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724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文丨程天琦
編輯丨顧彥
題圖丨123RF
1990年的冬天,27歲的張近東在南京寧海路開設了一家面積不足200平的空調專營店,這家「路邊小店」就是蘇寧的起點。
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想像接下來將是怎樣的30年。
1999年,蘇寧首家自建店——南京新街口旗艦店開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空調批發商的蘇寧,開始向綜合電器全國連鎖經營轉型。
2004年,蘇寧電器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中國家電連鎖業中IPO上市的第一股。
2010年,蘇寧電器網上商城改版升級為蘇寧易購網站。在網際網路轉型大潮中,蘇寧選擇了「線下門店+線上電商」的融合發展模式。
「未來消費的主流絕對不可能是網購。」新世紀的頭十年中,蘇寧業績增長的腳步從未停下,但張近東在2010年說的這番話,註定了蘇寧的轉型之路並非坦途。
網購「真香」了
回過頭看,張近東或許還是會詫異2010年發生的一切:京東、天貓、淘寶網等電商迅速崛起,網絡購物以低廉的價格優勢、送貨到家的便利特性,迅速普及。
這一年,淘寶「雙十一」當日交易額超9億元,同比增長1772%。京東也在加快上市步伐,2010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02億元,較2009年增長超過200%。
不過,當時張近東有自己的判斷:網際網路只是一個資訊平臺,不適合做成交易平臺。他表示,在十幾年前,面臨虛擬和實體的選擇時,他經過深入考察,最終選擇了做實體店。
蘇寧歷經二十年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沒有被網際網路輕易改寫。
當線上商城遍地開花時,蘇寧仍在加速線下門店擴張。張近東立志在2010年新增543家實體店,而蘇寧過往每年的開店規模約為200家。
2011年,或許是線下經營模式最後的狂歡。當年蘇寧的扣非淨利潤達46.2億元,創下紀錄且至今未破。但從此,對於未來形勢預判偏離的後果,開始逐步反映到財務報表上。
2012年,蘇寧扣非淨利潤迅速下降,2013年,已跌至3.1億元。然而這還只是開始,2014-2019年,蘇寧的扣非淨利潤再無正值。2019年達到最低點,為負57.1億元。
其實蘇寧有在改變,但轉型的決心不夠決絕。
在說出「未來消費的主流絕對不可能是網購「的一年後,張近東提出「再造蘇寧」。
「再造蘇寧」其中一個含義是,再造一個線上蘇寧。蘇寧易購從此平行於實體連鎖,組建自己的B2C專業運營團隊,實行自主採購、獨立銷售、共享物流服務的運營機制。
但「再造蘇寧」還有另一層含義。2011年,時任蘇寧電器運營總部執行總裁範志軍表示,將在2020年以前實現3000家門店的布局,相當於當時蘇寧門店數量的兩倍。
想要發力線上經營模式,卻不願放棄線下門店增長速度。現在看來,這顯然難以支撐「再造蘇寧」計劃中,讓蘇寧在2020年成為電商行業第一的目標。
網際網路意識覺醒
2017年,是蘇寧網際網路意識真正覺醒之年。
那年,蘇寧零售雲項目開啟內部孵化。零售雲是蘇寧針對縣鎮市場重點打造的智慧零售平臺,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特性。與自營門店不同,零售雲採用加盟模式,通過整合品牌、供應鏈、技術、物流、金融等智慧零售資源,幫助加盟商開店。
根據蘇寧最新財報,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擁有各類自營店面2697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6588家。2020年前三季度,蘇寧關閉自營門店數量顯著多於新開門店,而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較2019年底新增了兩千餘家。
張近東表示,零售是蘇寧的基本盤,未來將立足消費升級,打通多業態零售,讓「雲」成為蘇寧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線上+線下」的模式依然沒變,但蘇寧學會了對門店做加減法。
也是在2017年,蘇寧物流按下加速鍵。
