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下午3點,火幣尖峰對話《以太坊2.0信標鏈已啟,我們為何要先人一步?》主題線上活動在社群舉行。碳鏈價值CMO蔣璐作為主持,Huobi Global商業戰略總監哲叔、火幣研究院首席技術研究員馬天元作為嘉賓出席了活動。
12月1日,以太坊2.0信標鏈主網正式啟動。以太坊 2.0,也被稱為 ETH2.0 或 「寧靜(Serenity)」,是以太坊區塊鏈網絡的升級。以太坊 2.0 將分多個 「階段(Phase)」 發布,首先是 2020 年發布的階段 0(Phase 0)。每個階段都將以不同的方式改進以太坊的功能和性能。以太坊 2.0 引入了兩個在以太坊 1.0 中並不存在的部分: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和分片鏈(Shard Chains)。權益證明依靠驗證者(虛擬礦工)和存入以太幣來構建新區塊。分片鏈是一種能極大提升以太坊區塊鏈吞吐量的可擴展性機制。
ETH2.0 升級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硬分叉升級,兩條以太坊鏈存在過渡期間。在兩鏈共存的階段,ETH2.0 上會有一個新的原生 Token 名為「BETH」(Beacon ETH),它由 PoW 鏈上的 ETH 銷毀後遷移過來,這個遷移過程是陸續的、社區自發的且不可逆的。
在此背景下,關於ETH2.0的諸多問題再度引起業界關注,本次對話活動旨在更深度地挖掘ETH2.0的發展意義以及參與機會。
嘉賓簡介:
哲叔,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多年公私募投研經驗,擅長宏觀經濟分析及大類資產研究,行業側重區塊鏈、網際網路和消費。HODL,DeFi yield farmer,Quants。現任Huobi Global商業戰略總監。
馬天元,火幣研究院首席技術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區塊鏈底層技術、DeFi以及行業發展前沿。畢業於南開大學,曾擔任AccumTrillion Capital投研經理。以筆名 @神馬瘋了 在知乎上撰寫百餘篇區塊鏈相關的文章和回答。
以下為對話實錄
蔣璐:從大視角來看,ETH1.0到ETH2.0的升級對於整個區塊鏈行業最核心的意義是什麼?BETH對比ETH得到了怎樣的價值提升?這個問題請哲叔、馬老師分別回答。
哲叔:眾所周知,從生態角度來看,以太坊算是一家獨大,可以說,以太坊的生態發展情況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區塊鏈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但是,目前在以太坊上運行的DApp有3000多個,尤其是今年DeFi這個板塊的爆發,讓大家充分的感受到以太坊的擁堵,所以以太坊的生態如果想進一步發展,性能的提升勢在必行。
從ETH1.0到ETH2.0,核心其實是以太坊性能的提升,這種提升將使得DeFi以及大型DApp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而DeFi的進一步發展,將使得區塊鏈的經濟效應表現的更為突出,帶來了新的資產增長點,大型DApp的發展將會豐富以太坊的生態,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圈外玩家進場,帶來新的用戶增長點。所以從宏觀層面來看,如果以太坊2.0能夠順利完成,那麼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一種利好。
BETH是用戶參與ETH2.0質押挖礦獲得的信標鏈ETH(Beacon ETH),我們知道,ETH2.0的共識機制改為了POS,所以節點越多以太坊的安全性越高,但是想要成為節點,則不僅需要質押32個ETH,而且需要犧牲質押ETH的流動性,這個問題將有可能影響整個以太坊的節點數量,進而影響以太坊的安全性,對於這些問題,後續可以通過火幣,一鍵將ETH一比一質押為BETH,而且最小質押數量僅為0.1ETH,既降低了節點的參與門檻,又釋放了流動性,而且還不影響質押的鏈上收益,可以說是一箭三雕。
