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過壽,兒媳送的金鐲子出現在大姑姐手上,理由氣人

2020-12-14 唯晨說

文/唯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靠相互尊重來維繫,大部分人的心底都藏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底線,這大概就是老一輩們常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的道理。

若一個人對別人表現出客氣和恭敬,哪怕行事稍有不妥也很容易獲得諒解,反之就算本身沒錯也會被人雞蛋裡面挑骨頭。這是現實也是人性。

在我的記憶裡第一次聽說「尊重」二字是出自親戚家的小姨之口,當年的我還沒上學,正是人嫌狗不待見的調皮年紀,跟著母親到了親戚家後就翻箱倒櫃找玩具。

當翻到小姨抽屜的時候發現一打漂亮的賀卡,每一張打開後都能看到幾行字,我記得很清其中有一張帶音樂燈,翻開不僅會響起音樂旋律還有閃閃發光的小彩燈,當時我非要將賀卡據為己有。

已經讀高中的小姨好說歹說最終用三張更漂亮的嶄新賀卡將它換了回去,也就是在那天我第一次聽到「尊重」和「朋友送的東西不可以轉送旁人」的道理。

老實說當年的我根本沒聽懂所謂的「尊重」和「情誼」不過是被用來交換的三張新賀卡所吸引才將東西還了回去。如今想來,十分慚愧。

這世上並不是每個人長大後都會成熟,有些人即便早已成年,甚至步入晚年其行為仍舊像年幼的孩童那般人嫌狗不待見,有時候你會發現,懂事和年齡無關。

小玥和老公蔡峰結婚十多年一直都小心翼翼地處理婆媳關係,由於婚後兩代人並沒有共同生活,所以關係處得還算可以,只是婆婆一直都偏心女兒苛待兒子。

有個詞叫「愛屋及烏」說的是愛一個人的時候也會順帶著愛他家房頂上的烏鴉,這個解釋雖然有些誇張,但就人性而言卻很到位。

小玥的婆婆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太太,她偏心自己的大女兒便順帶著也偏心女婿,反倒是對自己兒子還不如女婿好,更別提對兒媳的態度了。

即便如此小玥和老公依舊沒有任何怨言,畢竟老一輩人所謂的偏心也不過是口頭上說說,做子女的若在言語上太過計較只會引發家庭關係不和。

老話說一個人疼不疼另一個人在細節上根本隱藏不了,小玥婆婆疼女兒的心完全沒有隱藏,就拿逢年過節一家人聚餐吃飯來說,如果餐桌上有一隻雞,那麼雞腿一定在大姑姐和姐夫碗裡。

剛開始婆婆還會解釋說女兒嫁出去就是客人,把好東西留給客人是自家的待客之道,再後來大姑姐和小玥先後生了孩子,姑姐頭胎生了個女兒,小玥生的是兒子,按照常理來說老一輩人都會更偏向於親孫子,可小玥的婆婆卻不是,她明顯更喜歡女兒生的孩子。

這讓小玥心裡很不是滋味,但轉念一想婆婆可能更喜歡女孩,畢竟在她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之間就更偏向女兒些,若這麼解釋的話事情還算說得過去。

只是又過了幾年小玥也生了女兒,生下孩子那天婆婆說了一句讓她終生難忘的話:「咦,是個丫頭片子,我還以為又添個孫子呢。」當然這句話她沒有當年說,而是在跟親戚們打電話報喜時說的話,被小玥無意中聽到。

從那以後她就對婆婆有了更準確的認知,甚至還有一段時間懷疑自己老公會不會是公婆抱養來的孩子,不然婆婆也不能如此區別對待自己的一雙兒女。

人心就是這麼奇怪,喜歡一個人沒有道理,討厭一個人更是不講理。

即便如此,小玥和婆婆的關係依舊維持在面上過得去,畢竟蔡峰家只是普通人家,並非有錢有權的豪門,無論婆婆再怎麼偏心,終究是仨瓜倆棗的瑣事,作為兒媳的小玥始終保持不計較。

讓她沒想到的是這麼多年來婆婆並沒把她的不計較當做大氣,而是看做理所當然,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小玥成了中年婦女,婆婆更是即將步入老年。

就在去年婆婆到了五十五歲,也不知怎麼想的,婆婆提出五十五歲生日要大過,這麼一通知擺明了是要收壽禮,張羅壽宴的事情自然落在蔡峰這個兒子身上。

好衣服配好首飾是婆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原本打算帶婆婆去選一身貴衣服的她,在得知大姑姐已經請了裁縫專門定做後,斟酌再三最終決定給婆婆買只金手鐲。

