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史蒂芬老夢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1
#I can’t breathe#
5月25日晚,46歲的George Floyd在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apolis市一家名為Cup Foods的小商店內買了一包煙,店員認為他給的是20美元假鈔,於是報警,時間是晚上8點01分。七分鐘之後,兩名警察趕到,Floyd此時正坐在商店外的一輛小車內,車內除了他還有兩個人。
其中一名警察Thomas Lane走到車前掏出槍,命令Floyd伸出手,並把他拽出車。Floyd奮而抵抗,拒絕被警察銬手。在一番糾纏之後,Floyd被拽到地上,他告訴警察自己有幽閉恐懼症。另一名警察Chauvin此時亦趕到,他將Floyd拉到人行道上,臉朝地按在地上,雙手緊拷。此時是晚上8點19分。
Chauvin用膝蓋頂在他的頭和脖子之間,期間Floyd不停大喊「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不要殺我」並不斷求饒。6分鐘之後,Floyd不省人事,但Chauvin一直用膝蓋頂著他長達8分46秒。8點27分,Chauvin放開了Floyd,Floyd被抬上擔架送往醫院。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醫院宣布Floyd不治。醫院初步解剖結果顯示,並無證據顯示Floyd是被勒死或死於創傷性窒息,但他的死因應該是活動受限、其本身健康狀況(有冠心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因素共同作用結果。
(來源:騰訊視頻)
有理由相信,直接導致George Floyd去世的原因是在警察趕到後不到半小時內對其粗暴拘捕。
事件發生後,四名涉事警察被解僱。5月29日,Chauvin被拘捕並控以三級謀殺及二級過失殺人罪名。
但在警察粗暴拘捕的路人拍攝視頻持續發酵之後,官方的處理顯然不足以平民憤。5月26日,Minneapolis–Saint Paul警區窗戶被砸,商店被洗劫。抗議民眾與警察發生小規模衝突, 警察報以催淚彈及橡膠彈。
隨後幾日內,全美乃至加拿大、歐洲超過100個城市爆發示威,Floyd死前不斷重複的一句#I can’t breathe#成為示威者抗議的口號。2014年,另一名黑人Eric Garner在紐約史丹頓島被警察粗暴拘捕窒息導致身亡,其生前同樣不斷重複I can’t breathe。
Floyd的死,成為美國少數族裔與白人群體之間積攢已久的矛盾引燃的導火索。
(圖源:推特)
2
政治博弈
#I can’t breathe#示威已波及美國大部分主要城市,包括紐約、洛杉磯、丹佛、休斯頓、孟菲斯、波特蘭、聖何塞、西雅圖等,及至華盛頓特區的白宮外。
截至5月30日,為應對民眾示威,12個州已向國民警衛隊請求援助。截至當地時間的5月31日晚,已有近40個城市實施宵禁。
但宵禁並不能阻止民眾示威持續升級。當地時間31日,示威者在白宮附近縱火。白宮對面的拉斐特公園北側一座建築被大火吞噬、聖約翰教堂亦遭人為縱火。國防部官員透露,華盛頓特區所有1700名國民警衛隊隊員已全部出動。
31日宵禁前一個小時,警方向拉斐特公園內1000多人發射大量催淚彈,才基本清空了公園。
(來源:騰訊視頻)
民眾在忙著示威,政府官員也沒少圍繞示威打起嘴仗。
上周五,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並未回答記者有關示威的任何問題,亦未在發言中提及當時已在Minneapolis持續數日的示威活動,故而廣受批評。
但在此之前,川普在推特上指示威者為「暴徒」,並警告若有洗劫,必報之以警槍(When the looting starts,the shooting stars. 推特平臺隨後將該推文標籤為鼓吹暴力)。
面對示威者,川普的反應頗為真實。上周五晚出於安全考慮,川普轉移到白宮地堡,揚言若示威者敢越池半步,將放惡狗招待。
(圖源:央視新聞)
而其潛在總統競爭對手拜登處理則溫和得多,同日他表示已慰問George Floyd家人,並呼籲事情得到公正解決,指Floyd的死為美國社會一個巨大的傷口。在直播上,他還表示沒有時間發煽動性推文內容,鼓吹暴力,暗諷川普。
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最新表示,持續暴力只會轉移外界對Floyd事件最應關心問題的注意力;聯邦政府政府將藉此責怪左派勢力,並進一步加大政治分化。該言論實質同樣是暗中針對川普。川普曾將示威暴力歸咎於左翼示威者。
Andrew Cuomo還指暴力只會讓總統又可以在搶劫問題上借題發推,而不再關心警察謀殺一案。
除了政界要員的政治博弈之外,社會名流紛紛發聲支持最近的#I can’t breathe#活動。舊金山49人前四分衛Colin Kaepernick上周五表示將為Minneapolis地區為Floyd伸張正義的示威者成立法律辯護計劃,如有需要法律上援助即可聯繫該組織。
但社會名人的資金支持亦難以避免令示威更加火上澆油。
為示威者支付法律費用的Colin Kaepernick;揚言以暴制暴的川普;以及聲稱要與示威民眾一道的Andrew Cuomo州長(但其不主張暴力),你甚至很難分辨究竟誰在助推示威活動持續爆發。
甚至在沸沸揚揚到甚至有些失智的示威活動中,民眾關注的問題焦點亦的確從Floyd身上發生了轉移。
3
美國為什麼不愛我們?