馬天元:謝謝主持人,老實說,以太坊在公有鏈領域已經快要接近一個「一統江湖」的地位了,它和目前所有已知的公鏈對手都拉開了差距,而且這個差距沒有縮小的趨勢,反而越來越大。以太坊的升級,甚至可以被認為是整個行業的升級,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
以太坊1.0是年輕的V神的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整體的架構相對比較陳舊,可以說是最初始的區塊鏈的觀點。但是舊在這樣的「一輛舊車」上,它仍然行駛地最遠,孕育出了最多的應用。
我們已知所有的DeFi模型,NFT模型幾乎都是最早誕生於以太坊上。它唯一的不足,就是性能上還不夠,不足滿足當年加密世界的強烈需求。
但是,ETH2.0在不犧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節點數反而較ETH1.0增加了1倍多(目前PoW節點9K+,而PoS節點20K+),速度將會有100x的提升,這其中會誕生出多少殺手級應用,大家可以期待。而所有的這些應用,每一個都有可能改變行業的未來。
ETH的升級,就是全行業的升級,它讓所有有靈感的開發者都進一步脫離了枷鎖和束縛
蔣璐:DeFi的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的性能一直被視為重要瓶頸,ETH2.0對於DeFi市場的發展有怎樣的意義?DeFi會愈發的依賴以太坊?還是對其他公鏈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這個問題請哲叔回答。
哲叔:今年DeFi這波的爆發已經讓大家感受到了以太坊的擁堵,所以性能已經成為制約DeFi發展的關鍵了。ETH2.0在性能上的提升對於DeFi發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這可以極大的提升用戶體驗,二是提升了金融產品豐富性,我們現在看到的DeFi類的項目,大多是比較單一的產品結構,比如說Swap、借貸、基金、期權等等,因為單一交易類型已經受到性能的制約了,那麼組合交易的空間就非常小了,很難發展起來,等到ETH2.0實現以後,我相信會有更多可以結合這幾大類功能的金融衍生品出現。
至於說DeFi的發展會不會愈發的依賴以太坊以及其他公鏈是否會有更多的機會,我們需要辯證的去看待。DeFi的發展勢在必行,對於高性能的要求是剛需,這一點不會因為ETH2.0的實現與否而改變,同時DeFi目前也是區塊鏈整個行業中最落地且最容易實現經濟價值的落腳點,既可以說是DeFi依賴以太坊,也可以說是DeFi成就了以太坊。假設DeFi有一條性能需求曲線,以太坊也有一條性能提升曲線,如果這兩條曲線剛好契合,那麼DeFi的整個生態的確會和以太坊結合的更加緊密,但如果DeFi對性能需求的速度超過了以太坊性能的提升速度,那麼也許會給其他的公鏈帶來機會也說不定。所以以太坊從1.0向2.0過度的窗口期,對於其他公鏈來說,可能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唯一的機會,抓住了,有可能會讓公鏈這條賽道雙雄競爭或者三國鼎力,甚至是百家齊放,抓不住,那麼以太坊將繼續成為壓在眾多公鏈頭上的大山。
蔣璐: ETH2.0對驗證者的獎懲是否完備?如果有攻擊者使用大量節點對區塊提議者發起有針對性的攻擊,網絡是否能夠有效對抗?這個問題請馬老師回答。
馬天元:目前看,整體ETH2.0的獎懲機制是激勵相容的,驗證者存入32ETH保證金,好好工作就拿10%-15%的APY,不好好工作就扣保證金,簡單的模型往往是最有效的模型。
你擔心的大量節點攻擊問題實際上很難發生,因為每條分片鏈會被隨機分配108個驗證者,ETH2.0用了幾種手段,讓這個隨機數的變得非常「隨機」,幾乎不可能破解這個隨機性。在這個前提下,即便你有了上千個節點,你無法保證某一個分片裡108驗證者恰好都是你的節點,要知道現在ETH2.0網絡就是20000+節點,這個概率是小到不再小。
除非攻擊者真的具備了百分之六七十的節點,那樣的話把握會大一些,但是這樣後面一旦更多的誠實驗證者進來,攻擊者的幾萬個ETH保證金可就被全部扣光了,攻擊者不敢冒這個風險。
蔣璐:POW的共識有把電力轉化為資產的價值轉移過程,並且圍繞POW共識誕生了礦業的實體經濟產業,而POS的機制似乎更像一個存幣生息的模式,但這和傳統金融中因為佔用資金時間價值而償付利息的邏輯又不一樣,那POS機制的經濟模型是如何邏輯自洽的?比POW共識機制的優越性在何處?這個問題請馬老師回答。
