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跳動是一個二維幾何公差控制,是對一個特徵相對一個軸的圓度和同軸度公差控制方式。如果應用在一個與基準軸線成90度角的面上,圓跳動能夠控制這個面的擺動(即能夠將質量繞基準軸線均布)。圓跳動探測360。圓線元素,每個線元素獨立檢驗。
跳動度,根據被測要素的不同,分為圓跳動、全跳動。
圓跳動根據被測要素的不同,又分為徑向圓跳動、軸向圓跳動、斜向圓跳動
跳動公差包括兩個項目,即圓跳動和全跳動。圓跳動的被測要素有圓柱面、圓錐面和端面,基準要素是軸線,被測要素相對於基準要素迴轉一周,同時測頭相對於基準不動。
全跳動的被測要素有圓柱面和端面,基準要素是軸線,被測要素相對於基準要素迴轉多周,測頭要同時相對基準進行移動。
1.標註樣式:
徑向圓跳動(關聯基準軸)
軸向圓跳動(關聯基準軸)
斜向圓跳動(關聯基準系)
(1)徑向圓跳動公差
公差帶為在任一垂直於基準軸線的橫截面內,半徑差等於公差值1、圓心在基準軸線上的兩同心圓所限定的區域,如圖4-49a所示。圖4-49h所示徑向圓跳動公差標註的含義為:在任一垂直於公共基準軸線A-B的橫截面內,提取(實際)圓應限定在半徑差等於0.1mm、圓心在公共基準軸線A-B上的兩同心圓之間。
圓跳動通常適用於整個要素,但也可適用於局部要素的某一指定部分,如圖4-50a所示。圖4-50b所示局部要素的圓跳動公差標註的含義為:在任一垂直於基準軸線A的橫截面內,提取(實際)圓弧應限定在半徑差等於0.2mm、圓心在基準軸線A上的兩同心圓弧之間。
(2)軸向圓跳動公差
公差帶為與基準軸線同軸的任一半徑的圓柱截面上,間距等於公差值1的兩圓所限定的圓柱面區域,如圖4-51a所示。圖4-51b所示軸向圓跳動公差標註的含義為:在與基準軸線D同軸的任一圓柱截面上,提取(實際)圓應限定在軸向距離等於0.1 mm的兩個平行平面之間。
(3)斜向圓跳動公差
公差帶為與基準軸線同軸的某一圓錐截面上,間距等於公差值t的兩圓所限定的圓錐面區域,如圖4-52a所示。除非另有規定,測量方向應沿被測表面的法線方向。圖4-52b所示斜向圓跳動公差標註的含義為:在與基準軸線C同軸的任一圓錐截面上,提取(實際)線應限定在素線方向間距等於0.1mm的兩不等圓之間。
圓跳動只控制二維圓線元素(它們同心或同軸),這個圓線元素可以是錐面上的。對於整個特徵面的控制完全是另外一種控制方法。
錐面上的每一個獨立的圓元素的公差帶等於固定且垂直於理想錐面的千分表讀數,測量時錐面繞基準軸做360轉動,在特徵面上每一個測量位置相互獨立,互相不影響,也就是說,每次測量都需要重新復位。
2.描述
跳動是指工件圍繞基準軸旋轉360°時,被測要素相對於基準的變化程度。實質上是指一個工件要素在參照另一個工件要素時,發生 "晃動"的程度。
3.公差帶
徑向圓跳動:兩同心圓環之間的徑向區域,垂直於基準軸;所有的點都必須落入其中。
軸向圓跳動:圓柱面內區域,與基準軸同軸;所有的點都必須落入其中。
斜向圓跳動:圓錐面內區域,與基準軸同軸;所有的點都必須落入其中。
4.檢測
跳動可採用千分表測量;工件圍繞基準軸旋轉,並使用垂直於工件表面的千分表測量其變化,只要千分表的變化不超過跳動公差,該零件就OK。
註:圓跳動檢測的截面圓之間相互獨立。
5.關係
徑向圓跳動 = 同心度(軸偏移)+ 圓度(非圓)。
軸向圓跳動管控圓形表面相對基準軸的變動程度,與垂直度功能類似。
圓跳動是全跳動的2D版本,測量單個截面,而全跳動則是測量整個工件表面。
圓跳動與總跳動是GD&T中非常常見的符號。
汽車和工業領域經常在旋轉工件上調用該GD&T符號,如鑽頭、齒輪、軸和工具機部件等;
當需要控制快速旋轉部件(如發動機或變速箱)上的振蕩或振動時,通常會調用跳動度。
如果工件旋轉,它可能需要跳動。
一個高速旋轉軸,如果非均勻就容易產生擺動。
為了管控擺動幅度,調用跳動度來約束被測表面相對基準的變動量;如果沒有GD&T來控制,幾乎是不可能的。調用直線度和圓度管控也是不現實的。有了跳動度,就有了想要控制的最終旋轉條件,而不需要在整個零件上指定不必要的嚴格控制。
跳動只適用於RFS(不相關原則),不可以採用M圈/L圈,這意味著包容邊界僅由尺寸公差形成,與幾何公差無關,沒有獎勵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