蘇寧原本在物流領域具備先發優勢。早在1997年,蘇寧就在南京江東門建立了第一代物流配送中心。但此後的20年裡,這塊業務於內於外似乎都沒有得到足夠關注。
直到2017年,蘇寧全資子公司蘇寧物流以42.5億元人民幣收購天天快遞,物流成為蘇寧完善智慧零售生態系統的重點發力方向。
2018年,蘇寧方面稱,公司原有物流業務與天天快遞整合的協同效益已逐步顯現。截至2019年底,蘇寧物流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面積1210萬平方米,快遞網點25881個。
不過,2019年蘇寧物流業務毛利低至負10.6億元,同時網絡上仍有不少評論吐槽蘇寧物流慢,蘇寧在物流領域要下的功夫還有很多。
不止物流,蘇寧在家電零售等核心業務之外,已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多路徑多元化布局。
在母嬰、體育、汽車、娛樂休閒等專業領域,蘇寧布局了紅孩子、蘇寧體育、蘇寧汽車、蘇寧影城;在用戶生活服務層面,蘇寧布局了生活幫、蘇寧彩票、蘇寧有房;在內容服務方面,蘇寧布局PP體育、PP視頻、蘇寧青創園、龍珠直播、當貝市場等。
但龐大的業務體系下,主營業務的經營精力勢必會被分散。近些年來不太令人滿意的財報也在提醒蘇寧,求質比求量重要,抓好主業才是重中之重。
"聚焦、高質量、腳踏實地。"張近東在三十周年慶典上表示,蘇寧下一個十年將聚焦零售主業。
蘇寧不能再慢了
步調慢沒關係,所幸蘇寧已回歸正途。
但蘇寧的資產負債表在發出警示:不能再慢了,也不能再偏了。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蘇寧易購合併口徑總負債達1361億元,且絕大多數為短期負債。
負債包括短期借款281億元、應付票據24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6.2億元、長期借款62.5億元、應付債券80億元。
過山車般的現金流同樣堪憂。
蘇寧易購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自2012年開始下跌,2014年由正轉負。2015-2016年迅速回升,然而到2017年又跌至負66.1億元。其後兩年,蘇寧易購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值逐年下降,2019年達負178.6億元。
債務壓力大,現金流流失,市場對蘇寧的質疑聲越來越多。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不久前蘇寧控股集團已將公司全部股權出質給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融資10億元。消息一出一片譁然,蘇寧真的缺錢了?
對此蘇寧表示,蘇寧控股共持有蘇寧易購不到4%的股份,「股權質押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對蘇寧易購戰略發展和正常經營無實質影響」。
有投資人認為此事無需過度解讀,10億元資金或許只是江湖救急,蘇寧是一個龐大的業務集團,資金有一定的騰挪空間,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投資者持消極態度,認為蘇寧主營業務不佳,業務板塊多且分散,且有較大的債務壓力,可能存在一定風險。為了彌補不斷虧損的業績,公司多次進行資本騰挪,或致自身資本結構穩健性失衡。
不過財報數據顯示,蘇寧近期的利潤狀況已有向好態勢。
2020年前三個季度,蘇寧易購的扣非淨利潤較2019年同期均有改善。同時,各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也在好轉,2020年年中更是實現了近幾年都未出現的經營性現金流回正。據此推測,公司2020年全年虧損幅度應該會顯著減少。
後記
從成立之初的空調專營,到IPO時空調營收佔比仍有25%,再到如今低至9%,蘇寧的視野越來越廣闊。從蘇寧電器,到蘇寧雲商,再到蘇寧易購,蘇寧的轉型目標也越來越清晰。
過去的蘇寧確實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但未來的腳步需要更決斷迅速。三十而「立」顯然不夠,蘇寧需要加速「奔」向下一個十年。
本文由億歐原創。申請文章授權請後臺回復「轉載」,聯繫相關運營人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