馬天元:這個問題呢,PoW和PoS其實沒有高下之分,不存在誰比誰更優越的情況。PoW勝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PoS勝在效率上,雙方算是各有千秋。
Bitcoin要當數字黃金,那麼效率可能沒那麼重要,反而安全和去中心化是最要緊的。但是Ethereum要當世界計算機,那效率反而可以提到首位。雙發定位不同,自然關注點不一樣。
如果一定要用傳統模型的去理解PoS的話,那可以理解為ETH2.0是一家公司,負責處理全網的轉帳和智能合約業務。員工們工作的內容就是處理交易,處理交易獲得的獎勵實際不是他股份的收益,而是處理交易的工資。但是這個工資數量比較高,遠超工作內容的勞動強度,因此就變成了持股人的福利。只有持股的人才有機會去做這樣的驗證工作。
最後變成了:裡面所有員工(也就是驗證者)都持股(也就是BETH),只有持股員工才能上崗去工作,這就是PoS的模型。
而ETH1.0的PoW模型,相當於就是出力然後領工資的情況。出力越多,拿的工資越多,這是兩者的不同。但是ETH2.0和其他PoS不同的是,經過長達數年的挖礦,ETH的分布相對更加平均一些,比其他一上來就是PoS的系統的「貧富差距」會更小,因此這樣轉PoS之後馬太效應也會好一些。
蔣璐:下面我們說說分片的問題,不同的分片之間就會產生競爭狀態,是否會出現大量的數據不同步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請馬老師回答。
馬天元:分片之間可能沒有競爭的問題,因為按照目前的構想,每個分片有點「自治」的意味,定期輪換108個驗證(都是通過隨機數從全網隨機選出來的)。如果你的帳戶就在分片鏈1上,你給分片鏈1上的Alice轉帳,那就有當前分片鏈1上的驗證者來幫你處理,其他分片鏈上的驗證者不會來摻和這些事。
而且,信標鏈,也就是12月上線的這一條,幫助很大。它實際上相當於一位老大哥,負責協調所有其他分片鏈。一些跨分片的交易,也是由信標鏈來幫助。因此,各條分片鏈只需要在意自己分片內的交易,也不存在不同分片數據不同步的問題。分片鏈只要緊緊地和信標鏈綁在一起,那麼各條分片鏈就不會「打架」了。所以說,信標鏈的設計是一個很不錯的發明。
蔣璐:同期還有波卡生態會和以太坊構成一定的競爭,你們怎樣看波卡和以太坊的競爭關係?在ETH2.0以後,競爭又會有怎樣的變化?這個問題請哲叔、馬老師分別回答。
哲叔:波卡是以太坊的前CTO Gavin博士創立的,Gavin在創立波卡時借鑑了以太坊非常多的經驗,可以說,波卡是從以太坊誕生且抽象出來的。它把區塊鏈最底層的代碼抽象出來,形成了技術框架Substrate,通過這樣一個技術框架,讓大家可以非常簡單的發鏈,可以這麼說,通過以太坊,人人可發幣,通過波卡,人人可發鏈。
波卡和以太坊本質上並不在一條賽道,以太坊是要成為公鏈之王,而波卡的邏輯是區塊鏈的世界不可能只有一條公鏈獨大,公鏈之間的溝通是剛需,所以波卡做的是跨鏈。之所以大家現在認為波卡和以太坊會構成一定的競爭,本質上是因為目前區塊鏈,或者說是數字貨幣領域的開發者和用戶數仍然太少,所以儘管賽道不同,但是對於用戶的爭奪在某種層面上是重合的。
從波卡的角度來看,它是為了公鏈之間的溝通而生,所以對于波卡而言,用smart contract鏈來定義以太坊可能更加合適。但是目前波卡的整體生態並沒有起來,所以短期來看,還談不上和以太坊競爭,畢竟以太坊已經是一個具有非常成熟生態的公鏈了,波卡更願意和以太坊進行合作共贏而不是相互競爭。不過從動態的眼光來看,由於ETH2.0的正式推出還有2-3年時間,所以還是給了波卡和Kusama這段寶貴的發展生態的時間。如果這2-3年波卡的生態能夠發展起來,那麼在將來,由於區塊鏈的用戶還是有限,所以波卡和以太坊必然會存在競爭。
我們誰也無法預料兩年的時間可以發生什麼,所以在ETH2.0之後,波卡和以太坊究竟是處於對現有客戶的競爭中還是走向合作共贏的新世界誰也無法預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問題交給時間。
馬天元:我的觀點和哲叔比較類似。波卡和以太坊上的競爭,從本質上就是共識的競爭,從結果上就是生態的競爭。
波卡的共識是由主鏈來掌控全網所有平行鏈的安全性,目前節點數250+。而ETH2.0的共識是從信標鏈中數萬個節點隨機選出一批,來為每條分片配置108個驗證者,目前節點是20000+。從節點去中心化來看,顯然是ETH2.0是遠勝它的對手,但是性能上,因為節點更少,設備更專業,那麼可能波卡會略勝一籌。
