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娃總推卸責任?生活的關鍵細節,爸媽的幫助,掰正很快的

2020-12-14 黃衣心理

孩子說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說謊,這樣的說謊行為大多都是為了逃避被家長責罰而產生的行為;另一種是無意說謊,無意說謊是指孩子區分不了現實和想像,因此將想像的事情以為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孩子頻繁出現有意說謊的表現,其實是孩子喜歡推卸責任的一種行為。面對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家長應該對孩子如何進行教育呢?

六月是一個五歲半的女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家裡的長輩都非常的寵愛她。媽媽發現六月最近總是出現頻繁說謊的行為,家裡的花瓶被打碎了,六月就說是家裡的貓咪幹的。家裡的水杯被打破了,六月就說是家裡小貓又跳到了桌子上,不小心碰到的。

六月媽媽都清楚,其實是六月為了逃避責任而將「肇事者」推卸給自己家裡的寵物。媽媽感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是家裡的長輩還說這是六月聰明的一種表現。

孩子如果從小就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長大以後別人是很難信任他的,同時這種推卸責任的習慣還會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寶爸寶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改掉這種推卸責任的習慣。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寶爸寶媽們又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呢?

一、為何孩子會推卸責任,推卸責任讓孩子得到了什麼利益,長期以往對孩子又有哪些傷害

01.逃避責任

孩子推卸責任,其實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孩子覺得他無法對他所做的事情負責,因此孩子會將責任推卸到事物或他人身上。

孩子用逃避責任的方式來推卸責任,會讓孩子獲得不負責任帶來的快感。長期以往下去,孩子會養成推卸責任,並且撒謊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同時還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02.缺乏安全感

孩子推卸責任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覺得如果他主動承擔錯誤的話,會受到寶爸寶媽的懲罰,這種懲罰對於孩子來說是無法接受,因此孩子會選擇推卸責任的方法,來擺脫責任。

03.獲得關注

孩子通過撒謊的方式推卸責任,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關注。有一部分家長將孩子說謊的行為認為是聰明的表現,於是這一部分家長在面對孩子說謊行為的時候不但不採取阻止的方法,反而還會行為舉止的表現,鼓勵孩子重複這樣的行為。

二、推卸責任對孩子有哪些危害,父母該如何真正看見孩子的推卸責任

01.影響孩子的擔當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擔當。即便是非常小的事情,孩子也會將事情的責任推卸在其他人身上。並且在出現問題以後,孩子會習慣將責任歸結於他人身上,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責任,這對於孩子社會社會性的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02.影響孩子自我成長

孩子習慣推卸責任,會讓孩子對自我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同時孩子去中心化對於孩子來說,就會變成非常困難的事情。

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以後會自然而然的將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孩子這樣會忘記從自身去找問題,這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認識。

03.影響孩子的社交

孩子養成了推卸責任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同時如果孩子喜歡撒謊,推卸責任,就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孩子一起玩耍,這樣孩子就會變成被拒絕型的兒童,咀嚼型的兒童總是會在生活中碰壁,造成孩子自卑的情緒,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推卸責任的表現是應該做的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

三、面對孩子的推卸責任,父母如何科學引導,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01.孩子做好榜樣示範作用

寶爸寶媽們發現孩子有推卸責任的行為的時候,首先要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反省,自己在平時的時候是否也有推卸責任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寶爸寶媽們要對孩子進行榜樣示範作用,讓孩子改掉推卸責任的行為。

02.鼓勵孩子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

寶爸寶媽在面對孩子犯錯以後,應當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對孩子直接進行懲罰或者直接責備孩子。

寶爸寶媽們應該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寶爸寶媽們可以用試錯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思考,讓孩子想如果撒謊,以後孩子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孩子撒,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進行彌補,鼓勵孩子去主動承擔責任。

03.注意責任感培養

寶爸寶媽們在發現孩子有推卸責任的行為,以後可以將事情作為契機,著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在承擔責任中獲得快樂的同時,幫助孩子加深這樣行為的重複概率。

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給孩子養一個寵物,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孩子照顧寵物的時候讓孩子明白責任的意義,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改掉推卸責任的壞毛病。

