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蘇軾,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他生活在北宋,是那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很多領域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更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蘇軾一家都在文學方面頗有建樹,在當時的文壇上影響力極大,後世把他們稱作「三蘇」,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政論,他們都獲得了極高的成就。
他的詩歌選題豐富,結構縝密,情感細膩,既有《題西林壁》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也有《惠崇春江晚景》這樣寫優美景色的詩,還有《春宵》這樣的受人們津津樂道的詩。
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詞風獨具一格,在宋詞上有很高造詣。今天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其豪放派詞作的代表作。全詞如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如下:
我站在江畔,看著滔滔的江水翻滾著浪潮、洶湧澎湃著向東流去,歷史上的英雄豪傑連帶著他們的舊事,都一起被大浪淘去,再無蹤跡。這裡是舊壘的西邊,如今人們都說是當年終於進行赤壁之戰的地方。
我立於此地,感受著驚濤拍岸的洶湧,想到曾經歷史裡絢爛的場景,亂石如長虹,划過寂寂長空,一疊又一疊如白雪般的浪花隨著颶風捲起,奏響悲涼的長歌。
我不禁感嘆,江山真如一副恢宏壯麗的畫卷,一時之間,有多少英雄豪傑如驚濤浪花般噴湧而出!
我想起當年的周郎周公瑾,他當時是多麼的春風得意、意氣風發啊。剛剛迎娶名動三國的美女小喬,又在赤壁的戰場上雄姿英發、豪氣沖天。他手持羽扇、頭戴綸巾,不過談笑之間,曹操軍隊的戰船就被大火燒了個灰飛煙滅。
今日我重遊當年的赤壁舊地,幾多感慨幾多愁,不免又自嘲我自己可笑多情,難怪這麼早就長出了白髮。人生真的就像做夢一樣,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我也只能向地上潑灑一樽清酒,以此祭一祭天上的月亮罷了。
那麼這首詞究竟寫成於什麼背景之下呢?當時四十七歲的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和 「烏臺詩案」多次受針對,被貶離京城到地方做官,還只是個沒有實權的小官。
政治上的不順激起了他消極避世的情感與懷才不遇的憂傷。蘇軾來到赤壁古戰場,想到周瑜曾在此雄姿英發指點江山,又想到自己。
人到中年卻無所事事,不能建功立業,落差立顯,懷古傷今。淡淡的哀傷與無奈在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上片開頭便運用很多動詞描寫了大江東去的慷慨壯闊,寫了很多壯闊無比的奇景。然後又以此引出了千古英雄人物。而詞中提到的赤壁古戰場就是三國周郎大展神威擊敗曹軍的地方。
江水翻騰是那麼的壯觀,祖國江山如畫,一時間湧現出了很多英雄豪傑。前幾句表達了蘇軾對英雄豪傑的嚮往與欣賞。
下片寫周瑜的英勇,正值壯年,迎娶嬌妻,又雄姿英發仕途順利。再看自己,仕途坎坷,身處逆境,與周瑜形成鮮明對比。於是蘇軾不禁感嘆自己的命途多舛,渴望像周瑜一樣建功立業。
但是一向樂觀豁達的蘇軾。站在江邊看著滔滔江水向東奔去,如周瑜般神勇的英雄豪傑不也都隨歷史而去了嗎?
千古英雄人物不也都隨歷史而去了嗎?於是他又從這種想法中得到解脫,又找回了他那曠達超然的自己。這個逆境中仍有積極心態的蘇軾才是我們所熟知的蘇軾。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或坎坷,在感嘆自己人生多艱,羨慕別人功業的同時,記得想想,哪怕豪傑也會隨歷史的洪流而去,我們仍要積極向上地面對一切不順。
儘管我們會在各種想不到的地方栽倒,也不要喪失對生活的信心。不甘沉淪,奮發進取,相信我們總有馬到成功的一天。
蘇軾的詞永不失豪邁,不管是景色還是作者的胸襟都處處體現了豪邁之感。不愧稱為豪放派詞的代表。其中「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兩句更是幾乎盡人皆知。
了解蘇軾的一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詞傳,他詩詞當中寄託了當時創作的各種感悟。這裡推薦大家這套詞傳,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細品古代詩詞,享受百味人生,讓你也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才人。
歷史東風吹總結:
蘇軾這首著名的豪放詞是在其政治失意仕途不順期間所寫。但是他卻從未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就算看到赤壁古戰場想到三國的周公瑾建功立業,自己悲傷失落的同時也有著豁達樂觀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