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一座自帶濾鏡的寶藏島嶼
時下追的藍眼淚、網紅象鼻灣、會唱歌的石頭...
或許是你去打卡平潭的理由
但這個座「藍」島的古韻內涵
不僅僅是這些醉人的風景
這一次主播要帶你走遍「藍」島的每個角落
為你勾勒平潭風味地圖
《主播旅行社之歡騰海味「in」平潭》
第一站「年」味拾光我們出發
提到水仙花若你只想到漳州的話,那就孤弱寡聞了。早在清朝乾隆時水仙花就以「金盞銀臺」的品種名稱載入縣誌,從海上漂泊到平潭荒野坡地,因此平潭的水仙花已有300多年歷史。
「平潭三寶」其中之一就是水仙花,與草燕、貝雕一起成為平潭特色伴手禮。水仙花不僅是平潭的「地理名片」,還是春節平潭家家戶戶必擺設花飾。跟著主播小姐姐一起去水仙花基地瞧一瞧吧~
白色花瓣、黃色花蕊,一朵兩朵三朵...遠遠望去水仙花基地裡遍野都是白玉翡翠似的水仙花,美翻了!
平潭的水仙花花球緊實敦圓,葉片矮壯濃綠,花箭多,花味香,重點是花期長。因為水仙需要三年的種植才能收穫成品水仙種球,所以基地裡的水仙花無人收摘,成片的撒放在田裡任你採摘。
風中搖曳的水仙花豔豔欲滴,微風吹拂猶如一隻只小玉蝶在喁喁私語。而置身花海中的你,就是那抹花海的「小清新」。
來平潭不要再去打卡石頭厝、藍眼淚啦,這樣成片的水仙花海難道不值得你去拍照霸屏朋友圈麼!據說平潭大練島的月舉村還有更加嬌豔無比的野生水仙等著你去偶遇呢~
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來平潭除了赫赫有名的海天盛筵,當地的年味美食才是平潭人最熟悉的的味道。
老街深巷裡,紅磚、灰牆的作坊外,蒸籠上一碗碗金黃的美食正冒著騰騰熱氣。撲面而來的是麵粉和紅糖發酵後的香甜味道,這就是平潭人正月初四必吃的發糕。
發糕主要以麵粉為原料,加上紅糖、米粉、白糖、地瓜粉、發酵粉,用手工揉搓均勻。店家老闆說:發糕揉搓的越均勻,能拉成絲,蒸出來的發糕就越鬆軟柔韌。
揉搓好的麵粉,再在蒸籠下放上粽葉,就能上爐蒸煮啦~蒸籠上發酵的過程中的發糕,不斷的隆起,十分有趣。
瞧這蒸好的發糕,胖乎乎的透著香氣,撩撥得人想要動起食指直接掐一塊放進嘴裡。果不其然,發糕的味道如棉花糖般,入口即化,來不及仔細咀嚼,已然下肚。
除了生吃,發糕還有其他吃法。將它切片下油鍋炸著吃,再沾上白糖作為甜點吃也超級好吃。
發糕與「發高」諧音,寓意新的一年發大財年年好、節節高的美好期望。如此素麵朝天的簡單食材,卻是平潭人年年寄託的美食。來平潭旅遊的你,記得來老街串串小巷,嘗嘗這質樸的美味吧~
水仙花的清香、發糕的香甜
都是 《主播旅行社之歡騰海味「in」平潭》
為你找尋的屬於平潭的「年」味
下一站歡騰海味「in」平潭
將為你找尋嵐島「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