等一切都準備妥當,下帖請了些關係好的老親戚們便在飯店給婆婆辦了一場相對隆重的壽宴。在宴請之前小玥和大姑姐就已經將壽禮送到,為的就是婆婆能在宴會上風光一把。

事實上壽宴當天婆婆確實光彩照人,果然人靠衣裝馬靠鞍,婆婆穿上大姑姐據說花了兩千多置辦的衣服又特意做了髮型化上妝,看起來不過四十出頭的模樣。

只是讓小玥疑惑不解的是婆婆手腕上並沒戴自己早些天就送去的鐲子,當時她還想可能婆婆是怕在外面吃飯戴貴重首飾容易丟,所以收了起來,當天宴會上不少人誇讚婆婆衣服漂亮,姑娘孝順,婆婆卻從沒提過一句兒媳送了更貴重的禮物。

這還不算,真正激怒小玥的是壽宴過後的第二天,一場壽宴收了不少禮,親戚們送來的多半是吃食,所以婆婆打電話喊女兒女婿以及兒子兒媳到家裡分東西。

等小玥和老公到達婆婆家,大姑姐和姐夫已經坐在屋裡,關於壽宴的還沒聊幾句小玥就看見大姑姐手腕上戴著一隻金鐲子,她還開了個玩笑:「姐夫今年發財了呀,可算給姐補齊了金首飾。」

說完這句話後卻發現大姑姐和姐夫表情尷尬,婆婆不僅狠狠地瞪了大姑姐一眼,就連臉色也暗了一度。

小玥瞬間反應過來這鐲子怕不就是自己前些天買給婆婆的壽禮吧,於是試探著問婆婆:「媽,我給你買的鐲子怎麼在姐手上?」婆婆絲毫沒有繼續掩飾的意思:「我的東西,想給誰給誰,再說你買鐲子花的不也是我蔡家的錢。」

聽婆婆將話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小玥起身拽上老公道:「家裡還有事,這些禮不用分給我們了,全給大姐拿上吧,將來她還得給您養老呢。」

蔡峰心知肚明問題不在妻子在母親,便一言不發跟著小玥回了自己家。

最終事情鬧得很難堪,大姑姐將鐲子還給了婆婆,但婆媳之間卻再也沒法維繫從前的「和睦」。

無論禮輕禮重,轉送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自古以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有「禮尚往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在送禮和回禮中得以維繫,從而越走越近。

先不論送出的禮物是什麼,送禮的目的又是什麼,單就「送」這個動作來說它是送禮者想要表達友好的一種願望,若收禮者拒收,或者收到之後隨手處理,那便是對送禮人的不重視不尊重。

禮物的現實意義並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寄托在其中的情誼,將別人的情誼轉手送人,無疑是對彼此間關係的否定。

