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很多人都知道,看西醫測血糖、做肝功能等一些化驗,早上都不能吃東西,甚至連水都不能喝。而維繫著整個中華民族繁衍發展的中醫一些就診注意事項很多人卻不一定知道,具體原因姑且不去論述,我們只針對這麼一個現象來說明一下中醫就診的一些比較常見的注意事項。
隨著時代的發展,常規中醫雖然也有了不少現代的檢查方法,但是真正的中醫看病講究的還是望、聞、問、切,還是通過這四診來收集臨床資料和指導臨床用藥,雖然說不上是拎著三個手指走天下,但是確實方便了一些醫療技術不夠發達的地區的看病,也在很大程度上保住了一方黎民健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望、聞、問、切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首先來說說望診的注意事項,中醫望診的內容很多,包括望神、望形體、望色、望舌、等等,總結起來說大概可以概括為神、色、形、態。
一、望神,這是大夫的一個主動的診法,而我們的一些活動可能會影響神態的表現
1、養足精神:比如說來看病前,擠了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等你到大夫的診室的時候你肯定精神疲乏。
2、保持睡眠:比如,你第二天去看病,而頭天晚上卻臨晨一、二點才睡,見到大夫時,你的精神也一定是很匱乏的。所以,看病前,頭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
二、望色,望色的內容包括很多,有望面色,望皮膚顏色,望舌質顏色,舌苔顏色,眼睛的顏色等等。
1、不宜化妝。不要塗口紅、抹胭脂、畫眼影、塗指甲油及美甲,這樣可以顯露真實的面色、唇色及指甲的顏色,有助於大夫望診,做出對真實病情的判斷。
2、不宜進食帶顏色的食物和藥物。喝牛奶、豆漿等乳白色食品;橄欖、烏梅、楊梅等深顏色食品;咖啡、橘子等黃色食物,進食這些東西容易使舌苔染成白色、黑色或黃色,即中醫所說的「染苔」,無法顯現患者真實的舌苔顏色,無法正確判斷病情。
三、聞診,聞診的注意事項,聞診,顧名思義,是以鼻子嗅以及耳朵聽來進行病史資料的採集。
1、不要使用香水及進食氣味濃烈食品。嗅氣味是中醫聞診的重要內容。如果患者在就診前吃了大蒜,用了香水,用了氣味濃烈的護膚品或洗浴時用了香波等,就會影響聞診的準確性。
四、問診。問診的內容比較多,也是臨床大夫收集患者主要病史資料的手段,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只有兩點。
1、相信大夫: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大夫,只有相信大夫,配合大夫,才能很好的達到治療效果,所以患者一定要實事求是,詳細認真地回答大夫的提問,絕不可以隱瞞病情,諱疾忌醫。特別是女性的某些隱私,凡關係疾病診斷時,一定要向大夫講真話。
2、走出中醫認識的誤區:有些患者去看中醫的時候總是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中醫只要看脈就能診斷,造成一個結果就是病人對大夫進行考驗,而不告訴大夫真實的病情。這其實是對中醫認識的一個誤區,有些人誤認為脈息可以反應一切,事實上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這四診每個都是中醫診斷的重要內容,這四診相互印證,相互完善,這樣才能得出完整的病史資料,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五、切診,現在很多人認為切診就是切脈,這是一個局限的認識。中醫的切診內容相當的豐富,不僅是切脈,還有切腹部,現在單獨分出來的一個腹診其實就是由切腹部發展起來的,切四肢等等,都是切診的內容,可以說是中醫診斷中體系最龐大一個診斷系統。那切診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不要劇烈運動:切脈,脈為血府,貫通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都要通過血脈周流全身,當機體受到內外因素刺激時,必然影響到氣血的周流,隨之脈搏發生變化,醫者可以通過了解脈位的深淺,搏動的快慢、強弱(有力無力)、節律(齊否)、脈的形態(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現而測知臟腑、氣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長的情況以及疾病的表裡、虛實、寒熱。而人的一些活動能影響到血脈的循行進而影響到人的脈象,所以看中醫前,不要有劇烈的身體運動。
2、注意情緒:激烈的情緒波動,也能影響病人的脈象,比如你去看病前和別人生了一場氣,你的脈象肯定比較弦。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看病前保持安靜的休息,待心氣平和之後再進行就診。
六、上面說的是一些常規的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來說說一些略為特殊的注意事項:
1、不要頻繁更換大夫:在中醫治療過程中,尤其是看一些慢性病,不要頻繁更換大夫:很多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時間,而頻繁更換大夫只會造成治療的重複。一定要將以往的病歷或處方保存好,以便讓大夫了解您的治療情況。
2、不要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有些人認為,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著,以備將來症狀再次出現時使用。如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將別人的處方拿來自己用。這是不正確的。中醫在診病治病過程中,非常重視個體的體質差異,患病的原因、時間、地點、表現不同,藥方都會不同。除非大夫允許,請不要沿用以前的處方,或他人處方。
服藥的規則我們也需要注意一下,原則是:1、嚴格按照醫囑來服用。一些特殊的藥物或者貴重的藥物都必須遵醫囑,以免造成浪費,或者出現意外。
2、服用中藥時,應該少吃油膩、煎炸及菸酒等不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