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日前,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月嫂市場發證亂象,3月20日,記者走進青島市愛心大姐服務社,了解金牌月嫂是怎樣煉成的。「我進入月嫂行業後差不多用了四年時間才成為金牌月嫂。」52歲的臧秀奎告訴記者,「不管是高級還是金牌,客戶必須百分之百好評才能取得考證資格。」
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在某些月嫂中介公司,母嬰護理行業的從業人員只要交錢不用參加培訓就能辦理月嫂上崗證。那島城月嫂市場現狀如何?據愛心大姐培訓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二孩時代,報名參加月嫂培訓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準奶奶、準姥姥,但更多的還是希望從事月嫂行業的女性。而要成為一名專業的月嫂必須過三關,「首先是學校的面試關,如外觀形象、語言表達、年齡等方面;第二關是查體關,只有通過健康查體的學員才可以報名進入培訓階段。」該負責人介紹,第三關則是考核關,月嫂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每科成績合格後方可頒發中級月嫂證書。
「剛拿到證的人不能直接從事月嫂工作,要首先護理照料嬰幼兒3個月。」愛心大姐服務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比照顧月子裡的產婦和寶寶,單純照顧出月子的嬰幼兒難度要小些,而且收費相對便宜,有很大的客戶需求,通過照顧嬰幼兒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後,月嫂才能正式上崗。之後,再連續工作一年以上方可參加高級月嫂考試。取得高級月嫂資格後再繼續工作一年才可以參加金牌月嫂大賽,「理論實操成績均在80分以上方可晉升金牌月嫂。」值得一提的是,月嫂在參加每一個級別晉升時,其服務過的客戶滿意度必須達到100%。
抱著寶寶,臧秀奎的笑容裡幸福洋溢(受訪者供圖)。
■月嫂故事 4年成為金牌月嫂,客戶評價「全五星」52歲的臧秀奎是從2011年下半年進入月嫂行業的,當時她剛失業,「我一直都很喜歡孩子,但當時還真不知道怎麼入行。」臧秀奎說,從2011年入行到2013年前後考出高級月嫂證,再到2015年正式成為金牌月嫂,除了理論基礎紮實,當然還離不開客戶對她工作的「全五星」評價。
「只要抱著孩子我就覺不出來孩子是自己的還是人家的了,我真的喜歡孩子,而且孩子一被抱到我懷裡就不哭了。以心換心,生養個寶寶都不容易。」臧秀奎告訴記者,去年她總共帶了12個寶寶,但今年,她還沒有開始工作,而是在膠州老家休息,因為她手腕骨折,沒法工作。說起受傷的原因,她有些懊惱,「去年底接了一個城陽的單,」雖然客戶提出晚點上班沒關係,但不願遲到的臧秀奎還是每天趕早班車,「我跑著去趕公交車,結果不小心踩空樓梯摔倒了,手腕骨折了。」
受了傷自然就沒法工作,臧秀奎非常牽掛那個自己才照顧了8天的孩子,「之後客戶也沒再找其他月嫂,孩子的姥姥去照看的。」結果不久後,她就接到客戶的「求救」,孩子起疹子了,「當時我真是又心疼又愧疚,覺得沒照顧好,我之前帶過的從沒起疹子的。」她隨即趕到客戶家看孩子找起疹子的原因,為了找到過敏原,排除蔬菜、麵食、肉類、海鮮、雞蛋等食物的「嫌疑」後才最終確定。
進入月嫂行業已有6年,經臧秀奎手照顧的孩子已有70多個,「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好好養傷,之後才能好好照顧孩子。」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