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F1迷而言,除觀看你追我趕的比賽之外火花是最具觀賞性事物之一。賽車尖端擦出的火花跟飛機尾部的很相似,都是閃爍的火花。但這是怎樣發生的?你知道八十年代的火花和現在的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那你來對地方了!
從1980年代起火花就變成F1的標誌,車隊儘可能使賽車貼近地面加大下沉力,而當汽車降低接觸地面時會產生一陣火花。之後前行時會有點顛簸,它創造了一些壯觀的時刻。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場比賽開頭幾圈,你都會看到到處飛濺的火花。曼塞爾曾說他甚至故意走不平的地方,摩擦引起火花 分散後面司機的注意力。這種做法太狡猾了,說實話這讓我想起了一些美國人,有時候火花也會在設備表面留下灼痕。
94年國際汽車聯合會某周一在米蘭,規定在賽車底部固定10毫米滑板或木板,來防止賽車手將車開得太低。,如果比賽結束時磨損超過1毫米,賽車輪胎會很明顯降低很多,賽車手將會被取消資格。舒馬赫比賽時就是這種情況 最後他贏了。所以底板會用一些金屬 常用的是凱夫拉(Kevlar),2015年這種材料換成了別的。國際汽車聯合會決定將其換成鈦,這樣做是為了讓尾部產生火花,讓賽車變得更好看,增強了觀感。
但這是為什麼呢?2014年之前車隊發現使用耐用的金屬,將其巧妙地放在底板上可以讓賽車更低。所以底部降低時金屬而不是底板接觸地面,避免了過多的磨損,這種金屬也可以是小碎片,會造成輪胎穿孔 存在安全隱患,這就是賽車上為何使用鈦。
現在這種方法比以前快多了,讓車手更注意自己的右輪胎,也比以前的更輕更安全。更好的是它還會產生漂亮的火花,當然 若不考慮防止車手讓車離地面太近,車手永遠都不會知道底板接觸地面多少次。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還能看到火花。特別是賽車開始比賽時,這在賽道上太酷了。但夜晚火花飛濺時的景象更是酷炫出新高度,所以這就是為什麼F1會有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