大師倪惠英、方錦龍入校,推動美育教育本土化
    10月12日上午,粵劇名家、民樂大師與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共建的倪惠英粵劇藝術大師工作室、方錦龍國樂大師工作室在該校五山校區揭牌成立。 她稱,邀請技能大師的標準「一是有實力,二是能創新」,「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必須要有創新的思維,要能和年輕人對話,倪惠英和方錦龍就是典範」。據悉,技能大師將不斷創造項目和作品,助力師生成長。
  • 前廣州市市長黎子流卸任廣府人聯誼會會長
    信息 前廣州市市長黎子流卸任廣府人聯誼會會長 2016-09-08 19:22: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名家周末大舞臺丨被紅線女稱「百年一遇好苗子」!名家吳非凡廣州塔...
    名家周末大舞臺丨被紅線女稱「百年一遇好苗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文瑤 穗文廣旅宣圖/通訊員 文瑤8月29日晚,「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第六期「粵藝精粹——粵劇技藝展示專場」精彩上演。
  • 執著編纂《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倪惠英:要為粵劇留下根和源
    至今,讓倪惠英很欣慰的是:「有一批40多歲的人跟我說,當年,我就是因為《花月影》而愛上粵劇。」《花月影》之後,倪惠英又做了《豪門千金》《三家巷》。2009年,粵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粵劇「申遺」的過程中,倪惠英又「冷靜了下來」,「我開始思考,粵劇發展路在何方,如何將有幾百年歷史沉澱的粵劇傳承好。」
  • 當景區遇上廣州非遺
    是老廣州文化風貌最典型的區域,面積約76公頃。把非遺工作坊引入這裡,正如廣彩國家級傳承人譚廣輝所說,無論遊客、愛好者,還是專業人士,「大家都方便了」。荔枝灣畔的大戲臺成了票友的打卡地非遺街區一牆之隔的粵劇藝術博物館,是全面講述粵劇發展史和廣州粵劇故事的文化殿堂。而沿著博物館前彎彎曲曲的水道,或者縱橫交織的小巷,很快就能找到荔枝灣大戲臺。
  • 廣州粵曲藝術博物館_2020年廣州粵曲藝術博物館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廣州粵曲藝術博物館專題為您提供廣州粵曲藝術博物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廣州粵曲藝術博物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建安工程造價指標 內容簡介 [廣州]藝術博物館建設工程造價指標分析,編制於2014年第2季度,PDF格式,共6頁,本工程總建築面積21700平方米,包括主題建築部分;跨湧橋、北岸景觀及北入口整治;建安工程造價33526.35萬元,每平方米造價15449.93元,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