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對桌球項目的統治地位,世界三大賽男單冠軍的歸屬最有說服力。自從1988年桌球項目成為奧運大家庭的一員,世界三大賽終於齊備,本文從1988年開始說起。
1988—1994年,國乒處於低谷期,被韓國、瑞典、法國等壓制,國乒還遠遠談不上統治地位。
劉南奎奪走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冠軍,瓦爾德內爾、佩爾森、蓋亭分別奪得1989、1991、1993年世乒賽冠軍。
國乒僅有馬文革奪得兩次世界盃冠軍(1989、1992),成為國乒唯一能與世界一流高手抗衡的獨苗。
1995-2000年,劉國梁、孔令輝「雙子星」時代,兩人橫空出世,打破了世界各國高手的圍攻,奠定了國乒長期稱霸的基礎。
孔令輝奪得1995年世乒賽、世界盃冠軍,2000年奧運會冠軍。劉國梁奪得1996年奧運會、世界盃冠軍,1999年世乒賽冠軍,兩人都成為大滿貫。
雙子星時代,瓦爾德內爾奪走了1997年世乒賽冠軍,1997-1999年三屆世界盃冠軍分別屬於普裡莫拉茨、羅斯科夫、薩姆索諾夫。
2001-2010年,「二王一馬」時代,王勵勤、馬琳、五皓代表了世界乒壇的最高水平,柳承敏、施拉格、波爾、薩姆索諾夫時不時出來攪局。
這一時期,王勵勤世乒賽三冠,馬琳一個奧運冠軍、四個世界盃,王皓一個世乒賽、三個世界盃。
不過,國乒的統治地位並不穩固,在二王一馬都參賽的情況下,施拉格奪走2003年世乒賽冠軍,柳承敏奪走2004年雅典奧運會金牌,波爾奪得2005年世界盃冠軍。(波爾2002年世界盃,老薩2001、2009年世界盃,二王一馬沒參賽,不算在內)
2011-2017年,科龍時代,張繼科、馬龍這兩位最傑出的選手包攬了所有的世界大賽冠軍,國乒的統治地位達到了最頂峰。
張繼科奪得2011年世乒賽、世界盃冠軍,2012年奧運冠軍,2013年世乒賽冠軍,2014年世界盃冠軍。
馬龍奪得2012、2015年世界盃冠軍,2015年世乒賽冠軍,2016年奧運會冠軍,2017年世乒賽冠軍。
這期間只有2013年、2016年的世界盃分別由許昕、樊振東奪冠(張繼科、馬龍沒參加)。所以說,只要科、龍二人參加的大賽,全部奪冠。
雖說2017年世界盃被奧恰洛夫奪走,這並不能影響國乒的統治地位,下一個將會是樊振東、林高遠時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