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高新區:試點先行以點帶面 推進垃圾分類走深落實

2021-01-19 瀟湘晨報

作為漳州市主城區的組成部分,漳州高新區逐步在全區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努力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分類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牽頭、示範點帶動、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運行格局。

明確職責 強化機制保障

開展專題培訓,強化機制落實

從2019年漳州高新區工作開展以來,出臺《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明確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實施範圍、職責分工、經費保障及工作制度等相關事宜。同時,成立了漳州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工作。

為了強化統籌部署,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推進會,並先後出臺了《2020年漳州高新區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漳州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漳州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宣傳方案》等工作方案,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平穩運行。

隨著《福建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辦也在第一時間走進轄區的白雲小區,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設立宣傳諮詢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手冊和宣傳小禮物等形式,向小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這場垃圾分類社區普及活動,也標誌著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啟動。

有序推進 完善設施配套

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屋設置實現17個社區全覆蓋

從2019年6月開始,在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的同時,漳州高新區也十分重視生活垃圾分類的設施配套。漳州高新區「生態環保垃圾屋」就投入了73座環保垃圾屋,實現轄區17個社區「環保垃圾屋」全覆蓋。這些垃圾屋具有防曬、防雨、防汙、除臭消毒且具備分類投放等功能,深受居民們的喜愛。截至2020年11月,漳州高新區增加了43座新型垃圾屋建設。

2020年1月,漳州主城區啟動六條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路線。其中,漳州高新區啟動了第一條線路,即漳州動車站——白雲小區——顏厝中心小學。隨著2020年9月1日第二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路線啟動,漳州高新區的垃圾收運面逐步完善,共覆蓋公共機構23個,生活小區3個,公共機構2個。同時,投入各類垃圾分類桶3585個,各類告知牌、導引牌、宣傳板塊1446個,同樣實現了轄區主要區域全覆蓋。

與此同時,為切實推動高新區主幹道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辦完成垃圾分類收集點建設85處,其中324國道漳州大橋至衍後路段22處,208省道下宮段63處,均設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分類桶,現已全部投入使用。

多樣宣傳 促進習慣養成

開展主題創意作品徵集,倡導「變廢為寶」理念

習慣的養成,要從娃娃抓起。漳州高新區積極將垃圾分類納入適齡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中,並發放幼兒園、小學、中學版生活垃圾分類讀本,累計發放宣傳手冊5萬餘冊,宣傳物品6千多份。特別是在今年4月,由顏厝中心小學學生設計的《具本土建築風格、「懂得吃」的動車站垃圾收集裝置》榮獲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是漳州地區唯一入選省級複賽的小學項目。此外,同樣是顏厝中心小學六年級劉幸福同學設計製作的新型垃圾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外觀設計專利。這是一款適合動車站使用的新型垃圾收集裝置,在動車站投放使用後,廣受好評。

為確保生活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漳州高新區各部門還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持續有力的線上線下宣傳活動。今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漳州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區垃分辦、片仔癀公司於南湖生態公園開展「六五」環境日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號召公眾自覺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動者」,攜手共建美麗高新區。

與此同時,今年6月至7月,由漳州高新區開展的「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創意作品徵集活動,共收到202件投稿,經學校初選、評審團篩選、廣大群眾投票三道程序,並公布最終獲獎名單。(漳州文明網 漳州高新區)

