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有殺豬盤、網絡刷單、冒充老師騙家長、還有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受害人撥打電話、或者在公眾號留言諮詢何時能夠破案,聲淚俱下的控訴報案數月,被騙的錢也追不回,抱怨警察不作為。我們很理解這種焦急又無助的心情,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些騙子的偽裝術,帶您感受一下這抓騙子的曲折和艱辛。
一、層層偽裝的詐騙分子
第1層,地理偽裝。
騙子熟練掌握反偵察技能,善用各種偽裝,隱去一切可能會曝光自己身份的痕跡。團隊基本都在國外待著。根據不少地區警察追蹤到的信息顯示,大部分詐騙團夥的落腳點都在東南亞,東南亞已經成為亞洲「詐騙基地」。你說跑到東南亞你們就不能去抓麼?當然可以抓!首先,那裡離中國很近,交通方便,物流便利,而且當地立法松,執法更松,偵破跨國案件面臨很大的困難。其次,國與國之間無小事,在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一條黑色的產業鏈,大量的詐騙從業者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錢,導致當地人的配合程度和意願都是存在問題的。再有更極端一點的,詐騙分子加入外國國籍,享受國外法律保護,處理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即使現在各種聯合執法做的越來越好,可引渡國家越來越多,但依然是需要手續和時間的,有的特別狡猾的詐騙團隊是會提前跑路的,導致有些案件辦得很慢。
第2層,身份偽裝。
大量丟失、被盜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在網絡黑市被公然叫賣。黑市,為詐騙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身份信息資源。在普通人眼裡,實名制是身份識別,但在詐騙分子眼中,實名製成為了規避風險的最佳手段之一。因為這些身份信息的所屬人和詐騙分子壓根沒有關係。每一個詐騙分子都是實名的,但問題是,不是實自己的名,用的都是別人的身份。身份假的,公司假的,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騙來的錢是真的。這就給警察追索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個人,一問三不知,屬於個人信息被冒用了。這些身份資料一部分是黑產從防範不嚴密的公司裡面拖出來的,一部分是公司主動賣的。如:房產中介,物流公司,裝修公司,物業,汽車4S店等等賣用戶數據都已經連新聞都不算了。甚至近幾日的大瓜,網紅池子喊話中信銀行,導致行長被免職。
第3層,技術偽裝。
在詐騙案件中,最難突破的其實是技術層面的偽裝。簡訊詐騙中最常用的就是偽基站群發器,只需一個筆記本電腦、一個軟體、一個發射器,就可以向周邊的手機用戶發送編輯好的詐騙簡訊。
浮動IP和改號平臺也是詐騙分子較為常用的兩種技術偽裝的方式。浮動IP就是利用網絡跳板不斷掩蓋真實IP,利用虛假IP實施網絡詐騙行為。改號平臺則是掩蓋其真實號碼,將電話改成任何你想要的,哪怕是「110」。若幸運,查詢到了背後真實的身份,等警察準備好機票護照等一系列文件後,飛到定位地點一查,結果發現背後是一臺被黑客控制的私人電腦,也就是「肉雞」。還有一類專業的詐騙分子通過網絡技術的偽裝來騙取錢財,有IP池、改號平臺、肉雞這三種手段,稱之為黑產三連。
二、專業化的洗錢詐騙集團
專業洗錢集團主要服務於各類詐騙團夥,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將其他詐騙同行「辛辛苦苦」騙來的錢取出來,並用合法途徑返還。將銀行卡上的一串串數字變成能裝在口袋裡的真金白銀。集團各個層級的人兢兢業業、分工合作、隨時響應,形成了一張無形卻又強大的蜘蛛網,只要一有資金觸網,立即就會在這張網絡的作用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詐騙洗錢集團內部分工極其精細,一般分為五個層級。第一層稱為「聲佬」,專門負責打電話、發信息、郵寄等工作;第二層稱為「接數佬」,負責連接「聲佬」和下一層;第三層稱為「刷機佬」,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刷POS機,把錢刷到網上結算中心去;第四層是「卡佬」,負責提供各種銀行卡,負責資金轉移;第五層就是「取款仔」,專門負責取錢,可以自己去取,也可以付費叫別人去取。
層級紀律嚴明。五個層級職責明確,紀律嚴明。跨級之間相互不認識也無聯繫,每個層級只能跟上一層對接,決不能也無法越級與上上層聯繫。這樣,即使「取款仔」被抓,一般也很難問出上一級的人是誰、在哪,更無法抓到上上一層,最高一層級幾乎就是毫無風險。