Floyd家鄉在休斯頓,在Minneapolis已居住數年。此前他在該地方當保安,但受疫情影響最近他也失業了。
在美國,像Floyd這樣的非洲裔民眾失業並不鮮見。在美國內有一說法,When white America catches a cold, black America gets pneumonia(美國白人得感冒,黑人已患肺炎)。
多數種群白人(最初的主流「美國人」為最早期移民的英國及愛爾蘭人,拉丁族裔雖然是白人,但仍算少數族裔)與黑人之間待遇、經濟、經濟水平上的差異才是此次事件爆發的根本原因。
最近新冠肺炎美國確診人數為170萬人,不幸逝世有10.3萬人。其中黑人的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
但在對外口徑上,美國媒體更多會將黑人群體肉眼可見的高死亡率歸咎於患肺炎前有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包括此次Floyd出具的初步鑑定亦是如此,其家人已要求第三方機構再做解剖鑑定),將高死亡率怪罪於黑人群體本身。
但實際上,黑人群體的高死亡率直接原因則是族裔內部22%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他們能獲得治療的渠道更少。
除此之外,黑人群體從事廉價服務工作比例更高,居住面積較小,人口密集,出行依賴公共運輸,所以患病的概率更高。
此次Floyd被暴力拘捕致死及之後引發全國性的大規模抗議(當中顯然出現暴力示威),看似是一個獨立個例,其實則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的具體表現(拜登語)。
CNN主播Chris Cuomo(紐約州長Andrew Cuomo的弟弟)將近期發生的事件比作為「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但該雙城卻不是指狄更斯筆下的倫敦和巴黎,而是少數群體與多數人。他認為這兩類人所在的美國是parallel Americas,兩者並行,並無交集。
(來源:騰訊視頻)
而他援引黑人朋友的一句話頗為值得玩味:
Why doesn’t America love us? (美國為什麼不愛我們?)
4
疫情再度爆發之憂
示威活動持續六日之後,明眼人都能看出事件已不止是protest,部分已經上升至riot(暴力活動)。芝加哥的耐克商店、LV門店被拿著斧子的「示威者」闖入,然後其他人蜂擁而上搶劫一空。
(圖源:推特)
洛杉磯Fairfax Avenue的Flight Club、Supreme及 Sole Stage,紐約曼哈頓阿迪達斯旗艦店……全美線下門店莫不一片哀嚎。
因為示威活動持續,谷歌周六已宣布將推遲原定在本周三發布最新Android 11作業系統測試版,最終日期仍未確定。
而在全國性示威仍遠未結束並影響社會活動的同時,FDA前局長Scott Gottlieb周日警告該大規模聚集將可能造成疫情二次爆發。
美國各州市最近開始逐步放寬對出行限制,但該放寬並不意味著民眾就可以百無禁忌群聚。
Scott Gottlieb表示,該等大規模聚集將有可能造成病毒鏈式傳播,而事件的中心明尼蘇達州最近新冠疫情感染人數已呈現小幅上升趨勢。
近期美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在2萬左右,其實並不低。如果形成疫情二次的話,情況將會更加棘手。
(圖源:谷歌)
面對這樣的爛攤子,美國政府將可以怎麼處理呢?
2014年,類似的事情就已曾發生,並引發第一次#I can’t breathe#運動。但黑人少數族群問題在之後並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這次的疫情中#I can’t breathe#可以視為是升級版,因為疫情導致黑人高死亡率、失業率等因素,示威者有了更多的仇視政府情緒,情況亦變得更加複雜。
再考慮到當前在任美國總統邏輯異於常人的川普,這位宣言以暴制暴的總統將如何平息這場民憤,美國的未來充滿變數。
市場上,截至最新,道瓊期指暫跌0.16%,報25337點。
(圖源:富途證券)
但這會不會是山雨欲來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