寶爸寶媽們應該如何看待孩子推卸責任的表現?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還真不是缺鈣的事,三個細節爸媽要懂
    香港一項針對2000多個孩子的調查數據顯示,2歲之前的孩子存在一定程度的O型腿是正常現象,一般在8歲左右,腿型會自己變直。編輯:邱寫寫孩子的健康是爸媽們最關心的大事,可是寶媽們每次看到自家的娃顫顫巍巍走路的樣子,總覺得哪裡怪怪的。琢磨了半天,寶媽們才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小傢伙走路腿型不直,看起來像是「O型腿」一樣,這是咋回事呢?
  • 新來的VAR裁判忘記規則,英足總的推卸責任,與臨時工理論很像
    這個解釋很有意思,很像國內的臨時工理論,事情鬧大了,就推卸責任,找個人頂包,卻不知所有的矛頭指向的不是這個裁判,而是裁判背後的VAR和英足總傲慢的做法。範戴克是金球級球員,哪怕快要29歲,所以無法理解英足總對此事的敷衍,更難以理解一些英超足球文化,難道就因為範戴克不是戶口本,難道就因為傷人的是大英帝星,傲慢的英足就可以對公正和規則不上心。他們的足球文化甚至縱容、鼓勵這樣的飛來橫禍,所謂的紳士風度原來也只是一件外衣。
  • 房間裡這些地方總是亂糟糟,是娃智力超群的表現,爸媽別急著收拾
    臥室臥室屬於孩子的私密場所,到了一定年紀,爸媽進去也是要提前敲門的,更不能像小夏一樣隨意給孩子收拾物品了。作為孩子的私人空間,臥室的物品擺放情況,可以反映出孩子日常生活習慣。客廳作為家人享受休閒時光的房間,客廳屬於一個動向空間,裡面可能會放置有孩子的玩具、書籍和生活用品。客廳的整潔與否,是家庭的門面,但是有孩子的家庭,真的很難做到客廳整潔了,娃通通都會給你弄亂,爸媽們別急著收拾,這是孩子創造力強的表現。
  • 爸媽吃飯嫌娃礙事,將孩子晾在身後桌子上
    01爸媽吃飯嫌娃礙事,將孩子晾在身後桌子上看到這個寶寶獨自躺在桌子上,眼神充滿了無助,令人十分心疼。這個寶寶看起來不到一歲,他的父母就在身後的桌子吃飯,因為嫌抱著孩子太礙事,於是這對「心大」的父母就隨手將孩子晾在桌子上,自己吃得津津有味,卻沒想過孩子會不會有危險。一來,這桌子並不寬敞,孩子若是翻身可能就掉下去了;二是,如果孩子被陌生人擄走,父母不一定能及時發現。
  • 「29歲生7個娃,結婚8年生了7個娃」的主人公發文回應
    網友們好,我叫蔣婷婷,想必大家刷到過這個新聞「29歲生7個娃,結婚8年生了7個娃」,我是事件的主人公。有很多的網友和媒體比較關注此事,應朋友及網友邀請,我在這裡回應一下此事,和每一個關心我的朋友們聊一聊自己的這段「生娃」經歷吧。
  • 老人帶娃需要一場「得體退出」,錯過兩個關鍵時間點,對誰都無益
    可是,這些任勞任怨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有沒有想過何時退出呢?帶娃十年VS帶娃四年:老人不能帶娃一輩子,要懂得退出付阿姨退休後沒幾年,便承擔起幫兒子兒媳帶娃的任務,這一帶就是十年,完全把付阿姨拴住了,一點自己的生活和空閒都沒有。
  • 爸媽的25歲:結婚生子環遊世界;我的25歲:哈哈哈看完扎心了!
    21歲的爸媽:和相愛的人同框21歲的我:和相愛的汪同框26歲的爸媽: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的生活充實且幸福26歲的我:正在以一種非常清奇的姿勢喝咖啡......生活沙雕且愉快>24歲的爸媽:雖然年輕,但因為孩子的出生很快適應了為人父母的身份,沉穩且責任感滿滿24歲的我:哈哈哈哈哈!!
  • 3歲娃腿部畸形,只因過早扶站、用學步車?
    如今正趕上「大長腿時代」,娃的腿型問題越來越被重視。試問哪個當父母的,不想讓孩子擁有完美溜直的大長腿呢?但是在娃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總會有些「攔路虎」阻擋著寶寶的成長。科大大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3歲孩子腿部畸形,竟然是因為媽媽過早扶站、給娃使用學步車導致的!
  • 3歲娃脫口而出「牛X」,爸媽別急著訓斥,三個辦法讓孩子懂禮貌
    編輯:邱寫寫小傢伙從咿呀學語,一直到逐漸掌握生活中的大部分詞彙,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不太順耳的詞語,衝進寶寶的「大腦詞典」當中。不少寶媽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明明自己和娃爸全程小心翼翼,沒有爆半點粗口,孩子的髒話到底是跟誰學的?
  • 0~6歲幼兒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4要點,細節護理須知曉