禮物轉送無論是無意之舉還是刻意為之,都是一個人不成熟不懂事的表現,無規矩不成方圓,怕就怕一個人既不能以身作則,又要拿規矩去束縛旁人。

今日話題:別人給的禮物可以轉送嗎?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為了給大姑姐還債,婆婆盯上了我的房子
    做家務,有耐心,對大姑姐疼愛有加。婆婆年輕的時候頗為重男輕女,生下喬俊就把只有一歲半的大姑姐送到農村奶奶家了,說是兩個孩子她帶不了,直到上小學才把大姑姐接回來。其實婆婆也沒有對大姑姐不好,但是細節上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喬俊做錯了事,公公要罰要打,婆婆會死命攔著;換作喬昕,婆婆雖然也會阻止,但僅僅是口頭上勸兩句而已。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快到年底了,婆婆給舍友老公打過來電話要買金鐲子,舍友一聽就不樂意了,自己親爸親媽幫著看了兩年的孩子,都沒給親媽買金鐲子,連自己都沒戴上金鐲子呢,婆婆張口就要金鐲子,理由是:她們那幫老姐妹好幾個都戴金鐲子了!
  • 婆婆的雙標:大姑姐回娘家叫孝順,我回娘家是胳膊肘向外拐
    曾經,單純覺得我丈夫每天上班辛苦,我不用給丈夫添堵,所以,不願意和婆婆一般見識。事實上,在婆婆沒有住進我家之前,我也是對家務大包大攬。所以,婆婆現在不做事,我對自己的安慰是:權當吃飯的時候,多加了一雙筷子。
  • 丈夫撫恤金18萬,被婆婆給大姑姐當孩子補課費,索要未果熱油潑麵
    婆婆翹著二郎腿,冷笑道:哼,那錢你就別指望了,實話告訴你吧,我把那筆錢給你大姑姐了,她家孩子馬上要高考了,需要一大筆補課費,我們準備把這筆錢當作補課費!豔香一聽這話,腦袋嗡的一聲,自己和孩子的活命錢,怎麼就變成別人家孩子的補課費了?豔香不知道怎麼從婆婆家走回來的。
  • 婆婆60大壽指名兒媳送金鐲,禮到了臉也丟光了,兒媳:跟您學的
    沒曾想婆婆聽完話鋒一轉,笑眯眯的直接指派道:「我也從來沒要求過你什麼,這不我馬上不是要過生日了嘛,我都想好了,你也不用給我買鞋子衣裳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了,我兩個閨女肯定都會給我買的,你呢,就隨意給我買個金鐲子吧,我對款式也沒什麼意見,就儘量顯克數大一些的,然後我壽宴當天,你就當場當著所有親戚的面兒,送給我就行。」小蓓看婆婆嘴皮翻飛,聽得一愣一愣的,過半分鐘才反應過來。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阿衰漫畫:大臉妹手被金老師砍斷,只為了保護手上的鐲子!
    大家好,歡迎收看《阿衰漫畫》系列,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帥聊漫畫,很高興能在百度平臺與大家見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阿衰漫畫》,看阿衰與大臉妹在學校的日常搞笑生活,充滿歡聲笑語的氣氛引來大家的哄堂大笑,還有不務正業的金老師,把歡聲笑語傳遞給大家。
  • 「兒媳,我下周過壽,你記得提前回來」,兒媳:回不去了,離婚了
    按理說,婆婆是好婆婆,能跟兒媳一起經營婚姻,完全可以管教好自己的兒子。但是,有些男人,無法馴服。 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個桀驁不馴的人,雖然婆婆經常管教他,但是卻起不到效果,因為,在他結婚以前,婆婆對他一直溺愛,他早就摸清了婆婆的所有弱點,完全不把婆婆的話當回事。
  • 老家房子拆遷,婆婆把60萬拆遷款全給了大姑姐,2年後我拍手稱快
    前段時間大姑姐突然回來了,她也沒跟我們提前打場招呼。就直接帶著她兒子回來了,她神情失落,臉上還有淤青。我知道事情不妙了,沒等我跟婆婆開口問,她就直接說了:公司倒閉了,還跟那死鬼離婚了,他拿著我的錢在外面養女人,我去打了那個女人,他回來居然還打我,離婚了就把我趕出家門了......她邊說邊哭,婆婆心疼的也跟著掉眼淚。
  • 看房本後婆婆立馬閉嘴
    婆婆見到這樣,很是生氣,哭著打電話給大姑姐。說做好飯菜給兒媳吃不吃還給臉色看,老伴走後自己一點尊嚴也沒有了,不想活了。哭聲足足可以讓左右鄰居都聽到。老公很是無奈的走到婆婆房間,跟婆婆說,思妮嫁給他之後,已經很大程度地去改變了,不要再為難她了。
  • 我送給婆婆一個玉鐲子,老公和大姑姐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
