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團隊新作《港遇》,劇情爛,bug還多!
《靈魂擺渡》憑藉著精彩的劇情和對人性的探討而備受廣大網友青睞。雖然口碑一季不如一季,但評分也在8分。
我在香港遇見他
而今《靈魂擺渡》團隊又出新作《我在香港遇見他》,由曾舜晞、顏卓靈、吳啟華主演。講述了赴港求學的青年李嘉輾轉高街、淺水灣、灣仔等地尋找租房的過程中,與兩個密友張叉叉、時誠所經歷的各種驚心動魄卻又感動人心的故事。
李嘉今年23歲,他的母親和哥哥都在24歲患上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去死。而他到香港求學,就是為了影證遺傳和後天哪個對精神病印象大,更準確的說是想尋求解決辦法。
因為新生見面會錯過分房,李嘉遇到了房屋中介張叉叉。張叉叉把他帶到高街5A,並叮囑他晚上不要出門。
我在香港遇見他
沒想到第一天晚上,李嘉在床下見到小孩玩具——皮球,看到了黑貓,聽到敲門聲,還聽到女人的笑聲。
第二天,本該在房間的皮球出現在樓梯間,且管理員警告他想活命就搬走。晚上李嘉又聽到敲門聲,出門查看被人打暈。但他的房間就在走廊盡頭,不可能有人從後面打暈他!
緊接著,他發現所住的房間牆壁上滿是抓痕,傳聞張曉蘭在這個房間上吊自殺。
我在香港遇見他
通過仔細的調查發現,李嘉懷疑管理員強姦張曉蘭,殺害李雄,並把肉分給野貓吃。當他從衣櫃來到隔壁房間看到張曉蘭時,才明白自己猜錯了。
張曉蘭與管理員是戀人,當管理員來到香港找到張曉蘭時她已經結婚,並有了一個腦癱的兒子。李雄因為孩子嫌棄母子倆,經常對她拳打腳踢。
後來張曉蘭的兒子得病,張曉蘭向5A層的其餘人家求救,但他們很冷漠,並不想伸出援手。最終孩子去世,張曉蘭也精神失常。在一次李雄想要強姦張曉蘭,卻被其錯手殺死。
我在香港遇見他
管理員一面分屍餵貓,一面散布張曉蘭自殺的消息。而張曉蘭,每天晚上都會跑到樓道去敲其餘住戶的門,還會在樓道發笑,這就營造了「鬼敲門」的現象。
第一個單元的主題是《貓糧》。狹窄的樓道,昏暗的燈光,神經兮兮的住戶,陰仄詭異的氛圍,看似很有懸疑氛圍,實則尬點十足。
首先,張曉蘭精神有問題,加上是在被強姦過程中打死李雄,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會被判刑,為什麼要毀屍餵貓?
我在香港遇見他
其次,樓道的人家確實很冷漠、很自私,但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更何況都是沒錢、沒本事的人家,怎麼救?為什麼要把孩子的死算到他們頭上?!
再次,地下車庫被稱為「私人車位,誰停誰死」,沒有燈光,只有鏡子,看似很恐怖。但實際上只有自己嚇自己的鏡子,貓叫和莫名其妙的燒紙女人。
最後,我覺得主角的行為簡直是在找死。大半夜出門,明知道管理員殺人還去對峙,甚至通過密道跑到他家,簡直不知死活!
我在香港遇見他
劇情稀爛,bug多,批判的現象站不住腳,想學港劇卻畫虎不成反類犬,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