    關於0~6歲寶寶的性教育啟蒙,異性家長跟娃相處儘量要了解這4個要點:利用好3歲前的親子時光這個階段的娃其實是很好來認識異性,在家裡父母可以進行性教育繪本,相關幼兒動畫和偶爾的親子共浴來幫娃一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 爸媽都是玩COS的高手是啥體驗?3歲萌寶在漫展中長大,手辦當玩具
    在新一代90後95後紛紛走進婚姻,做了父母,有了娃之後,玩COS幾乎成了奢侈,不過還是有不少鐵粉繼續這個愛好,還有不少潮爸辣媽把COS當成了養娃的妙招。013歲萌寶爸媽都是COS高手,娃從來不差奶粉錢C圈中有一對明星夫妻,小柔和小小白,倆人一起出過不少COS作品,還原的人物細膩到位,美輪美奐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還好表妹機靈,說了句「你要是肯入贅我家,我媽就成了孩子奶奶,她也可以免費帶娃。」表妹夫無話可說。
  • 2歲娃吃手吃到要動手術!超齡不戒!很!危!險
    雖然很多文章都在告訴爸媽: 0~1歲寶寶處在口欲期,吃手是正常的! 4~10個月寶寶吃手是因為長牙,是正常的! 寶寶睡前吃手,是尋求安慰,是正常的!
  • ...推卸責任。美方此行為公然違反《維也納外交公約》和《維也納...
    【中國外交部披露美私拆中方外交郵袋細節:美事後未否認事實,一再以技術理由為其行徑開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透露,2018年7月和2020年1月,美國兩次擅自開拆中方外交郵袋。事件發生後,中方第一時間向美方嚴正交涉,美方並未否認相關事實,但一再以技術理由為其自身行徑開脫,推卸責任。
  • 90後當了爸媽後,和娃相處的瞬間,還能不能好好帶娃了?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著各自鮮明的特徵,在育兒、帶娃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90後曾有著"非主流、另類"的標籤,現在他們帶娃的方式同樣扎眼。在90後眼裡,孩子的存在是為了讓自己玩得更開心,否則生孩子將毫無意義。
  • 做一個有擔當,不推卸責任的人
    人活著,大部分時候,總是糾結在別人的錯與對之中,遇事推卸責任,少擔當之心。做人,應該學會擔當。這個社會裡,不管你處於什麼角色?都應該有自己的擔當和責任心,與你有關的事情,必須責無旁貸,不假手於人,坦坦蕩蕩。
  • 企業管理|職場中總是被同事推卸責任怎麼辦
    最後落得本職工作沒做好,老闆也對自己有了意見」這種現象其實在職場屢見不鮮,為此也引發了我們思考:1、為什麼會有人推卸責任,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2、我們一定要接受別人需要幫忙的請求嗎?又該如何應對和處理?3、企業老闆面對該現象又該作何思考?
  • 「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寶媽強烈呼籲,無能家長最會推卸責任
    連帶著帶有小豬佩奇的各種周邊都火爆了起來,不管是什麼,只要有小豬佩奇很快就售空。不過隨著小豬佩奇的火爆,有位家長就在社交軟體上強烈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一天到晚就是跳,還整天學豬叫」。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多孩子身上,當這位寶媽一發布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而這也導致不少家長盲目跟風,抵制小豬佩奇。
  • 14歲的小女孩,喊著要「跳樓」,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父母對他們盡職盡責的照顧,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以付出一切來滿足娃的要求。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要什麼馬上就會得到。孩子們慢慢長大,也開始想脫離家庭和學校的束縛,如果出現了一點點的約束,他們就會有叛逆的心態,可能出現像上面這位14歲的女孩一樣的狀況,因為理個髮就想輕生。
  • 杜鋒這話明顯推卸責任,廣東經理帶來好消息
    杜鋒這話明顯推卸責任,廣東經理帶來好消息文/董小丸紙杜鋒此話一出就引來了熱議,這不是明顯推卸責任嗎?其實當杜鋒向阿聯張口的那一刻,他就輸了,這個事情只能阿聯自己開口最合適。阿聯作為老將,跟廣東隊這個平臺是互相成就的,你問問阿聯本人,五冠榮譽他感不感謝廣東隊。奪得他個人第五冠廣東隊第十冠,是個裡程碑,這個裡程碑光榮的記錄了阿聯的成長史。為什麼他不能退役,就算他沒受傷也可以選擇退役,不要用國家隊道德綁架阿聯和廣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