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在朋友小唐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小唐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健在,八十高齡,除了有點老年痴呆,身體比同齡人硬朗,她不願隨小唐生活在城裡,獨住在距小唐上班的城裡還有一百裡地的鄉下。小唐無奈,儘管旁邊住著三大爺、二大媽,但每天還會打幾個電話回家問候,每周末風雨無阻,必定回家看一次。
有天晚飯後,小唐習慣性打電話回家,母親半天沒接,他在著急地等待,滿屋子跑。終於通了,小唐急急地問,「怎麼了?媽媽」,只聽見他母親有氣沒力地說,「在找錢,今天二百元錢一下子不見了,今天早上還在兜裡。」小唐趕緊安慰,「掉了就算了,你袋裡有錢花就行。不要找了,該睡覺了。你吃飯了嗎?」母親非常生氣,「我吃不下去,怎麼叫掉了就算了,肯定要找到啊。」小唐一聽,壞了,如果找不到,母親是不會罷休的,不僅不會吃飯,更不會睡覺,而且可能會氣成病。二百元錢,要是送給別人她眼睛眨都不會眨一下,掉了她心痛。小唐竭力勸導,「你今天有沒有去哪裡?」她母親說,「今天小販來家門口賣手紙,我就買了一捆,零錢支付的,我記得袋裡還有二百元錢沒有動。」小唐說,「是不是掏錢時弄丟了,被其他人撿走了,不會找到了。」他母親堅定地說,「不可能。」小唐沒有辦法了,他母親非常固執,這樣拖下去,也解決不了問題。
他打定主意,試探著問,「二百元錢是什麼樣子的?」她母親說,「是兩張一百元,紅色的。」他又問,「是新票子還是舊票子?」他母親回答,「是舊票子。」他說,「你別急,我這就回家幫你找,肯定找得著。」他母親說,「這麼多路,你不要回來,丟了算了。」他知道母親不放心他,但她心裡不會放下錢的,小唐說,「沒事,我比白天開車還要穩。你先吃飯吧,我一小時後到家。」見母親沒有回音,他趕緊放下電話。
他驅車找到一個銀行取款點,取了一千元錢,抽出兩張一百元,放在腳底下踩了踩,胡亂地放進口袋。在附近超市買了吃的,開著車匆匆往家趕,走過一段高速,一段國道,一段縣道,一段鄉村小道,一小時後到家了。車停在門口,他沒有掏鑰匙去開,怕嚇著母親,敲門叫著媽媽。他母親開門時很憂慮,他急忙提示母親哪些地方找過,母親說都找過了。他連忙走進房間,胡亂地找了一遍,最後將身子探進床底下,迅速掏出二百元錢,錢上沾滿了灰塵,欣喜地叫道,在這裡,連忙遞給母親,「肯定是袋中溜下來,被腳踢進去的。」母親高興地哭了,他給母親泡了一杯茶,說道,「再有錢掉了,不要急,等我回家找。」隨手掏出身上的八百元錢遞過去,「把錢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一次抽一張用。吃得我都帶回來了,沒事看看電視,別出去。」
他拿下車上大米、油、零食等吃的,一一放進廚子裡。母親喝著茶,露出了笑容。小唐說,「不要對大家說我今晚回來了,沒去看大家,不好意思。明天我要出差,我該走了,那邊孩子媽、孩子也很著急。」在母親千叮嚀萬囑咐的聲音中,小唐回去了。
小唐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母親是唯一能使他產生百般力量的人。能讓自己最安心的事,就是母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