【來源:漳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域無垃圾蘭州高新區定遠鎮在行動 以點帶面連片推進查擺問題全面...
    蘭州高新區定遠鎮結合實際,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突出鎮域範圍內無垃圾示範創建,以重點村改造升級,沿線村提檔達標為切入,以點帶面、點線面結合、逐步連片推進,紮實有效地開展了「全域無垃圾」創建活動,總體呈現出安排部署「細」,部門合力「強」、整治效果「好」,查擺問題「實」等良好勢頭,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漳州市領導到高新區開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調研
    閩南網4月24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王鑫超 邱煥彬 文/圖)4月23日上午,漳州市政協副主席戴鵬飛帶隊,到漳州高新區開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調研。戴鵬飛一行先後走訪了漳州動車站、白雲小區等地,實地察看漳州動車站垃圾分類設施配備、白雲小區垃圾生態屋建設情況,聽取相關單位和企業的有關情況介紹,與垃圾分類督導員交流目前垃圾分類現狀,並針對當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難點進行深入討論,為漳州高新區垃圾分類下一步工作提供思路。
  • 泰安高新區多元推進垃圾分類 點亮高新綠色生活
    泰安高新區多元推進垃圾分類 點亮高新綠色生活2021-01-14 09:01責任編輯:宋曉彤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董文一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生活垃圾被稱為「放錯地方的資源」,有效的垃圾分類,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增加經濟效益。
  • 陝西:「三強化」全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陝西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批示指示,認真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安排部署,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從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督促引導、加快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支持、開展宣傳教育等方面,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全面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專題部署。
  • 漳州高新區投資環境
    廈深鐵路、龍廈鐵路、港尾支線貫穿新區,漳州火車站作為福州至廣州沿途最大樞紐站,帶來要素資源的流通配置,能快速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的輻射,有利於高新區傳統優勢產業走出去,新興、綠色產業引進來。324、319國道與207、208省道穿境而過,漳龍高速、瀋海高速複線、漳州南繞城高速在境內分布有4個高速落地互通。
  • 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
  • 南京江寧區舉行「垃圾分類大家談」居民小區專場活動
    記者了解到,淳化街道在香江豪庭、鑫源佳苑、湖山尊邸等10餘個小區先行開展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建設一類收集點31個、二類收集點252個。截至目前,已有10餘個小區完成一類收集點配建,30餘個小區正在建設中,剩餘小區也在推進。
  • 無錫推進垃圾分類12個試點小區7月底前落實到位
    近日,梁溪區金鼎廣場正式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據悉,隨著濱湖區、梁溪區等多個垃圾四分類試點定時定點執行落地,全市12個試點小區居民在本月底前將陸續進入垃圾分類模式。  現在起,在梁溪區金鼎廣場,每天上午7點到9點半,小區的智能垃圾房的垃圾投放口就會開啟。在現場,居民把自行分類裝好的垃圾袋帶來,在分類指導員的指導下,分門別類投放。
  • 江陰市新橋鎮:黨建引領 推進「三定一督」垃圾分類新模式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江陰市新橋鎮為推進「三定一督」垃圾分類新模式全面試點工作,充分調動志願力量,以「黨建引領,志願先行」的理念,發動全鎮多元力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 中山垃圾分類有新進展:東區將設14個試點、南朗投入超千萬……
    會上,各鎮區垃圾分類工作相關負責人也分享了目前各鎮區的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從整體來看,廚餘垃圾分類是工作推進的難點之一。「從廣州、深圳等地的試點經驗來看,他們之所以取得初步成功,關鍵是將廚餘垃圾從生活垃圾中分類出來。」 杜俊強表示,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佔比超過6成,如果將廚餘垃圾單獨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理,那麼運送到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垃圾將有效減少。
  • 曝光臺∣蘇州高新區垃圾分類情況不容樂觀
    距離《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然而,揚子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位於蘇州高新區的多個區域,依舊存在垃圾分類制度實行不到位、生活垃圾隨意丟棄、髒亂差現象沒有得到有效根治等問題,垃圾分類情況不容樂觀。
  • 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新時尚——上海推進生活垃圾...
    二是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階段(2000—2010年),重點探索分類標準。2000年6月,原建設部確定上海等八個城市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在實踐中,確立「大分流、小分類」的大框架,先將產生源、產生頻率、垃圾性質有一定特殊性的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單位餐廚垃圾、綠化垃圾等與日常生活垃圾分開,建立專項分流系統,再對日常生活垃圾進行四分類。
  • 專家視角 | 在全國依法科學有效推進垃圾分類的建議
    北極星固廢網訊:文章導讀:自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發布,要求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46個先行地區在垃圾分類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垃圾分類達標率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法律依據不足,工作推進「冷熱不均」;缺乏統一的規定,地區差異較明顯;各環節銜接性差,整體績效難提升;體系建設成本高,激勵約束成效弱。
  • 明年1月1日起 滁州52個小區試點垃圾分類
    記者注意到,《辦法》中提出: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標準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並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區域等場所,應當逐步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老舊小區改造時,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列入改造範圍。此外,對違反《辦法》規定的行為,明確了相應的違規責任。
  • 9個試點實行四分法分類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欣 通訊員/吳子棋 何志東)8月5日,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會議召開,發布《2020—2022年桂城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桂城將分四階段推進,預計在2022年實現桂城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正當時 網格員教你怎麼分
    「阿姨,您知道茶葉屬於哪類垃圾嗎?咱們社區開始垃圾分類投放啦,我來跟您說說垃圾分類的小竅門……」自垃圾分類實施以來,回民區各社區網格員奮戰垃圾分類第一線,成為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代言人,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垃圾分類全覆蓋,為回民區垃圾分類工作助上「網格藍」之力。
  • 夷陵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即將試點
    12月28日,夷陵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工作研討會,並制定了《夷陵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開袋檢查、破袋投放試點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試點工作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工作措施等。-12月31日為擴大試點階段目標任務進一步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新模式,以點帶面推動全區垃圾分類工作向好發展,確保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達到80%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廣州多個樣板小區推進垃圾分類...
    她隨手撿起小孩喝完扔在地上的酸奶瓶,對新快報記者說:「垃圾分類是好事,像小孩子丟的垃圾,我都習慣了帶走丟掉」。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海珠區已在昌崗街海富花園、江海街堅真花園等12條街道19個小區(社區)試點開展「GSI城市驛站」生活垃圾分類模式,覆蓋居民31253戶,參與率達70%,分類準確率90%以上,實現生活垃圾減量30%至50%。
  • 又增新試點!珠海香洲這三個小區實行垃圾分類
    記者日前從珠海市香洲區梅華街道獲悉,梅華街道新選取新城市中心廣場、恒隆御園、龍光海悅雲天三個住宅小區為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為下一步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做先行示範。繼2019年11月梅華街道在三好名苑、金樺城市花園、仁恆星園、上林苑、優仕雅苑五個住宅小區推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據前期的試點經驗,梅華街道對新試點小區進行了改造。一是對分類設備進行改造和部署。
  • 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垃圾分類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子俊 李鳳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宣傳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12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