多路出擊分散資金。比如「聲佬」騙到20萬,可以叫「接數佬」A處理10萬,「接數佬」B處理十萬;「接數佬」A又可以叫「刷機佬」A處理五萬,叫「刷機佬」B處理五萬;「刷機佬」A又可以叫「卡佬」A處理貳萬五,叫「卡佬」B處理貳萬五;「卡佬」A又可以叫「取款仔」A取一萬,叫「取款仔」B取一萬五。
錯綜複雜的「子孫帳戶」
「子孫帳戶」通俗點解釋就是,詐騙犯在收到騙款後,會對騙款進行拆分,通過銀行帳戶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N+1次的分散轉帳,之後再通過「車手」取現。錢款一旦進入到這一步,想要證明資金來源和凍結帳戶就難了。
如果詐騙分子想更安全一點,則會找「水房」處理。水房這個詞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如它的字面意思一般,就是專門用來洗白贓款的新型犯罪窩點。一般「水房」都服務於多個詐騙團夥,洗白速度快,且最終款項大多都會流向海外帳戶,難以被追討。
難以追蹤的數字貨幣。
詐騙分子在獲得騙款時,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全地將所獲贓款洗白,通過購買比特幣這類數字貨幣,能夠快速、安全的讓錢款成功變身,並完美躲避法律的制裁。
比特幣所採用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已經脫離了傳統的金融清算系統。它利用特殊手段將詐騙分子所擁有的相同額度的比特幣在多個錢包地址之間跳躍,從而清除掉它原本的加密貨幣信息。想要追查最終的地址?可以,去深不見底的暗網上找吧。
三、破案困難≠警察不作為
很多人在遭遇到詐騙後,無論金額大小,第一時間報警,期望警察能快速立案,飛速處理,然後被騙的錢回到自己的手中。這是理想狀態,但絕大多數的網絡詐騙案,沒有這麼容易。
當詐騙案立案後,首先要解決的是警力分配的問題。基層警局的警察數量是固定的,加上轄區本身還有其他案件要偵破,警員該如何分配?同時,當案件涉及到跨部門、跨市、跨省、跨國時,還需要與其他省、市、國家的警察以及網安、技偵等部門聯手合作。這也大大增加了偵破難度,尤其是小額詐騙案件。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就是辦案成本。若你被詐騙的金額為500元,案件涉及到跨省、跨國,警察辦案總共花費可能需要50000元。如果一個派出所,同時需要偵破十個網絡詐騙案件,那麼這個派出所基本可以停業修整三個月。
雖然難!但警察仍然拼命在幹!
根據新華網和央視新聞客戶端顯示,2016年,我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9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8萬餘名,共凍結止付涉案資金70億元。2019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人,止付凍結涉案銀行帳戶55.5萬個,攔截涉案資金373.8億元。
僅2019年,公安部就組織多地警方先後21次赴柬埔寨、菲律賓等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聯合執法,與當地警方聯手搗毀境外詐騙窩點70個,並先後20次從境外將詐騙分子包機押解回國,依法嚴懲。這些數字,絕不是靠警察不作為而達到的。同時為了更快響應網絡詐騙案件,公安部與網信、工信等部門以及網際網路企業密切協作,成立專業的反詐騙中心,並建立防詐騙預警攔截系統。針對境外的詐騙電話以及像臺灣等詐騙犯主要聚集地區所打來的電話進行監控,一旦發現有疑似詐騙的行為,即會提升整個預警級別,從源頭上掐斷詐騙分子的犯罪苗頭。
四、大眾的偏見
為什麼詐騙案的數量居高不下,其實跟大眾的偏見有關。多數人認為詐騙案的主要受害人是老年人,根據《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顯示,80後、90後已成為詐騙受害者的主要人群。
許多80後、90後對於如何反詐騙都不主動去學習,而是在遭遇詐騙後,才真正重視和學習相關知識。要知道我國警方每年在反詐騙宣傳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得就是讓大眾能夠熟悉和了解詐騙分子們的行騙手段,而不是等被騙後才主動進行學習。
總結重點
為什麼詐騙這麼難以追回?
第一,詐騙分子的偽裝都是專業的,這牽涉技術對抗,而他們跑得飛快。
第二,資金流向在使用個人白戶後難以追溯。
第三,大量抓捕案例牽涉國外,溝通成本過高。
當然,詐騙一定是要打擊的,但也確實不容易,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相互理解。
這麼難,該怎麼辦?
記住,預防被騙永遠都比警察破案重要!
只有提升自己對網絡詐騙案的關注度
這樣才能夠真正減少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
來源:大興反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