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說謊,這樣的說謊行為大多都是為了逃避被家長責罰而產生的行為;另一種是無意說謊,無意說謊是指孩子區分不了現實和想像,因此將想像的事情以為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孩子頻繁出現有意說謊的表現,其實是孩子喜歡推卸責任的一種行為。面對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家長應該對孩子如何進行教育呢?
六月是一個五歲半的女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家裡的長輩都非常的寵愛她。媽媽發現六月最近總是出現頻繁說謊的行為,家裡的花瓶被打碎了,六月就說是家裡的貓咪幹的。家裡的水杯被打破了,六月就說是家裡小貓又跳到了桌子上,不小心碰到的。
六月媽媽都清楚,其實是六月為了逃避責任而將「肇事者」推卸給自己家裡的寵物。媽媽感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是家裡的長輩還說這是六月聰明的一種表現。
孩子如果從小就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長大以後別人是很難信任他的,同時這種推卸責任的習慣還會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寶爸寶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改掉這種推卸責任的習慣。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寶爸寶媽們又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呢?
一、為何孩子會推卸責任,推卸責任讓孩子得到了什麼利益,長期以往對孩子又有哪些傷害
01.逃避責任
孩子推卸責任,其實也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孩子覺得他無法對他所做的事情負責,因此孩子會將責任推卸到事物或他人身上。
孩子用逃避責任的方式來推卸責任,會讓孩子獲得不負責任帶來的快感。長期以往下去,孩子會養成推卸責任,並且撒謊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同時還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02.缺乏安全感
孩子推卸責任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覺得如果他主動承擔錯誤的話,會受到寶爸寶媽的懲罰,這種懲罰對於孩子來說是無法接受,因此孩子會選擇推卸責任的方法,來擺脫責任。
03.獲得關注
孩子通過撒謊的方式推卸責任,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關注。有一部分家長將孩子說謊的行為認為是聰明的表現,於是這一部分家長在面對孩子說謊行為的時候不但不採取阻止的方法,反而還會行為舉止的表現,鼓勵孩子重複這樣的行為。
二、推卸責任對孩子有哪些危害,父母該如何真正看見孩子的推卸責任
01.影響孩子的擔當
孩子喜歡推卸責任,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擔當。即便是非常小的事情,孩子也會將事情的責任推卸在其他人身上。並且在出現問題以後,孩子會習慣將責任歸結於他人身上,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責任,這對於孩子社會社會性的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02.影響孩子自我成長
孩子習慣推卸責任,會讓孩子對自我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同時孩子去中心化對於孩子來說,就會變成非常困難的事情。
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以後會自然而然的將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孩子這樣會忘記從自身去找問題,這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認識。
03.影響孩子的社交
孩子養成了推卸責任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同時如果孩子喜歡撒謊,推卸責任,就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孩子一起玩耍,這樣孩子就會變成被拒絕型的兒童,咀嚼型的兒童總是會在生活中碰壁,造成孩子自卑的情緒,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推卸責任的表現是應該做的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
三、面對孩子的推卸責任,父母如何科學引導,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01.孩子做好榜樣示範作用
寶爸寶媽們發現孩子有推卸責任的行為的時候,首先要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反省,自己在平時的時候是否也有推卸責任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寶爸寶媽們要對孩子進行榜樣示範作用,讓孩子改掉推卸責任的行為。
02.鼓勵孩子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
寶爸寶媽在面對孩子犯錯以後,應當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對孩子直接進行懲罰或者直接責備孩子。
寶爸寶媽們應該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寶爸寶媽們可以用試錯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思考,讓孩子想如果撒謊,以後孩子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孩子撒,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進行彌補,鼓勵孩子去主動承擔責任。
03.注意責任感培養
寶爸寶媽們在發現孩子有推卸責任的行為,以後可以將事情作為契機,著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在承擔責任中獲得快樂的同時,幫助孩子加深這樣行為的重複概率。
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給孩子養一個寵物,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孩子照顧寵物的時候讓孩子明白責任的意義,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改掉推卸責任的壞毛病。
寶爸寶媽們應該如何看待孩子推卸責任的表現?歡迎在下方評論。