    我們和公婆住在一起,家裡的開支都是婆婆出的,我自己的錢也沒怎麼花。我覺得婆婆平常對我挺好的,我就想著給她買點禮物。到珠寶店選了一個好看的玉鐲子,雖然婆婆並不缺這麼一個首飾,但是我覺得這多少代表著我這個兒媳婦的心意,也許她看不上一個玉鐲子,但是我不能不做。
  • 我是弟媳,大姑姐「賴」在娘家6年,我們處成了親姐妹
    公婆聽說後,氣得不行,想去找大姑姐的婆家算帳。向東也衝動地要去替自己的姐姐討公道。大姑姐攔住了他們,只說:我為什麼不告訴你們,就是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我什麼都不要,才能早點脫身出來,不然的話,拖上幾年,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反正我最在乎女兒,已經爭取到了……最終公婆和向東接納了大姑姐,讓她帶著孩子在家裡住了下來。
  • 《雙面膠》:胡麗娟的婆婆,乍看惹人厭,細想很可悲
    今天這篇文章還是想重點聊聊胡麗娟的婆婆,從前只覺得她很惹人厭,現今卻發現她這一生太可悲。01可惡的一面:掌控兒媳,挑撥感情我想很多人討厭胡麗娟的婆婆,主要原因在於她對兒媳超強的掌控欲。可是,胡麗娟的婆婆卻一直想要把兒媳改造成她的翻版,改造不成又頻頻在背地裡當著李亞平的面念叨兒媳的不是,挑撥夫妻感情,到了最後甚至攛掇兒子離婚再娶,還在胡麗娟懷孕和月子裡使壞。在我看來,胡麗娟雖然有些小毛病,但待人真心實意、是個直腸子,對婆家的付出更是排在第一名,做婆婆的若能客觀看待胡麗娟的優點,也不至於婆媳變仇人。
  • 過生日老公送金戒指,沒幾天出現在小姑子手上,俺把婆婆趕出家門
    結婚之後我就給老公投資了一個商鋪,我自己有錢,所以我願意投資我親密的人,我們住進了我在城裡的房子裡,其實我的婆婆是有點不同意我和老公的事情的,不過在我婚前各種送東西噓寒問暖的金錢攻勢下,婆婆妥協了,同意了我們的事情。
  • 再看《雙面膠》:胡麗娟的婆婆,乍看很可惡,細想太可悲
    今天這篇文章還是想重點聊聊胡麗娟的婆婆,從前只覺得她很惹人厭,現今卻發現她這一生太可悲。 01可惡的一面:掌控兒媳,挑撥感情 我想很多人討厭胡麗娟的婆婆,主要原因在於她對兒媳超強的掌控欲。 在婆婆眼裡,胡麗娟是個好吃懶做、沒眼力見、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媳婦。
  • 大姑姐嫁人了還想回娘家當家,女人怒懟:你只是我家的客人
    如果只是在這裡吃幾頓飯也就算了,大姑姐在夫妻兩齣差時,還直接睡在主臥,用著林露華的護膚品,把家裡翻得亂七八糟,臨走前還不忘順手拿點林露華壓箱底的衣服。小兩口出差回來,面對著家裡像是進了賊一般,就氣不打一出來。林露華也壓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公婆說如果他們不管好大姑姐佔便宜的毛病,那她就不會再對大姑姐客氣了。
  • 新房被大姑姐「借住」,我用了這招攆走她,婆婆說我好有「心機」
    然而這樣的平靜都被大姑姐的到來打破了。當大姑姐領著五歲的兒子出現在我家門口的時候,我有些錯愕。 婆婆先發話了,老公隨即也附和道:「對對對,都是一家人,別說這麼見外的話。」話剛落音,我的心裡咯噔一聲:這大姑姐果然不是善茬,一定是聽到了昨晚我的話,直接攤牌掌握主動。 五個大人加一個小孩共處一個屋簷下,短時間還是快樂的,處久了就不免聒噪。
  • 公婆對大姑姐有求必應,我心裡很不平衡,但在哪件事後,我沉默了
    而大姑姐是一個30幾歲的老姑娘,一直沒有處過對象,這是家裡所有人的煩惱。我這個大姑姐呢,平時都住在單位的宿舍裡面,很少回家,而我呢,因為離婆家比較近,所以隔三差五就會去婆家蹭飯,所以我經常看到大姑姐從婆家拿東西,而婆婆對大姑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的,無論大姑姐提出什麼要求,二老都會儘量的去滿足她。
  • 民間故事:大媳婦溫和,婆婆總挑毛病;二媳婦彪悍,總挑婆婆毛病
    一年以後,老二成了親,娶了個媳婦名叫香蘭,性格更為兇悍,比婆婆還要厲害,家裡時常傳來她打罵丈夫和婆婆的聲音。婆婆駕馭不了這個兒媳婦,逐漸滅了威風,老二性格懦弱,更是不敢得罪媳婦,因此大家都說他娶了個「母老虎」。
  • 80後遇上90後婆婆,思想前衛的婆婆,讓兒媳大跌眼鏡
    吳磊媽媽早早過世,父親年輕時在香港賺了第 一桶金,回來後開了家公司,妻子黃玉在公司做總經理,掌管公司業務,家庭條件富足而幸福。一次劉夢過生日,邀請眾多好友去KTV聚會,把59歲的公公也帶了過去,在劇烈的音樂刺 激下,導致吳父心臟病發作,緊急送了醫院,才撿來一條老命,但劉夢依舊沒有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