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緊褲帶」也絕不窮科技的安徽:「認準的事,一屆接著一屆幹」
12月4日,我國量子計算的一項世界突破從安徽傳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即「九章」1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1億年。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
而就在2016年,當潘建偉院士推動我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時,許多城市都來不及從震驚中回神:為什麼是合肥?
2017年,合肥緊隨上海之後,成為我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聲平地驚雷,讓眾多省份和城市再也坐不住了:為什麼又是合肥?
論經濟實力,合肥不及沿海;論科教資源,不如武漢、南京;論創新氛圍和活躍度,深圳、杭州等大批城市都在合肥之前。「合肥,不就只有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嗎?」
是啊,為什麼是合肥?
12月1日,走進中科大靜謐的西區校園,「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幾個大字,在歲月洗禮中,仍熠熠生輝。這裡,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這裡,建有我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大科學裝置。
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總控中心
這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等交叉學科的一個重要研究平臺。
而同步輻射光源,僅僅只是合肥一系列大科學裝置群的其中之一。
2019年,安徽GDP約3.7萬億,湖北4.6萬億;合肥GDP為9400億元,不到1萬億,而武漢是1.6萬億。
一項大科學裝置,動不動要投幾億、幾十億,一建就是10年、20年,關鍵建成之後,大多只能做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很難有經濟回報。安徽和合肥並不是經濟大省大市,是什麼動力讓安徽這麼做?
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一切動力,都取決於你想成就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合肥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坦言,合肥的財政收入並不寬裕,這些年花在大裝置、大學和科技創新上的每一分錢,都要反覆算了又算。但是,我們從未猶豫過。「這些投入,或許不能改變合肥的現在,但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改變合肥的未來。」
合肥,是中科院在北京之外,科技資源布局最多、最重的戰略之地。在中科院和中科大聯合加持下,截至目前,合肥獲國家發改委批建的大科學裝置共有4個,加上其他在建或申報中的大裝置,共有11個。勿說中部,就是在全國也堪稱一騎絕塵。
當許多城市「睡醒了」,想要進入大科學裝置競賽,合肥早已形成大科學裝置群。而這些看似「沒有回報」的布局,都在悄無聲息的10年、20年甚至是30年前。同步輻射光源裝置的動建,更是早在1984年。
在「潛績」和「顯績」之間,合肥選擇了前者。哪怕這個「冷板凳」,一坐就是30年。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頭一個硬槓槓,就是大科學裝置。在歷經長達30多年的科技「馬拉松」後,合肥創新的硬核重器,終於厚積薄發。
城市創新核疊加城市主動脈的運河新城,元年盛啟
近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合肥正式成立,在多名院士帶領下,長三角三省一市將共同建設長三角綠色生態走廊。位於合肥國際化運河新城的「中國環境谷」,目前已集聚百餘個企業,正朝百億規模進軍。此次合肥國際化運河新城再次受到高度關注,運河新城已列入合肥市五大重點發展片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示意)
買首子搶首開,坐享板塊首波紅利
買房買首子,買房買首開。2020年,龍湖以27載別墅修為打底,於運河新城核心區落下第5子——璟宸天著。作為板塊首子,享受運河新城的頭牌紅利。
合肥向西,盛啟運河新城!璟宸天著城市展廳現已盛大開放,日均超200組到訪,超58%城西客戶選擇,超36%業主再購登記,累計護照申請已爆滿,最後加推100份,升級預約中。
【城市展廳地址】恭迎品鑑
1、高新區望江臺·璟宸營銷中心
2、高新區砂之船奧萊展廳A館1F
12月13日,由龍湖集團主辦的「龍情農意」公益助農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公益活動,龍湖充分發揮空間優勢,通過線下售賣的方式,「以買代幫」,消費助農,旨在為幫扶脫貧區域、鞏固脫貧成果貢獻企業公民的力量。
活動自12月4日啟動以來,累計覆蓋全國近30個城市地區,幫扶超20餘個偏遠鄉村,公益助農值逾70萬元,線上話題曝光量超500萬。
合肥龍湖始終踐行「善待你一生」的理念,將這場公益助農傳遞全城。此次助農活動,合肥龍湖聯動公司四大航道,連結超1萬戶龍民、超14萬天街會員、超1萬組冠寓租戶,並首次聯合安徽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開展7大公益助農活動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