共識的不同,會帶來開發者社區和生態社區的不同,就目前的社區而言,顯然去中心化是更受社區偏愛的。而公鏈最終繁榮與否,恰恰是社區和生態決定的, 所以從這個方向來看,我相信ETH2.0還是會優勢更大。
蔣璐: ETH2.0怎麼投資?怎麼參與ETH2.0?這個問題請哲叔回答。
哲叔:首先明確一下,ETH2.0不會發行新的ETH2.0代幣,所以不能直接購買。想參與ETH2.0的方式,就是參與ETH2.0階段0帶來的PoS機制的質押挖礦活動,目前質押挖礦的收益率在年化15.7%左右,獎勵是ETH本位。想用ETH生ETH就要參與質押挖礦,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就是自己運行驗證節點,條件是在網絡上質押 32 倍數的 ETH,最少是32個ETH。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行為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運行自己的驗證人節點,意味著你有責任驗證和組織區塊,如果不履行責任會面臨 ETH 被罰沒的風險。
觸發罰沒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是掉線,沒能穩定的運行節點。但是掉線時間不超過50%,本金就能保住了,這種處罰並不是很嚴重,一般是和應獲得的獎勵差不多。另外一種觸發是發布了與鏈上矛盾的信息,這種觸發非常嚴重,可能損失全部的本金。
最後值得注意的就是ETH1.0存入ETH成為驗證人這個操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中途不可以提出本金和收益。這個要持續到上面提到的階段2上線以後,也就是即提取到某個特定分片的功能實現時才能提取,這個時間上看可能要2年。
第二種方式相對容易靈活,就是參與大的服務商提供的質押服務,用小額的 ETH 加入一個質押池,並且服務商一般都會推出衍生代幣來解決流動性的問題,這種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質押自己力所能及的小額 ETH,並獲得與其貢獻比例對應的回報。收益沒有變少,但是更加靈活,參與門檻大大降低。
蔣璐:行業內非常關注ETH2.0的發展情況,很多平臺都在積極地參與,推出自身活動。那麼火幣為這次ETH2.0準備了什麼樣的活動?活動優勢又是什麼?這個問題請哲叔回答。
哲叔:火幣全球站已於12月1日20:00(GMT+8)支持ETH2.0驗證節點質押,並上線ETH 2.0一鍵質押功能。用戶可一鍵將ETH質押為BETH,並參與ETH 2.0的質押挖礦。火幣將根據質押情況,擇機開放BETH交易。
用戶通過火幣ETH 2.0一鍵質押功能,最低參與數量僅為0.1枚ETH;用戶可享受100%的鏈上質押BETH獎勵+額外HPT空投雙重獎勵,預計年化獎勵率6%-20%之間;準質押期間若發生罰沒風險由火幣負責承擔,用戶無需支付;火幣開放BETH交易後,用戶也可以隨時獲得流動性。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張操作指南圖,大家看圖一目了然。
火幣推出的ETH 2.0一鍵質押功能,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據火幣全球站數據,截至12月9日11:00,已有34521個ETH參與火幣ETH 2.0一鍵質押,將近3萬5千個。
蔣璐:最後一個問題:請寄語ETH2.0未來發展。請哲叔、馬老師分別回答。
哲叔:目前整個區塊鏈,eth還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eth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和希望。很高興可以見證eth2.0終於要啟動了,希望eth可以按照目前的規劃,逐步實現,並且最終帶領整個區塊鏈生態向更廣闊世界邁進。
馬天元:最希望當然是ETH2.0的階段1、階段1.5、階段2不要跳票。當然,也是真心希望,拿掉了性能差這個束縛之後,通過各種各樣的killer app,ETH2.0能夠真正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用上區塊鏈技術,用上區塊鏈給世界帶來的巨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